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燕 馬改平 王莉

摘要:目的:分析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原因,并探究其有效護理方案。方法:納入80例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患者研究(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按雙盲法分為對照組(n=40,選用常規護理)、觀察組(n=40,選用針對性護理),統計兩組護理效果、病情好轉率。結果:(1)護理效果:觀察組優于對照組,經檢驗P<0.05。(2)病情好轉率:觀察組(97.50%)高于對照組(82.50%),經檢驗P<0.05。結論: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多為意識障礙、氣管插管、鼻飼等原因所致,在明確其致病原因后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既可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亦可提高護理效果,值得借鑒及參考。
關鍵詞:腦出血;肺部感染;原因分析;護理對策;意識障礙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高發的慢性疾病,其多伴有糖類物質與機體脂肪的代謝紊亂,隨著病情加重會導致重要器官病變,亦可增加腦出血發生率[1]。研究發現[2],腦出血作為常見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病情復雜、發病急、致殘率、致死率高等特點,并伴有意識不清、發熱、呼吸窘迫等癥狀,病情嚴重時可并發肺部感染等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對腦出血患者術后并發肺部感染原因進行分析,還需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為進一步明確其臨床價值,本文遴選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患者80例研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80例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患者按雙盲法分為2組,觀察組40例中男/女=22/18,年齡50-82歲,均值(65.25±10.62)歲,部位:8例腦干、11例額葉、6例基底節、7例丘腦、5例小腦、3例顳葉;對照組40例中男/女=23/17,年齡50-82歲,均值(65.41±10.58)歲,部位:9例腦干、9例額葉、7例基底節、6例丘腦、5例小腦、4例顳葉,數據統計P>0.05。
1.2方法
1.2.1原因分析:(1)腦出血并發肺部感染患者的意識障礙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損害,患者長期臥床導致膈肌活動度下降,增加肺部感染發生率。(2)腦出血患者病情重、治療難度大且治療過程極其復雜,在治療中插管會導致細菌隨管道進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發生率。(3)呼吸道內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因腦出血患者意識昏迷,臥床后會導致其舌肌松弛、舌后垂、咀嚼功能受損,導致咳嗽、吞咽功能失靈,出現吞咽及吐痰功能受損,致使機體內氣體交換受損、廢棄物無法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發生率。(4)鼻飼是誘發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僅會增加反流可能性,亦可導致細菌越過鼻在肺部定植,增加感染發生率。
1.2.2護理方法:(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密切觀察其臨床癥狀變化,若發現異常需及時上報醫師處理,并根據院內護理制度加強環境管理。(2)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①環境管理:保持病室內環境舒適,并注意通風、溫濕度管理;其次每日使用紫外線對病室消毒,為降低感染發生率盡可能減少探視人數、時間,為其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②飲食護理:在患者進食時指導其選擇半臥位或坐位,針對意識障礙者可協助其選擇側臥位,將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而后取出義齒使口唇下降,以便口腔內分泌物排出體外[3]。③翻身、扣背:護理人員需每2h協助其更換1次體位,并對咳嗽進行有效引導,確保體內痰液盡可能排出體外。④器械消毒:對感染呼吸治療設備進行消毒處理,醫源性治療裝置極易增加院內感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需定期對醫療裝置進行消毒,而主要照顧者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避免細菌入侵。
1.3臨床指標
護理效果包括:肺部感染持續時間、住ICU時間等。
(2)病情好轉率根據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定,標準: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臨床癥狀輕度好轉、臨床癥狀無好轉。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統計兩組護理效果
觀察組肺部感染持續時間(14.75±6.25)d、住ICU時間(11.72±6.11)d;對照組肺部感染持續時間(20.42±5.82)d、住ICU時間(15.89±7.92)d,組間對比差異顯著,t=4.198,P=0.000;t=2.636,P=0.010。
2.2統計兩組病情好轉率
觀察組為97.50%、對照組為82.50%,組間對比P<0.05。詳見表1。
3.討論
腦出血后并發肺部感染誘發原因較復雜,觀察組通過分析肺部感染發生原因制定針對性措施,結果顯示觀察組肺部感染持續時間(14.75±6.25)d、住ICU時間(11.72±6.11)d低于對照組,病情好轉率(97.50%)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針對性護理在改善病情及預后效果中極具優勢,分析:研究發現[4],患者年齡越大肺功能及結構出現不同程度退化,導致肺部感染發生率增加,且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可出現咳嗽、呼吸障礙等增加肺炎發生率,因此護理中需加強環境管理及器械消毒,盡可能減少空氣中細菌含量,還需做好器械的消毒處理;其次需加強飲食管理,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避免出現誤吸、反流等情況,增加感染率,從多方面入手規避感染,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綜上,根據誘發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效果顯著,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羅梅艷.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中醫護理方法和效果[J].光明中醫,2020,35(06):934-936.
[2]李康妹.責任制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2):179.
[3]劉洋.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并發肺部感染患者的中醫護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2(08):145+147.
[4]劉慧,史忠嵐.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肺部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2018,35(07):6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