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賢
摘要:雙減是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向也發(fā)生了變化,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更注重考慮學生,通過一門課的學習來起到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由于我國的教育受到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較為的偏向學生的成績,導致學生在本該快樂成長時,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為了讓學生能夠快樂成長,享受本該屬于他們的童年時光,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就需要進行改變教學的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加的高效。本文就以小學道德與法治為例,對在雙減背景下如何開展高效課堂進行簡要的分析及探討。
關鍵字:小學階段;雙減;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引導學生建立正確三觀的課程,在教學時最主要的是需要學生進行體會和理解,但在當下的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還存在這一定的不足,教學的效率較低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時,不夠的靈活沒有進行體會和理解。課堂上過多的知識反而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學生未將知識進行理解又有新知識出現(xiàn),因此在該教學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一、注重學生轉變教學方式
在我國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會傾向于課本上的內容,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也是以自己為主,就忽略了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作用,這也就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40分鐘,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去接受知識的實際時間是較少的,又由于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對于新知識的理解是有限的,上一個知識還沒有消化下一個知識接踵而來,這在無形之中就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需要及時轉換角度,注重學生在教學當中作用,同時教師還需轉變教學的方式,筆者通過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該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理論知識思維還沒有形成,其次道德與法治課程應是較為輕松的,是最能在學生實踐當中進行應用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時開展教學活動,將課程內容與游戲進行結合,開展課堂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以玩的形式來進行學習,“玩”既可以放松心情,還可以在不知不覺當中讓參與者進行思考,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減輕學生的課程壓力促進學生融入課堂進行和深度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教師可以將部分課程以視頻、電影的形式進行展示,不一定完全需要理論知識,并且以上的方式能夠給學生以視覺的沖擊,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過該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二、結合內容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
為了進一步的使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更加的高效,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來創(chuàng)建課堂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來進行學習,在情境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來設計一些角色讓學生進行選擇,學生根據(jù)選擇的角色來完成相關的任務。該方式能夠讓學生去主動思考,同時自己選擇角色也是極大的尊重了學生的個人意愿,由于學生有了自己的角色,因此他們的責任感也就更加的強烈,完成度也就更加的高效,相應的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但須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建時,應符合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以及課程所涉及的范圍,保證情境能夠使學生理解且接受,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教師還需保證角色的公平,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同時在情境化的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邊學習邊思考,這也就避免了學生在課下解決問題而帶來的課業(yè)壓力。
例如:在《我的家庭與責任》這一課當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明白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重要性,以及他們的責任與義務,這時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情境,如,“國慶節(jié)到了,明明一家人要出去玩,作為明明的一家人都需要做什么呢?”教師就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自己確定家庭成員和責任,然后在班級進行演示。
三、構建課程內容生活化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想要使課堂更加的高效,還需要教師將課程內容進行生活化,在上文當中筆者提到,該階段的學生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單純的課本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難以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將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引入,方便學生理解的同時提高學生利用知識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知道如何將知識與生活進行結合,就造成了學生所學被束之高閣,學習的效率下降,這也不是該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而將課堂內容生活化就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使課堂更加的高效。
例如:在《健康看電視》這一課當中,將會設計到“神奇的寶盒”,主要是說一說喜愛的電視劇,然后填寫一個推薦卡,在該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邀請學生來進行分享,說一說學生都喜歡什么電視劇,并說一說理由。但在這之前需要教師進行引入,這時教師就可以將當下較為流行的,學生也熟知的電視劇進行推薦,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但需注意的是教師在推薦時應注意內容是否適合學生。
結語:雙減主要涉及到的有學生的作業(yè)以及學生的課外補習,但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知識的難以成度,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教師及時的轉變教學方式,盡可能的多樣化,其次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情境化的課堂,同時將課程內容進行生活化,從而減少學生的課堂壓力,減少不必要的課后補習從而落實雙減開展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鐘育銀. 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策略[J]. 中外交流,2020,27(4):294.
[2] 溫聰慧. 教學做合一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探索——以《讓生活多一些綠色》為例[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10):38-39.
[3] 程茂翠.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J]. 文存閱刊,2020(12):66.
[4] 梁丹.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 讀與寫,2020,1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