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真菌性角膜炎的護理及干預進行分析。方法 ?選擇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68名患者來作為研究的對象,對患者的實驗室檢查、臨床體征、藥物治療、手術、護理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結果 ?對所有的患者進行分析,其中治愈的患者55例(80.8%)、好轉的患者共11例(16.1%)、未愈的患者2例(2.9%);結論 ?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實施規范、標準、高效的優質護理服務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信任及配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視力,縮短治愈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真菌性角膜炎;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2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變 。目前發現能引起角膜感染的真菌有50余種。隨著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的廣泛使用及對本病的認識和診斷水平的提高,其發病率有增加趨勢,其感染途徑有3種:①外源性,常有植物、泥土外傷史;②眼附屬器的感染蔓延;③內源性,身體其他部位深部真菌感染,血行擴散[1]。臨床表現為疼痛、畏光、視力下降、流淚等[2]。真菌性角膜炎病程長,易引起角膜穿孔、眼內炎及全眼球眼而導致失明,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3]。真菌性角膜炎除了要積極地進行治療,還需要在心理、隔離、病情觀察、用藥、飲食、生活、出院等過程中配合以規范、標準、高效的優質護理干預,在此就真菌性角膜炎的護理研究進展作一總結 。
1 心理護理研究進展
1.1一般患者心理護理 ? 真菌性角膜炎的起病緩慢,病程長,預后不良,患者的心理負擔及經濟負擔都較重,易引起患者的情緒障礙,應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工作,向患者說明治療的意義、過程及注意事項,對于病情、檢驗指標的好轉要及時告知患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2不同年齡、視力障礙患者的心理護理 ? 針對不同年齡、視力障礙程度患者進行詳細評估并采取個性化心理護理;青年患者極易急躁且醫療行為依從性差,護理人員就要注意交流方式及技巧并及時給予情緒安撫,講解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誘因,可能出現的癥狀和不適,易出現的并發癥,治療的方法,治療所需的時間,使患者能夠充分了解疾病的轉歸,積極配合治療;對于視力障礙影響生活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并及時給予主動熱情服務,幫助患者解決生活需要,保證各項治療護理及時準確無誤,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中年及老年患者多擔心預后不良,表現為悲觀沮喪,有時情感特別敏感。護士要細心觀察患者的心理、情緒動態變化,認真耐心傾聽患者心中的感受,并有針對性的采取疏導措施,給予安慰與支持,指導患者使用放松技術如緩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聽音樂等。與醫護溝通,共同認識疾病的規律,幫助其了解要面臨的問題[4]。
2 隔離護理研究進展
2.1環境要求 ? 向患者及家屬解釋隔離的目的及配合事項;對患者采用接觸隔離措施,限制陪人,嚴防交叉感染;有條件的患者可住隔離室,同病種患者可住同一室;無條件可行床邊隔離,但避免與手術患者同住一室;在隔離室門外或患者床旁設置藍色隔離標志。限制患者活動范圍,病友間不可相互接觸,交換物品,一切用物、食具、眼部用藥固定專用;保持病室整潔、安靜、舒適,光線適宜暗,以減輕畏光、流淚癥狀,盡可能防止光線直射,定時開窗通風,合理控制病房溫度和濕度,注意防止煙霧等進入病房[5];床邊備消毒洗手用品。病室每天紫外線照射消毒或空氣消毒機消毒一次。
2.2患者自身隔離要求 ? ?與患眼接觸過的物品、藥品不可接觸健眼,接觸患眼的手要及時沖洗、消毒。點眼藥液時,頭稍偏向患側,睡眠時取患側臥位,以防藥液、淚液流向健眼造成健眼感染。
2.3醫務人員防護要求 ? 在為床邊隔離患者診療和護理操作時應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2.4眼科檢查儀器消毒要求 ?裂隙燈及非接觸式眼壓計(NCT)機額面接觸部位用75%乙醇溶液或消毒濕巾擦拭,下頦紙墊一用一更換;眼部B超探頭清洗后浸泡于75%乙醇溶液中30min。為患者檢查、治療時不得使用公用的滴眼液和眼膏,沖洗結膜囊時應使用專用的用具[6]。
