楊禮行
在紫砂壺藝術發展過程中,創新是重要的動力支撐。隨著工藝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審美的日趨多元化,紫砂壺創作的創新特征也愈發明顯,是紫砂壺藝術活力的有力證明。圖1“駛程套組”由一件茶壺和兩件茶杯共同組成,茶壺與茶杯的造型頗具新意。作者選擇了大量中國古典紋樣作為裝飾,融入茶壺與茶杯中,使作品在彰顯創新精神時不失文化底蘊,體現了紫砂壺創新的基本方式,象征紫砂壺藝術將不斷開拓創新,駛向美好的未來。
圖1 駛程套組
作者選擇的泥料非常經典,對于紫砂壺藝術來說,泥料是最能體現紫砂壺獨特性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長期的發展中,紫砂泥的類型、打制和燒制的工藝皆已定型,所以在諸多創新作品當中,泥料仍是最具古雅韻味的部分。
“駛程套組”的泥料為紅棕色,有高貴之氣和沉穩之美,紅色調與棕色調中和完美,呈現出極為醇厚的中國古典韻味。縱觀大量的紫砂壺作品,這種泥料色彩是非常常見的,不僅是因為其藝術效果極佳,也在于此泥中包含豐富的鐵元素,使用效果也很好,長期泡養色澤更加鮮麗,雋永耐看。在質感上,泥料也完美無暇,光滑細膩,保證了作品的藝術價值。
“駛程套組”的創新之處在于造型設計,可以稱之為“三方”樣式,紫砂壺創作向來極為重視結構的對稱和均衡,這“三方”樣式的設計就有一定的難度。三角形的結構是幾何造型中最穩定的一種,可最大程度地保證作品的平衡與穩定,從造型選擇上可以看出作者的“膽大”與“心細”,融合審美效果與實用效果,創新屬于自己的風格。
壺的筒身部分由三個面構成,形成了一個標致的等腰三角形,這就需要作者有較強的美術功底,才能調整出完美的比例。筒身由上至下微微內收,使壺的頂部微微大于底部,看起來更加靈巧,線面的動感效果也更強。作者在壺中運用了“抽角”的設計,每兩面相接處形成了一條寬邊,消解了三角形的銳氣,使之更加溫和,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在壺身一面,調整出一些弧度,使面與面的銜接更加自然。
壺身上方一角鑲嵌了短小精悍的四方壺嘴,壺嘴的線與面恰好能和壺身的線與面完美連接,猶如一體打造。壺嘴對面的弧面上鑲嵌了四方線條的耳狀環形端把,其內部弧度柔和,提供舒適的手感。
壺蓋按照壺身造型打制而成,與壺身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壺鈕的設計也是作品的一個創新亮點,在壺蓋邊緣的三個角各起一扁寬把手,在壺蓋中央匯聚,頂部由一金色小鉚釘點綴。壺鈕與壺蓋配合形成了鏤空效果,三角造型與壺身相對應,在使用上也非常便利。
兩只小茶杯的造型與壺身一致,并配以三角形的茶托,兩杯一壺配合如同航行在海上的船隊一般,揚起風帆駛向遠方,不僅有創新效果,也表達了美好的追求。
“駛程套組”的裝飾選擇了幾種中國古典吉祥紋樣進行組合,并運用金色加以點綴,如同金箔貼畫一般,十分華麗,展現了紫砂壺裝飾技法的精美。
在壺身與茶杯一面上,是兩條對稱的龍構成的方形圖案,精致又霸氣。在壺身與底座的各個邊緣,創作裝飾了方形的如意紋圖案,形成了巧妙的鑲邊,加強了作品的空間效果。在壺蓋頂面,每一面都是一朵祥云,姿態各異,作者特別采用金色與黑色結合的方式,打造出較強的立體效果。
裝飾的紋樣具有吉祥意義,龍是最能代表中國的傳統圖騰,祥云紋與如意紋則是中國人民的獨特創造,三者都反映了眾人對幸福、美滿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紋樣裝飾的融入使作品有了文化依托,這種美好的寓意也更易使人們接受,體現了紫砂壺創新的基本理念,那就是始終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根本。
裝飾是提升作品工藝價值的重要部分,這些裝飾紋樣非常復雜,作者要十分仔細,這也體現了紫砂壺工藝的精細。在裝飾的襯托下,作品的內涵豐富起來,所謂“駛程”既包含了走過的路,也表示要開拓新路。如紫砂壺藝一樣,從傳統走來,揚起工匠精神的風帆,滿載藝術經驗,駛向新的旅程。
從“駛程套組”的創作,可以看出紫砂壺藝術對于創新的重視,創新才能開拓未來,紫砂壺藝術才能更好的展現其獨特性和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