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堂艷
摘要:如今在人民群眾物質水平和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對保健知識的需求也在不斷的上升,公眾的健康理念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已經從原有的“有病才醫病”轉為“未病先防病”。中醫醫院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是造福百姓的工程,可以有效加強中醫健康知識的教育及宣傳,以便引導廣大民眾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本文圍繞如何做好中醫醫院健康教育工作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關鍵詞:中醫醫院;健康教育工作;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健康教育工作實際上就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而主要目的就是引導更多的人對已有的不良生活習慣及影響健康的因素加以消除和改正,同時掌握更多與衛生、保健有關的知識,并樹立良好的健康意識,做好疾病的預防,以便全面的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我國的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中醫方法在預防疾病以及促進疾病恢復等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加強中醫醫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促進中醫健康知識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國的中醫文化,以便切實的提升民眾的自我保健意識,促進中醫醫院的生存和發展。
一、構建完善組織機構,建立中醫醫院健康教育三級網絡
如今中醫醫院也深刻認識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紛紛建立中醫醫院健康教育三級工作網絡,使得健康教育工作的職責更加的清晰、明確,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權重明顯加大。
健康教育三級網絡分別指以下內容[1]:第一,一級網絡。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組,其中組長為中醫醫院院長,并制定科學的健康教育工作總目標;第二,二級網絡。設置健康教育辦公室,主任由宣傳科長擔任,辦公室成員涵蓋多個部門,如醫務處、護理部、門診部、社區服務中心、營養科等等,并結合各個部門的工作性質,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并加強考核;第三,三級網絡。將各個科室的骨干人員作為健康教育宣傳專員,嚴格落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保證將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實處。
二、彰顯中醫文化,創建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圍
(一)借助建筑設計,突出中醫歷史文化
中醫醫院的門診、住院部大樓使用的都是我國傳統的建筑風格,醫院門口設置的治安崗亭,稱之為屏風亭,寓意是抵御風邪侵犯,保證醫療安全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醫院的門診大廳以及住院部大廳也設置了文化墻,其中涵蓋著較多養生知識或者古代名醫典故,可以讓每個進入中醫醫院的人更好的領悟中醫學的歷史和文化。
(二)利用室內裝飾宣傳中醫養生文化
中醫醫院在門診大廳、走廊、候診區或者診室,都設置了豐富的掛圖,掛圖上的內容包括中醫知識、典故、養生知識等等,同時也普及了一些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習慣有關的健康知識、方法,營造出了一種濃郁的中醫文化范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中醫文化的認同和理解[2]。
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
(一)建立中醫護理門診,指導百姓進行科學養生
如今人民群眾對提高體質、預防疾病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的上漲,而我國傳統的“治未病”在防治亞健康方面有突出的優勢,也因此我國傳統中醫藥也逐漸深入人心。為了更好的迎合民眾對健康的需求,可以建立集合熏蒸、藥浴、拔罐、刮痧為一體的中醫康復保健養生堂,并設置多名的資深中醫醫師,為百姓提供更多有效的中醫服務,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3]。
(二)開設“治未病”門診,提升民眾的防疫意識
如今在新的社會形勢下,主動關注健康的民眾越來越多。為迎合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中醫醫院還可以開設“治未病”門診,主張使用非藥物治療的方法來加強對民眾健康的有效干預和指導,以便充分的發揮出預防疾病的作用。進入該門診的主要人群大多是亞健康、更年期婦女或者老年人等等,可以在專家的干預下,改善其自身的精神狀態以及身體健康狀態。
(三)建立慢性病種俱樂部,拓展受健康教育的人群
為了有效的拓展健康教育的工作面,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務,還可以不斷的成立慢性病種俱樂部,并組織積極開展豐富的健康教育活動,還可以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以便及時的加強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借此來不斷的擴大健康教育的受眾人群,構建出良好的健康文化氛圍。
(四)組建專家團隊,開展“三進”健康教育
中醫醫院還可以構建專業的專家團隊,并根據專家的主攻方向對其進行明確分工,針對性的設置宣講主題和內容,并定期的推進健康教育走進企業、學校及社區,讓中醫醫院的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社會發展中的各個方面,為更多的人群宣傳中醫健康知識和方法。
四、加強多種媒體的靈活應用,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工作
為了可以全面的推進中醫醫院的健康教育工作,還需要加強現代多種媒體的靈活應用,從多個角度全面的落實健康教育工作[4]。首先,醫院可以開通官方微博,創新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徑。如可以開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將更多中醫健康養生知識等進行大力宣傳和弘揚;其次,加強對當地電視臺的合作,共同打造《中醫與健康》欄目。發揮出電視臺影響大的特點,設置中醫養生、醫患互動等板塊,為人民群眾通俗的介紹中醫養生保健方面的知識,加強中醫藥特色的宣傳;最后,還可以與所在地區的晚報合作,共同舉辦《中醫中藥》專欄,分別開設養生堂、百草堂或者國醫堂等欄目,不斷的提高我國中醫藥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
另外,還需要制定合理的評價機制,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考核,比如說可以選擇定期隨訪的方式,評價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及時發現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并加以有效的改正,以便更好的促進中醫醫院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結束語
總之,近些年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也不斷提高,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中醫醫院就需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強我國中醫藥獨特健康教育方法的宣傳,從而不斷的解放人民群眾的健康思想,促使人民群眾更新健康觀念,掌握更健康、科學的養生理念和方法,以便有效的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以及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隋月皎,紀天一,卞鏑,王鷹. “大健康”時代背景下中醫飲食養生學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應用[J]. 現代職業教育,2021,(50):66-67.
[2]許冬仙,汪靜,吳芬. 分步健康教育結合中醫護理對痔瘡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基層醫學論壇,2021,25(24):3494-3496.
[3]陳立偉,趙連君. 發揮中醫藥特色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J]. 人口與健康,2021,(05):52-53.
[4]劉蕾,于國泳,周琴,林鑫,劉宇薇,梁晨. 北京市10家中醫醫院微信公眾號健康科普熱點話題研究[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9,(7):58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