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 於玲
摘要:為分析消毒供應中心與臨床科室溝通無效的原因,總結解決問題的對策。本文采用一改進、二提高、三運用、三轉變”的改進方法,并充分利用微信等現代交流工具,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加強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修養,提高臨床科室與消毒供應中心之間相互了解,增加彼此間信任度,達到良好溝通效果。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整改方法,提高了消毒供應中心與各個科室的有效溝通率,改善了臨床科室滿意度,對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及臨床醫療護理質量有著顯著的意義。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臨床科室溝通;工作質量
【中圖分類號】R8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消毒供應中心不僅擔負著各種無菌物品、一次性物品的供應,還承擔著各種診療器械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檢查、包裝、滅菌、發放工作,與臨床治療護理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是保障臨床各科室醫療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提高與臨床科室的有效溝通,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雙方工作的需要,使工作質量和效率提升。本研究分析了消毒供應中心與臨床科室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總結如下。
1.有效溝通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1.1消毒供應方面
1.1.1.員工素質結構不合理
許多科室一般認為消毒供應中心是一個教育需求低、技術要求低、工作簡單、技術簡單、工作強度高、無經濟效益的部門。消毒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僅包括護士,還包括工人和參與派遣工作的人員,他們通常年齡較大,學歷較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年老體弱,身體虛弱。
1.1.2.服務的概念滯后
大多數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不足,消毒知識以及觀念良知陳舊,多為被動地為分散管理服務,哪怕進行集中管理后的主動服務意識也非常淡薄,無法主動與診所溝通解決問題。
1.1.3.溝通技能和專業知識掌握不足
大多數員工自給自足程度低,專業知識儲備少,對溝通內容和方法的知識不足,缺乏溝通技能,在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和新想法方面有一定困難。因此,與診所相關的廣告、教育和培訓不到位,溝通技能和方法的掌握不足以建立有效的溝通。
1.2臨床科室方面
1.2雙方在交流過程中缺乏相互信任
科室對可重復使用器械的預處理缺乏認識導致了不必要的矛盾。由于可重復使用器械專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清潔、消毒和滅菌知識的快速更新,臨床工作人員無法理解風暴相關專業知識和新技術的更新,對設備使用后的預處理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工具使用后的預處理方法不能得到正確的掌握和管理,使設備難以清洗和生銹刀具不能保證清潔質量和刀具的使用壽命,導致使用成本增加,二者矛盾愈發激化,科室工作人員使用后針頭、縫紉針、刀片等鋒利刀具未經處理,導致鋒利刀具等損壞。
1.2.2.科室工作人員對于物品的消毒滅菌相關知識不足
臨床服務不包括消毒物品的包裝要求、滅菌方法、保質期等專業知識,根據他們的需求代表非專業和非標準的需求,當消毒部門的工作人員無法滿足科室工作人員的需求時就會產生矛盾。臨床科室未對有效的消毒滅菌元件進行管理,無菌柜未遵循先進先入的原則,無菌元件過期后不能使用,增加了工作量和經濟成本。部分臨床科室醫務人員不知道一次性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和更換,增加了雙方工作量,加劇了雙方矛盾。
2.應對方法
2.1一改進
改善工作人員結構,增加新生力量數量,吸收訓練有素的年輕員工參與供應室消毒工作,鼓勵高校學生參與在職教育,提高自身素質。明確崗位職責,根據臨床負荷調整崗位,建立不同崗位承擔不同任務,完善崗位任務并落實到各方。
2.2二提高
一是提高專業知識和溝通技能,強化專業知識,鞏固專業技能。加強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培訓。護士長應在年初制定一年培訓計劃,并根據不同職稱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內容。每月培訓內容包括:理論培訓和調整2次,教學查房1次,操作培訓1次。培訓教師為部門人員,以提高每個人的專業水平,鞏固專業知識。通過本部門每周的專業知識學習,讓廣大員工了解消毒供應專業知識的新動向,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掌握各種操作規程,鞏固專業技能,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學習禮儀形象、語言表達、溝通技巧等知識,加強自身素質訓練,提高情商價值,倡導微笑服務,促進有效溝通。二是提高臨床信任度,定期向全院進行業務講座,讓臨床護士了解相關知識和工作流程,認識到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臨床醫療質量,對醫院的醫療安全和醫院感染控制起著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改變臨床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偏見,而且可以加強臨床科室之間的合作,促進有效溝通,提高工作質量。主動定期向相關臨床科室講解專業科室的設備知識和工作流程,使臨床醫務人員了解專業設備的清洗、包裝、消毒滅菌程序和所需的工作,從而提高信任和理解,促進有效溝通。設立質檢崗位,每天安排專人負責質檢、監督、回收、清洗、包裝、滅菌和故障發生,嚴格控制質量。每天早上交接班,總結質量問題。分析,以便員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2.3三應用
