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朱靜

摘要:目的:研究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產后盆底康復護理的改善效果。方法:病例抽選90例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患者,并于2020.04-2021.04開展觀察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產后盆底康復護理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盆底肌纖維評分、性功能障礙發生率等指標。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盆底肌纖維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且經統計調查研究組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應用優質護理+產后盆底康復護理方式,有助于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女性盆底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盆底功能障礙是女性在產后所特有的一種臨床疾病,主要是因為分娩后因盆底肌力減弱,致使盆底器官位置以及功能出現異常。主要癥狀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礙等[1]。近年來產后婦女的盆底功能障礙疾病發生率呈現增高趨勢,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產生相對較大的影響。為此應當在臨床上加強治療和護理措施。目前即是在產婦分娩后6周內開展系統性、科學性的盆底康復鍛煉,有助于改善疾病癥狀。而常規護理方式對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理想,亟需探索新的護理方法。由此,本文主要研究采用優質護理+盆底康復護理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改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20.04-2021.04,研究對象: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者90例。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在22-43歲,平均(32.54±5.41)歲。對照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在23-44歲,平均(33.15±6.06)歲。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具體內容有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詳細的產后護理知識,指導產婦進行相應的乳房護理、母乳喂養等,并積極開展新生兒護理,鼓勵產婦盡早進行下床活動,以便于加快產后恢復。
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盆底康復護理方案。主要措施:(1)優質護理干預:相關護理人員向患者開展全面的健康宣教,傳播盆底肌健康知識,并向患者普及盆底肌生理結構、排尿反射等相關護理知識。同時加強對患者心理情緒的關注度,及時疏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自信心。(2)盆底康復護理:由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康復訓練計劃。比如開展陰道啞鈴訓練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在單一療程內開展10-12次。同時配合開展收縮功能訓練,囑咐患者徹底放松大腿肌肉以及腹肌等,對盆底肌進行連續快速的收縮鍛煉,促使其產生最大張力,一般保持3s每次,然后經過6s放松后再次進行收縮。每次訓練約20min,每天3次。另外還可指導患者開展收腹提肛訓練,即是指導病人將雙腿呈屈曲狀態,在深吸一口氣之后進行肛門緊縮,保持在5s左右,在進行5s呼氣放松。上述動作反復持續鍛煉約20min,每天進行3次。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盆底纖維評分,采用我院自制盆底肌纖維評級表實施評估,調查I類及II類肌纖維評分,設置滿分為12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改善恢復效果越好。并統計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發生率,評價護理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其中對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行t檢驗,用(x±s)表示、卡方檢驗,用(%)表示。當計算結果中P值<0.05時,代表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盆底肌纖維評分
如表1所示,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I類及II類肌纖維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性功能障礙發生率
如表2所示,經分組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發生率為33.33%,綜合組間數據對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產婦在分娩時由于受到胎頭壓迫的影響,將會導致盆底肌出現受損,并促使其肌力有所下降,很容易出現盆底肌功能障礙[2]。在臨床表現上則有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等,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往往與性功能具有較大的聯系,通過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有助于輔助提升治療效果,進而避免發生性功能障礙。
通過本次實驗研究,以90例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病例,將其按照不同護理方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實施常規護理、優質護理+盆底康復護理。經過干預后,患者的盆底肌纖維評分發生明顯變化,雖然兩組患者具有提升,但組間進行比較,研究組相比于對照組評分更高,且二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值<0.05。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功能障礙發生率,護理干預后,研究組僅為6.67%,對照組發生率則為33.33%,相比之下研究組總發生率較低,組間數據差異明顯,P值<0.05。
綜上所述,針對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礙患者開展護理時,應用優質護理+盆底肌康復護理,有助于改善疾病癥狀,提高肌纖維評分,并降低性功能障礙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鄭海利.探討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對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作用[J].家有孕寶,2020,2(23):88.
[2]敖喬芳.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