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莉靜 李萍


摘要:目的 探討骨科創傷初期冰袋冷敷護理效果觀察。方法 隨機將本院2021年06月-2021年12月的64例骨科創傷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參照組分別實行冰袋冷敷護理和常規護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疼痛評分以及腫脹率均低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骨科創傷初期患者,冰袋冷敷護理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腫脹感,有利于骨折愈合、病情恢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骨科創傷初期;冰袋冷敷;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進行性腫脹疼痛是創傷性骨折患者初期最為常見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及時,則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對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筋膜、肌肉及骨骼粘連,不但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影響預后。所以怎樣緩解患者的疼痛腫脹感越來越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內容。研究發現,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可以在創傷初期使用冰袋進行冰敷,并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這對于緩解疼痛感以及促進腫脹恢復都是非常有利的[1]。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骨科創傷初期冰袋冷敷護理效果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將本院2021年06月-2021年12月的64例骨科創傷患者分為兩組,各32例。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范圍18-69歲,年齡均值為(49.52±1.63)歲;參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18-70歲,年齡均值為(49.80±1.5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為單純性軟組織損傷;患者均接受了手術治療;患者意識清晰,可以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排除凝血功能障礙及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患者;排除無法正常溝通和交流患者;排除耐受性較差及中途退出患者。
1.2方法
1.2.1參照組
該組實行常規護理。抬高患肢,使用支具進行固定或者是對其實行骨牽引,對患者實行功能鍛煉指導,并對其病情進展及末梢血運進行觀察,評估患者腫脹、疼痛程度,并詳細記錄。
1.2.2觀察組
該組實行冰袋冷敷護理。使用冰袋冷敷患者患處,時間控制在30分鐘,每天三次并展開間斷性冰敷。把強效制冷冰袋放入到冰箱,時間為12小時,依照患者骨折部位對冰袋進行合理選擇,使用時需在包裹毛巾后應用。在冰敷護理之前,要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冰敷的作用、重要性、注意事項等,同時對患者的病情進展、末梢血運進行觀察,對其肢體腫脹及疼痛度進行評估和判斷,增加病房巡視頻率,降低凍傷風險。
1.3觀察指標
通過數字評分法(NRS)對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并對患者的中重度腫脹發生率進行比較和記錄[2]。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資料錄入spss18.0統軟件中處理。
2 ?結果
2.1對比兩組術后不同時間的疼痛程度
參照組術后各階段疼痛度評分高于觀察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兩組中重度腫脹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冷敷療法主要是憑借低于機體溫度的物理因子刺激機體,實現止血止痛、降溫效果,能夠使患者的炎性水腫、滲出等獲得有效緩解。冰袋冷敷在刺激皮膚冷感受器后,可以在局部交感作用下對血管收縮起到促進作用,能夠使神經末梢敏感性降低,實現緩解疼痛的目標[3]。冷敷療法有著操作便捷、經濟、安全性高等優勢,患者耐受性良好,但是需要注意,在冰袋冷敷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局部情況進行觀察,避免引起凍傷。如果患者自述存在蟻走感并伴隨持續性疼痛,則要思考是否產生了骨筋膜室綜合征,以便發現異常時可以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患者骨折后24-72小時為腫脹高峰期,其疼痛、不適感加劇,很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配合性較差,會對患肢功能鍛煉產生不利影響。除此之外,腫脹高峰期很有可能會產生張力性水皰,這一情況為手術禁忌癥。通過對骨折患者患肢腫脹、疼痛進行早期處理,可以在減輕其疼痛感的同時促使腫脹盡快消退,能夠縮短骨折部位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改善患者預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疼痛評分以及腫脹率均低于參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骨科創傷初期患者,冰袋冷敷護理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腫脹感,有利于骨折愈合、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冰袋冷敷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對于減輕患者疼痛感以及促進腫脹恢復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縮短其病情康復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立輝.四肢骨折患者早期使用冰袋冷敷的護理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10):190-191.
[2]毛燕飛,李一璇,張霞,等.自制復方黃連液冷敷對四肢骨折初期腫脹療效及止痛效果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9):41+43.
[3]蘇春霞,馮亞萌,劉平,等.腕踝針療法聯合自冷式冰袋冷敷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的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9,34(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