第一,使用微信。利用微信這一先進的信息溝通方式,通過微信群及時向診所反饋溝通的問題。通過建立消毒供應中心各類微信工作組、消毒中心與臨床人員溝通微信群、專業知識宣傳教育微信群,在大學院系和相關臨床工作人員之間建立微信通信。工作中需要調整和解決的問題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在微信群中發布。在收到信息后,工作人員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進并解決問題。微信溝通舒適、完整、生動,促進有效溝通,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第二,使用溝通筆記本,使用微信并結合溝通筆記本,記錄易于重復實施的問題,標記關鍵環節,在科學和晨會上組織分析和糾正,不斷改進,促進各項工作的良好進展。三是利用滿意度調查表對各科室進行滿意度調查,每月到臨床科室進行一次滿意度調查,聽取建議,隨時征求意見,及時總結、反饋、糾正,以提高有效的滿意度和溝通。
2.4三轉變
第一,轉變服務觀念。轉變服務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主動聯系臨床科室了解問題。當交換單的數量與盤點和回收過程中的數量不符時,在兩人核實后拍照并持有證據,然后用適當的溝通語言通過電話與部門溝通。如果有冗余設備,也必須通知,以提高部門對消毒供應中心員工的信心,形成和諧的溝通環境。第二,轉變服務觀念,端正服務態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心理上,培養積極服務意識,樹立“以消毒部門為中心”的理念,主動了解各科室情況,關注各科室意見,認真聽取意見,積極改進,及時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對于臨床工作人員提出的問題,必須認真、耐心地執行第一責任申請和支付系統,詳細解釋問題并及時處理。對于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及時向科長匯報,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為臨床科室提供舒適。其次,它改變了服務方式。每月進行一次臨床調查,收集供應室的臨床意見或建議,盡量滿足診所提出的合理要求,進行集中培訓,對設備有明顯缺陷的科室普通教師和青年教師進行宣傳和指導,并出具設備或配置清單;組織培訓課程,邀請臨床科室的老師參觀倉庫,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性質,推廣轉換的思想,以提高相互認同,促進良好溝通。消毒供應中心的運作模式應適應醫院的發展,并隨醫院護士工作方式的改變而改變。從分散的被動服務模式到集中的主動服務模式,從以往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中心的分散管理到以臨床需求為中心的集中管理,積極收發,從而減少清潔和非專業臨床消毒工作。在集中主動服務過程中,滿足各專業的特點。根據臨床科室不同專業的需要,積極配合臨床專業開展新的活動,為臨床科室提供安全、專業、優質的特色服務。建立公平的獎懲機制,根據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專業技能、工作質量和臨床醫生滿意度進行績效評估。評價結果與卓越評價、職稱晉升、福利待遇掛鉤,體現工作越多,待遇越好,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更好地為臨床科室服務。
總結
綜上所述,消毒中心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對外服務意識得到加強,主管臨床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理解并支持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就個別部門而言,貴重精密儀器的數量和對儀器的損壞已大大減少,針刺傷和刀片傷的發生率也大大降低。現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與外界溝通時,注重語言表達,記錄溝通內容和處理結果,以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和相互信任的關系。因此,有效的溝通機制有助于促進工作。消毒中心與臨床科室溝通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消毒中心工作人員缺乏意識,對消毒專業知識的內容了解不夠,對內容掌握不夠,溝通的方法和方法,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對供應室的工作流程缺乏了解,對物品處理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雙方之間缺乏信任等因素。通過“一改、二改、三用、三化”的創新改進方法,實現消毒供應中心與診所的有效溝通,提高臨床醫生的滿意度。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和臨床服務的醫療質量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海萍, 賈曉娥. 消毒供應科與臨床之間的有效溝通[J]. 健康大視野, 2019, 000(015):24.
[2]徐慧. 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溝通中常見問題及對策[J]. 健康忠告, 2020.
[3]姜明照.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是如何運作的[J]. 幸福家庭, 2020, No.118(17):129-130.
作者簡介:高彥 (1970.12-),女,漢族,重慶市人,副主任護師,本科,研究方向: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