2.5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要求 ? 使用后注明疾病名稱,置人密閉箱內,由供應室上門回收處理。
2.6一次性醫療用品要求 ? ?一次性醫療用品置入雙層感染性醫療廢物袋,按醫療廢物管理常規處理。
2.7針頭、刀片、玻璃等銳器要求 ? ?針頭、刀片、玻璃等銳器放入損傷性廢物收集箱,按醫療廢物管理常規處理。
2.8 被服類處理要求 ? ?置入雙層感染性醫療廢物袋,袋外注明科室、疾病名稱、被服類別及數量,由被服管理人員按袋外所示內容、數量登記,閉封運輸至洗滌中心按傳染病被服常規處理。
2.9 ?地面、墻壁或家具要求 ? 表面如被分泌物污染,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清潔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抹擦,30min后用清水擦拭。
2.10 終末消毒要求 ? 地面、墻壁及家具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抹擦,30min后用清水擦拭;床墊、枕芯用床單位消毒機消毒或用紫外線照射30min;室內空氣用紫外線照射30min[7]。
3 ?飲食護理研究進展
避免暴飲暴食,忌食用刺激性食物,禁煙酒,患者宜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類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牛奶等,以促進角膜上皮生長。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防止便秘時因排便用力,誘發角膜穿孔[8]。
4 ?用藥護理研究進展
4.1遵醫囑正確應用抗真菌藥物 ? 嚴格掌握藥物使用途徑、使用濃度、配制方法及時間,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查對制度,遵醫囑準確配制、使用藥物,如伏立康唑粉劑,醫生要求每天靜脈滴注2次,每12小時一次,同時每30分鐘點眼一次,配制要求如下:
①伏立康唑粉劑100mg*1支+伏立康唑專用溶媒5ml;
②取上液5ml+0.9%氯化鈉15ml=20ml;
③取上液2ml滴眼用,每30分鐘一次;
④余下18ml+0.9%氯化鈉82ml=100ml;
⑤取上液100ml靜脈滴注,30滴/分。
如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醫生要求每天靜脈滴注2次,每12小時一次,同時每60分鐘點眼一次,配制要求如下:
①從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抽吸2ml;
②將抽吸的2ml+0.9%氯化鈉4ml=6ml;
③取上液6ml滴眼用,每60分鐘一次;
④余下98ml靜脈滴注,30滴/分。
以上注意事項:現配現用,配制點眼的藥液可用無菌注射器裝好或輸液器墨菲式滴管裝好,必須鋪無菌盤存放。保證用藥的劑量、濃度、時間,以達到醫生要求最好的治療效果。
4.2滴用多種眼藥時應注意合理安排時間、次序,每次點眼應間隔10min以上,以確保藥物在眼內的有效濃度。
4.3點眼時如有分泌物,應先用生理鹽水棉簽做眼周清潔,先點刺激性較小的滴眼液后點刺激性較大的滴眼液,混懸藥物應充分搖勻后再使用。
4.4點眼距離應保持在1~2cm,必要時用玻璃棒法涂眼膏,勿使瓶口碰到眼瞼及睫毛,每次點眼后用75%酒精消毒瓶口及瓶蓋內側面,避免造成滴眼液和眼膏的污染。
4.5注意保護健眼,健眼和患眼使用的滴眼液要分開,點用滴眼液時稍偏向患側,睡眼時取患側臥位,以防滴眼液、淚液流向健眼造成眼感染。
4.6癥狀嚴重者,多次結膜下注射,應注意更換注射部位。
4.7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告知如有不適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全身應用抗真菌藥物者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4.8按藥物說明書正確地保存藥物,如冷藏或避光,防止藥物變質。
5 ?眼部護理研究進展
5.1保持眼部及周圍皮膚清潔,每天早晨用生理鹽水棉簽清潔眼部及周圍皮膚,如結膜囊膿性分泌物較多時可行結膜囊沖洗[9]。
5.2檢查、治療及護理操作動作要輕巧,切忌不能向眼球加壓,不能翻轉眼瞼以免潰瘍穿孔。
5.4點眼后囑患者不要用力閉眼及用手揉眼,以防擠壓眼球,引起潰瘍穿孔。
5.5角膜后彈力層膨出時要用帶包扎,防止穿孔。
5.6眼部疼痛者,根據病情適當使用鎮痛藥。
5.7防止用力排便及打噴嚏、咳嗽,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角膜潰瘍穿孔。
5.8注意觀察有無藥物眼表毒性作用:結膜充血、水腫,點狀角膜上皮脫落等。
5.9有虹膜睫狀體炎應用散劑時,需壓迫淚囊3~5分鐘,有穿孔危險者不宜散瞳。
6 ? 病情觀察研究進展
密切觀察患者眼痛、畏光、流淚癥狀有無減輕;角膜浸潤灶及分泌物情況,有無出現穿孔、眼內容物脫出;視力、眼壓、生命體征的變化[10]。
7 ?生活護理研究進展
主動巡視、關心患者,每天用生理鹽水進行眼周清潔,協助其修指甲、洗頭、進食、更衣、洗漱、大小便等。注意保持床單位的清潔,及時更換沾有淚液、分泌物的枕頭,及時幫助解決患者生活所需。
