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能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及環保理念不斷增強,新能源行業在新時代獲得了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之關聯的新能源材料行業需求也呈上升趨勢。本文主要運用五力模型,結合相關財務信息,選取行業內獨角獸企業A公司進行競爭力分析。
關鍵詞:新能源材料;競爭力
一、新能源材料行業及A公司概述
1.新能源材料行業介紹
能源和材料是支撐當今人類文明和保障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世界能源消耗也大幅上升,伴隨著主要化石燃料的匱乏和全球環境狀況的惡化,傳統能源工業已經越來越難于滿足人類社會的發展需求。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將成為新能源發展的永恒主題,與傳統材料相比新能源材料不僅更加節能,還具有節能環保功能與超高性能,因此新能源材料將在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A公司簡介
A公司是我國高科技新能源材料行業的領導企業,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產品包括 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主要用于鋰電池的制造,并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設備和電子產品等領域。公司設立于2012年,致力于成為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材料企業,設立伊始就確立了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的產品發展方向,并以產品差異化來提升其競爭實力,是國內首家實現高鎳產品(NCM811)量產正極材料的生產與銷售的企業,其NCM811產品技術與生產規模均處于全球領先。公司2019年7月登陸科創板,成為了科創板首批上市的獨角獸企業之一。
二、A公司的競爭力分析
1.現有競爭者的競爭程度
(1)新能源材料行業現有企業較多,集中度高,競爭激烈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2018年我國NCM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規模達230億元,同比增長33%。我國NCM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規模市場呈現快速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內車用動力電池、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應用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了NCM三元正極材料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2)經營產品較A公司多豐富。相對于同行業企業,A公司的主營業務為三元正極材料和前驅體,與其他企業的營業范圍基本沒有重疊,但其產品涉及范圍相對較小,產品較為單一。
2.潛在競爭者進入的威脅
(1)上下游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加入競爭行列。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整體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不少上下游的龍頭企業開始布局全產業鏈,準備進入三元正極材料制造領域,進一步加大高鎳產品的技術研發,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2)政府補助和國家產業政策支持,進入環境寬松。2019年12月26日,A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湖北A1公 司、貴州A2公司、EMT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5日,累計獲得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款共計人民幣3150萬元。而政府補助的增加,也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該市場。
(3)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行業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行業作為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堅定支持的戰略方向。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不斷豐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市場需求不斷上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國內鋰電池行業及作為鋰電池重要材料的正極材料行業近年也實現高速增長。
3.替代品的威脅程度分析
磷酸鐵鋰的安全性能高于三元鋰電池,且成本低于三元鋰電池,其對原材料鋰、鎳、鈷的依賴程度較低,但磷酸鐵鋰能量密度很難再提升,而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已提升至正極材料好幾倍。因此正極材料是磷酸鐵鋰電池能量提升的主要瓶頸。綜合對比當前正極材料,三元鋰電池在能量比、一致性和穩定性方面具備綜合優勢,將逐漸成為動力電池應用領域的主流。
4.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分析
(1)鋰、鈷、鎳資源呈現寡頭壟斷的特征,對其依存度高。全球鋰、鈷、鎳資源的分布集中度較高且呈現寡頭壟斷的特征,鋰、鈷、鎳資源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A公司的主要供應商集中度不斷提升,2019年供應商1的采購金額占當年主營業務成本的31.7%,表明A公司對原材料供應商有較大的依賴性,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
(2)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原料供應短缺。中國鋰資源雖然豐富但稟賦不佳,而鎳、鈷資源匱乏,鋰、鈷、鎳資源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供應受制于國際經濟政治環境影響。
(3)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2018年起原材料中占比20%左右的鋰資源價格在不斷下降,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但鎳、鈷的價格在不斷波動,并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直接增加A公司產品的制造成本,甚至對公司未來的產品定價產生影響。
5.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分析
客戶集中,營收依賴于前五大客戶。2019年A公司的第一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近50%,前三大客戶總和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5%,表明其業績大部分由五大客戶決定。過于依賴單一客戶,發展也會受其制約,一旦失去大客戶,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發展危機。
三、總結
1.現有競爭者的競爭力度較弱
我國NCM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規模市場呈現快速增長,許多競爭者進入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但相對于同行業企業,A公司的主營業務為三元正極材料和前驅體,與其他企業的營業范圍基本沒有重疊,在此業務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2.潛在競爭者競爭力較強
不少龍頭企業開始布局全產業鏈,準備進入三元正極材料制造領域,進一步加大高鎳產品的技術研發,再加上政府補助和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進入市場環境較為寬松,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3.替代品的威脅較小
隨著電控技術及其他電池組生產技術的進步以及規模化帶來的成本降低,三元材料的需求將大比例上升,磷酸鐵鋰能量密度很難再提升,主流動力電池企業都向三元材料進行產業化切換。
4.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
鋰、鈷、鎳資源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A公司的主要供應商集中度不斷提升,對原材料的供應商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
5.購買者議價能力較強
A公司營收依賴于前五大客戶,大部分業績由其決定,過于依賴某幾個大客戶,一旦失去其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發展危機。因此,購買者議價能力較強。
作者簡介:陳曦(1997-),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吉林外國語大學,會計碩士在讀,初級會計職稱,研究方向為戰略管理、公司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