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

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在兒童保健中的實踐效果。方法 選擇本社區服務中心體檢的6個月齡、12個月齡、24個月齡健康兒童各30例,按照年齡段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管理服務,觀察組實施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對比兩組兒童保健效果。結果 觀察組三個年齡段的兒童身高、體重增長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營養性疾病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針對兒童保健工作應用中醫藥健康管理模式,能夠提高保健效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兒童;保健
【中圖分類號】R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幼兒階段的兒童身體各項機能、臟器官處于快速發育時期,由于自身免疫力較低,容易發生各種營養性疾病。在兒童保健方法上,中醫有獨特的見解和手段,不僅操作簡便安全,且實用性強,效果較好。將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應用于兒童保健中,能夠有效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社區服務中心體檢的6個月齡、12個月齡、24個月齡健康兒童各30例,按照年齡段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3.15±0.68)歲;觀察組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3.22±0.64)歲。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兒童常規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涵蓋了健康檔案建立,健康宣教等。
給予觀察組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涵蓋了:①依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對兒童的體質進行正確辨識,制定針對性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案[1]。②組建專門的中醫藥健康管理小組,從中醫角度對兒童家長實施一對一的健康宣教,告知家長兒童在不同的年齡段中容易發生的疾病,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家長對兒童保健的重視程度,并能正確面對和處理兒童常見病。幫助家長了解心理情緒和病情之間的關系,告知家長應合理開導兒童,幫助兒童正確排解負面情緒,明確負面情緒會引發機體內傷、擾亂氣息。③從中醫的角度針對兒童的實際情況,指導家長正確的飲食方案,轉變兒童不良的飲食習慣,告知家長不同食物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明確兒童應多食用哪些食物,少食用哪些食物,制定營養食譜。④對家長進行中醫按摩指導,明確兒童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應具備哪些能力,應展開怎樣的中醫管理方式。如6、12月齡,家長需對其進行捏脊與摩腹,18、24月齡,家長幫助其按揉迎香穴及足三里穴,30、36月齡,家長幫助其按揉四神聰穴等[2]。
1.3 評價標準
統計并對比兩組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前后的身高和體重,計算各個年齡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增長均值,統計并對比兩組兒童的營養疾病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有數據應用SPSS 20.0進行統計和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當P<0.05是表示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身高、體重增長情況
如表1所示,觀察組三個年齡段兒童的身高、體重增長均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
2.2 對比營養性疾病發生率
觀察組6個月齡、12個月齡、24個月齡的兒童營養性疾病發病率分別為0例(0.00%)、1例(6.67%)、0例(0.0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例(13.33%)、4例(26.67%)、3例(20.00%)(P<0.05)。
3 討論
為了確保兒童能夠健康成長,為其提供科學合理的健康管理服務,能夠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身體素質、發育情況等,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不僅集中針對兒童的體格生長方面,還涵蓋了對兒童的營養補充,對疾病的預防管理等。通過對家長實施一對一的健康宣教,指導家長對兒童的飲食方案制定及每日的穴位按摩等,不僅能幫助兒童調節機體經絡,增強其抵抗能力,還能幫助兒童機體行氣活血,降低常見病發生率。針對6個月齡的兒童,指導家長捏脊法與腹部按摩法,能夠增加兒童食欲,改善其脾胃功能,促進血氣運行;針對12個月齡的兒童,指導家長每日按揉其迎香穴、足三里穴,能幫助兒童調節機體、促進排便;針對24個月齡的兒童,指導家長每日按揉其四神聰穴,能夠促進其健康睡眠,安神益智,增強兒童記憶力和免疫力。在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各個年齡段兒童的體重增長均值、身高增長均值明顯大于對照組,且營養性疾病發病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針對兒童保健服務工作,將中醫藥健康管理模式應用于其中,能夠幫助兒童改善身體技能,增強抵抗力,促進兒童觀健康發育,并有效降低貧血等營養性疾病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趙麗霞,李暢.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4):388.
[2]楊超超.基于中醫藥健康管理模式的兒童保健服務實踐與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24):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