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嬌
【中圖分類號】R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類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關節炎在發病的時候都會有劇烈的疼痛感。所以很多時候,醫生會出現診斷混淆的情況。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多發且對稱的。而且在發病時期,患者的關節會變形腫大,很多都會出現關節畸形的癥狀。一般可以使用水鹽酸抑制劑治療,可以大大的緩解疼痛感。對于這種疾病,醫學研究證明,病變組織當中的類風濕性因子多呈現為陽性,經x線顯示關節面被嚴重的破壞,這時候關節出現骨質疏松的癥狀,嚴重時候還會出現畸形病變的可能。而且這種疾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在病情發作的過程中,關節會出現嚴重的變形畸形。主要在手和腳部的關節中出現變形。導致患者產生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不良反應。如果炎癥發展到嚴重的時候,關節會出現積液,這時候患者就會產生難以承受的劇烈疼痛,一般都會呈現對稱性的發作。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滑膜炎系統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主要位置是在患者的手和腳的關節處,該疾病嚴重危害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了身體痛苦,且現在還尚未有對該疾病的徹底根治方法,主要是對其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掌握,這種疾病和生活中常見的高血壓、支氣管炎和糖尿病相類似,都是屬于無法根治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其他疾病一樣,越早治療越好,如果延誤了病情,后期致殘的幾率很大,關節會出現嚴重的變形和扭曲,患者無法正常的生活,給家人增加了負擔。既然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此可怕,那么類風濕性關節炎究竟有哪些臨床表現,以及日常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①女性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高發群體,女性的發病幾率為男性的三倍,而且女性發病的年齡一般為四十歲到六十歲。患者一旦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便會出現體重驟減,身體低熱以及全身乏力的癥狀,早上起床后身體會有明顯的不適感,比如關節僵硬、關節疼痛以及活動不便。
②身體各個關節部位會有明顯的受累感,比如手關節、腳關節、肘關節、膝關節和肩關節等等,膝關節的內部積液會累及頸椎,從而引起頸部疼痛和無力感。
③關節出現明顯的變形和扭曲。手部的關節出現畸形,表現為天鵝頸部那樣的畸形感;腳部的關節出現畸形表現為,腳趾內翻和外翻以及關節出現脫節等等,關節外的表現為,患者心臟會出現受累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心包炎、心肌炎、冠狀動脈炎、傳導障礙和心瓣膜纖維化等等表現;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會引發患者的消化系統出現并發癥,神經系統病變和貧血癥等等。
二、類風濕關節炎的危害
①關節受損。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系統疾病,該疾病主要造成對患者的關節進行侵害,從而讓患者的關節出現變形和產生疼痛,一般都是先對小關節進行入侵,一旦關節出現了變形,接著便會影響其他關節的正常活動,從而影響到患者身體關節的靈活性,導致無法正常活動,如果類風濕關節炎疾病嚴重可導致患者出現下肢關節的癱瘓。
②影響肺臟。類風濕性關節疾病如果發展的程度比較嚴重,可讓肺部受累,從而導致肺部出現肺纖維化癥狀,這樣一來,就直接影響到了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胸悶和氣短等等呼吸并發癥。
③晨硬。類風濕性關節炎會表現出現時間性癥狀,其中晨硬便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常見癥狀,一般都是患者關節疼痛之前會出現僵硬的情況,關節進行活動的時候疼痛感會減輕,活動一段時間后疼痛感會慢慢的消失,早上關節僵硬的癥狀表現最為明顯,在午后癥狀表現會逐漸減輕。
④出現并發癥。從疾病的病因進行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由于疾病入侵了患者的關節滑膜組織以及后期對關節韌帶和軟骨組織造成的損傷,從而導致關節變形,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并發癥可累及心臟、肺部和漿膜等等組織,所以患者除了要承受疼痛和關節變形等等疾病表現,身體還會出現低熱、無力、體重驟減、心包炎、眼睛病變、神經病變和動脈炎癥等等。
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措施
①避免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是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我國南方地區的人們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幾率明顯高于北方地區的人們。所以,人們的生活環境一定要干燥,不可以太潮濕,特別是睡覺的地方,如果居住的環境很潮濕,務必買一些除濕器進行室內除濕,保證環境的干燥,避免患上此病。
②避免冷風刺激,注意防寒和保暖。寒冷和冷風會對患者的疾病部位造成刺激,從而加重疾病,讓患者病發,疼痛難忍。所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不僅僅要在冬季做好防寒措施,在夏季也應該注意不要讓關節受冷風的刺激,避免種下病根。晚上是寒氣最盛的時候,所以,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蓋好被子,保護好關節。平時盡量在室內工作,不要長期在有風的地方停留,比如過道和走廊,不要淋雨,洗完澡要馬上擦干身體。如果關節處有明顯冰冷的感覺可以進行熱敷和按摩,從而保證血液的暢通,如果關節有疼痛也可以通過按摩和熱敷來緩解疼痛感。
③加強身體鍛煉,增強免疫力。喜歡鍛煉的人身體素質一般都比不鍛煉的人身體素質好,特別是每天規律的進行有氧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抵抗力,讓身體抵御嚴寒和風邪的入侵的能力更強,這樣就不容易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對于久坐不運動的上班族尤為要注意了,該疾病的高發人群就是不運動的人群,所以,人們在工作之余也要鍛煉身體,讓身體放松,同時要避免過于肥胖,控制體重,以免增加代謝負擔。
④勞逸結合。身體過于疲勞更容易導致疾病的入侵,過于虛弱的身體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所以,不要讓身體過于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不論做什么工作都不可以讓身心過于疲勞,身體造成負荷運作風邪入侵的可能性更大。臨床醫學上很多患者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在疾病恢復期身體過于勞累導致病情加重,從而復發,所以,務必要注意勞逸結合,愛護身體,可以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后冥想半小時,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冥想注意后背與地面保持垂直,有利于保持生命的警覺性,提高冥想的效果。
⑤良好的心態是預防疾病的最重要的一點。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身體產生疾病,代謝異常。適當的調節身心和釋放心理壓力可以讓身體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人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作息規律,飲食清淡有營養。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