8 手術患者護理研究進展
8.1按內眼患者圍術期常規護理。
8.2加強術前心理護理 ? 向患者介紹病情、手術目的、治療效果、手術配合知識,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解答提問,消除顧慮。
8.3操作過程中嚴格落實無菌技術、消毒隔離制度、查對制度、手衛生制度。
8.4嚴格遵循術前術后用藥護理要求,保證藥物濃度、時間、方法及時準確,確保達到最佳手術及治療效果。
8.5加強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繃帶有無松脫或過緊,敷料有無滲血、滲液;角膜移植片是否透明,植片與植床的對合情況,植片及縫線是否在位;有無術后并發癥如前房出血、上皮缺損等。觀察視力、眼壓的變化,患者有無眼脹眼痛、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11]。
8.5術后指導。術后禁止揉眼或用力擠眼,術后3天多閉眼休息,減少瞬目運動,禁止用力擠眼;避免頭部用力及碰撞術眼;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對手術切口的影響;角膜內皮移植術后宜面向上平臥3天、減少頭部活動[12]。
9 出院指導研究進展
9.1告知患者真菌性角膜炎有復發的可能,治愈后眼部要繼續用藥2~4周或更長時間,定期復查,如果出現畏光、流淚、眼痛、視力下降等情況,應立即就診。
9.2遵醫使用散瞳劑、降低眼壓藥物和免疫抑制劑,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的點眼方法,不可隨意停藥。
9.3角膜移植術后3個月內要特別注意眼部衛生和休息,一年內都要注意保護角膜移植片,避免用力揉眼,眼部熱敷,外出要戴防護眼鏡,以免受傷[13]。
9.4保持情緒穩定,生活規律,避免熬夜、過度疲勞,預防感冒;忌食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勿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植片前突。
9.5根據不同縫線和創口愈合情況,3個月后可在手術顯微鏡下拆線。
9.6如有植物引起角膜外傷,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眼液或眼膏者,應意眼部病情變化,避免真菌性角膜炎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實施規范、標準、高效的優質護理服務可大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信任及配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視力,縮短治愈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承華,盧奕,任澤欽,等.眼科查房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113-117.
[2]張偉宏.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診斷技術[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9,6(4):65-67.
[3]王宇鷹,周平,劉院斌,等.眼耳鼻喉口腔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73-76.
[4]吳靜,曾泳輝,鮑炯琳.9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個性化護理服務臨床效果觀察[J].心理月刊,2019,14(24):167.
[5]韓亞維.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后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2):37.
[6][7]吳素虹.臨床眼科護理工作標準操作程序(SOP)[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4:98-99.
[8][9][10]丁淑貞,劉瑩.眼科臨床護理[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4:98-99.
[11][12]吳素虹.臨床眼科護理工作標準操作程序(SOP)[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4:177-178.
[13]王宇鷹,周平,劉院斌,等.眼耳鼻喉口腔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75-76.
作者簡介:羅艷梅(1971-),女,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本科,學士學位,副主任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研究方向,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