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華

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規檢測用于尿路感染患者診斷中應用價值。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選入尿路感染患者64例為A組,同期健康體檢者64例為B組,均開展尿常規檢測。結果:A組白細胞計數超過25個多于B組,亞硝酸鹽陽性率與尿白細胞酯酶陽性率均高于B組,P<0.05。結論:尿常規檢測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常規檢查方案推廣,診斷價值較高。
關鍵詞:尿常規檢測;尿路感染;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泌尿外科疾病中尿路感染發病風險較高,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尿路上皮組織引發的炎性病變,常見致病菌為大腸埃希菌。發生尿路感染后,典型病癥為膿尿、菌尿,高危人群為絕經后女性與性生活活躍期女性。若未及時控制炎癥,可促進糖尿病進展,甚至并發腎衰竭、膿毒血癥,影響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臨床診斷尿路感染常規方案為尿常規檢查,檢出率較高。本文以64例尿路感染患者與64例健康人群為樣本,探析尿常規檢測診斷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A組選入尿路感染樣本64例,男女比例21:43,年齡28-62歲,均值(38.39±7.58)歲,體重均值(55.31±3.28)kg;B組選入同期健康體檢樣本64例,男女比例22:42,年齡29-63歲,均值(38.41±7.62)歲,體重均值(55.27±3.31)kg。選入128例樣本基線指標對比,P>0.05。
1.2方法
128例樣本均開展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機器選取希森美康SYSMEX,其中尿干化學檢查機器為UC-3500,尿沉渣檢查機器為UF-5000。尿干化學法檢查方案如下:利用雙波長反射測光法測試試紙條,采取反射型曲折率檢測法檢驗尿比重。尿沉渣法檢查方案如下:利用鞘液處理尿液,將尿液內白細胞、細菌染色,利用氬激光照射,觀察熒光與散射光,隨后利用計算機生成結果。
1.3診斷標準
尿常規檢驗中,若細菌計數>3000uL、白細胞計數≥25個、亞硝酸鹽呈陽性,記錄為陽性,未滿足上述標準記錄為陰性[2]。
1.3統計學研究
SPSS 21.0對128例樣本數據進行計算,%、x±s記錄尿路感染與健康體檢者各項指標,兩組差異選用X2、t檢驗。P<0.05,有對比差異。
2 結果
A組為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規檢驗結果表明,A組白細胞計數超過25個占比95.31%高于B組0.00%;A組亞硝酸鹽陽性率占比98.44%、尿白細胞酯酶占比98.44%均高于B組3.13%、1.56%,P<0.05。如表1。
3 討論
近年來,尿路感染發病風險逐年升高,主要與尿路上皮細胞感染細菌有關,細菌入侵后,隨著炎癥進展,可引發寒戰、惡心或高熱等癥狀,若未采取醫療干預,可轉為慢性感染性疾病,延長病程,增加診治難度[3]。傳統醫學診斷尿路感染多選取尿培養方案,選取晨尿中段尿液作為標本,進行細菌培養評估病情。但此類檢查方案無法在短時間內明確患者病情,可延誤患者治療,因此確定高效檢驗方案仍為臨床研究熱點。相關文獻報道,分析尿常規檢驗結果,評估白細胞計數是否超過25個、亞硝酸鹽是否為陽性、尿白細胞酯酶是否為陽性等指標,即可初步評估尿路感染病情,指導臨床后續治療[4]。
臨床多采取尿常規檢查明確尿路感染情況,常用檢查方案為尿干化學法與尿沉渣法兩種方案,通過檢測尿液標本內白細胞計數與細菌含量,進而評判患者尿路感染程度。但單一使用尿干化學法或尿沉渣法,假陽性風險較高,可延誤患者最佳診治時間。實際檢查期間,尿液在膀胱內停留超過4h、標本內硝酸鹽含量豐富、感染細菌伴硝酸鹽還原酶,檢驗結果正常為陽性,但若患者長期飲食不節可致標本內硝酸含量減少,也可出現假陽性[5]。因此檢查期間,需綜合分析檢查結果與患者癥狀,聯合尿干化學檢查與尿沉渣檢查,以提升檢出準確率,降低細菌類型、標本放置時間、尿液樣本多少等因素對檢查結果不良影響[6]。此外,對于伴尿頻、尿急等尿路感染癥狀者,若尿常規檢查呈陽性,多為下尿路感染;對于出現頭痛、發熱、腰痛者,若尿常規檢查陽性率過低,多為上尿路感染。結合本文數據分析,A組白細胞計數超過25個多于B組,亞硝酸鹽陽性率與尿白細胞酯酶陽性率均高于B組,P<0.05,提示尿常規檢查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基礎檢查方案。
綜上所述,尿常規檢驗用于尿路感染診斷中,可輔助醫師明確患者發病位置與實際病情,有利于后續診治,可作為常規檢驗方案推廣。
參考文獻:
[1]高辛露. 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20, v.18(09):160-161.
[2]沈張平, 樊春筍. Sysmex UF-1000i尿液分析儀細菌通道參數在診斷尿路感染中的應用價值[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9年16卷21期, 3094-3095,3099頁, ISTIC CA, 2019.
[3]張良忠. 尿路感染診斷中尿常規檢驗的臨床應用分析[J]. 系統醫學, 2020, v.5;No.90(06):44-46.
[4]程峰. 分析尿常規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診斷中的初篩價值[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40):171-172.
[5]張歡妍. 尿路感染診斷中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與尿培養的應用價值體會[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v.7;No.457(36):126-127.
[6]何健祥, 林雅媛, 陳銀仲,等. 尿常規聯合血清降鈣素原檢查在尿路感染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黑龍江醫藥, 2020, 033(003):68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