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曼玲


摘要:目的 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治療中依達拉奉注射液和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評估,探究兩種藥物在臨床上治療效果的差異比較。方法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自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時間段中隨機的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等分為A組與B組,每組各有50例。其中A組使用依達拉奉注射液,B組使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者。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HISS)的變化情況。 結果 使用依達拉奉注射液的一組患者NHISS評分變化(2.74±2.91);使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一組患者NHISS評分變化(3.60±3.19)。結論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根據NHISS評分的變化情況來看,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臨床療效比依達拉奉注射液更加出色。
關鍵詞:丁苯酞;依達拉奉;依達拉奉與丁苯酞;臨床療效比較;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前言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我國中醫又稱腦中風,是由于某種原因,大腦忽然停止供血所致,造成腦部或腦組織壞死,進而影響機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在腦血管疾病中,急性腦梗死患者在這類疾病中占比高達70%,該疾病特別容易發病,治療后死亡率和致殘率也特別的高,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是此疾病不易治愈,復發的可能性極大。其最常見的病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另外還有心源性和血液動力學的原因,同時還會伴有一些其他疾病也會對急性腦梗死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一系列因素,這些危險因素或伴有一種或多種,使得對該疾病的治療變得更加復雜。在臨床上出于考慮,認為于發病后 4.5h 內施治為最佳治療時機,在此期間進行溶栓治療可使30%以上的患者完全或部分康復,可有效逆轉腦功能,促使病轉歸,使腦組織缺氧缺血的相關癥狀得到改善。但是,考慮到一些患者住院時間的差異,一些患者住院4.5個小時以上,錯過了最佳治療的時間窗,就可能出現失語、偏癱、甚至死亡 。[1]ACI不僅死亡率極高,而且存活患者的致殘率也存在著極高的情況,存活的患者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麻痹和失語的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不小的影響,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臨床疾病。[2]本研究就是為了探索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常用藥物依達拉奉與丁苯酞兩種藥物的療效對比,以此讓我們了解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知曉兩種藥品的差異。
依達拉奉(Edaravone)是由日本三菱制藥公司進行研發的藥物,是一種強羥基清除劑和活性抗氧化劑。2001年首次被獲準上市,而相對于我國,在日本上市的三年后,依達拉奉被獲準上市,一經上市便被鑒定為是效果優異的神經保護劑。依達拉奉在我國長期用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安全性良好。 [3]急性腦梗死的治療相當棘手,臨床上通常采取多種藥物聯合進行治療,依達拉奉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也是國內外共同的研究熱點。依達拉奉在臨床上存在的不良反應分為兩個方面,其一為嚴重不良反應,比如造成肝功能、腎功能的損傷,血小板減少,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其二為一般不良反應,比如皮膚潮紅,皮疹,皰疹,瘙癢等。
丁苯酞(Butyl phthalide)是我國自行開發的新藥,2004年在我國比準上市,丁苯酞注射液則是在2009年開始生產。丁苯酞具有溶解性高,容易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梗塞部位,療效快,效果明顯的特點。此外,它克服了急性缺血性中風(AIS)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局限性,降低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溶栓治療時會引起出血的危險。當前,丁苯酞已經成為了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首選藥物。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種具有多靶點保護腦功能的新藥,具有重組微循環、減少腦細胞死亡、增加缺血灌注、保護線粒體等多種功能。[4] 丁苯酞注射能修復AIS患者的神經損傷,改善神經功能缺陷,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顯著減少局部腦缺血的廣闊區域,保護線粒體,緩解腦水腫。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主要的不良反應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比如會引起患者的肝功能和腎功能異常,但是一般在停藥后,有的患者在使用后可能會出現肌酐升高或者是尿素氮升高,同樣在停藥后會逐漸恢復。總的來說,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不良反應一般是不嚴重的,安全性比較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2日這個時間段內,隨機選取100例急性腦梗死疾病患者,等分為A組和B組,使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的一組為A組,B組使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治療的患者。A組急性腦梗死患者50例,年齡區間在58~89歲,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5例,平均年齡72.96歲± 93歲;B組急性腦梗死患者50例,年齡區間在61~95歲,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5例,平均年齡73.06%± 97歲。A和B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信息上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
1.2方法
對選取的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入院與出院進行NHISS評分,通過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藥物的評價,從而對依達拉奉與丁苯酞進行臨床療效的比較。
1.3 評分標準
NHISS評分目前包括對意識、感覺、協調運動、肌張力等11個方面進行,評分區間從0分至42分不等,NHISS評分與急性腦梗死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運用SPSS Statistics 17.0軟件,對數據的分析,數據資料以(χ±s)表示,采取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以P值=0.05。
2 結果
根據調查的情況來看,A組與B組急性腦梗死患者入院時的NHISS評分情況相似;在治療后,通過比較NHISS評分變化情況可以看出,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更加優秀,見表1。(p>0.05)
A、B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平均用藥天數差異很小,而在用藥數量上,A組的用藥數量多于B組的用藥數量。無論是從治療效果還是藥品總價上看,B組均優于A組,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具有更高的性價比,見表2,表3。
3 討論
據統計,急性腦梗死已成為我國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同時也是致殘率最高的疾病,危險系數極高。存活的多數患者中一般有偏癱、失語、意識模糊等殘疾,嚴重影響患者的行動與生活。及時治療急性腦梗死非常重要,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很多醫院對卒中患者開通了綠色通道,抓緊時間進行搶救;若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痊愈的概率微乎其微。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藥物多種多樣,探討各種藥物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安全性和性價比是非常重要的。
丁苯酞注射液和依達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既具有可控的有害反應,又在臨床使用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5]依達拉奉注射對于腦部和腦神經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清除自由基的效果也很出色;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微循環的改善,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恢復腦組織的供血,對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具有強力的幫助。
綜上,經本次調查分析顯示,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較為出色。不僅如此,在價格方面也更加實惠,性價比高于依達拉奉注射液。
參考文獻:
[1]吳迪訓,王云飛.丁苯酞軟膠囊聯合依達拉奉對老年腦梗死患者oxLDL、TXB2 水平及R ankin評分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6):1324-1326.
[2]林椿人,顏循金,覃祖業.依達拉奉在急性期腦梗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分析 [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8,5(22):69.
[3]龐衛鋒.急性腦梗塞應用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0):142,144.
[4]羅仕俊,葉龍彪.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3):64-66.
[5]孔建龍.對比丁苯酞注射液和依達拉奉治療超溶栓時間窗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人人健康,2020,1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