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亞熱帶區域,不僅降水充沛、陽光充足,還有較為獨特的生態環境,是甘蔗的最佳種植區域。但是在甘蔗實際種植環節中,機械化程度還有待提升,因配套設施落后,進一步影響了甘蔗生產效率,最終制約甘蔗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甘蔗機械化是甘蔗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農戶增收的主要途徑,因此,相關人員應深度剖析甘蔗機械化發展現狀,因地制宜提出發展策略,這對實現甘蔗機械化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1.1自然條件限制
根據目前各地區甘蔗種植情況來看,受自然條件因素影響較大,一部分地區地形復雜,大部分甘蔗均分布在丘陵坡地中,加之種植設施落后,種植規模小而分散,部分種植戶存在分散經營情況,無法從根本上實現甘蔗產業的規模化生產[1]。面對此現象,就會使甘蔗機械化收獲等相關作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更會阻礙部分大型機械的應用,使甘蔗機械化生產面臨重重阻礙。
1.2種植工藝的適宜性不強
隨著甘蔗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日益推進,需結合各地區甘蔗種植工藝特點,因地制宜選擇機械化設備及生產模式。從目前甘蔗品種來看,部分甘蔗種植品種葉多且不易脫落,還有部分甘蔗種植品種極易發生倒伏現象,因此,影響了甘蔗全方面機械化作業的展開。加之部分種植人員采取粗放管理模式,最終影響甘蔗根系生長,致使甘蔗出現生長不良等情況。不僅如此,甘蔗種植行間距過小,無法從根本上滿足機械化作業的要求。
1.3收獲機械化水平低
根據目前甘蔗機械化生產現狀來看,收獲環節問題突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甘蔗機械化收獲水平。甘蔗收獲環節主要包括收割和運輸2個方面,有統計表明,一部分地區在收獲環節仍采用人工收割方式,這會在加大農民勞動強度的同時,增加甘蔗生產成本。要想從根本上實現甘蔗的規模化生產,僅僅依靠人力勞動不太現實,還需借助甘蔗機械化生產設備,降低甘蔗生產成本,提高甘蔗生產效率[2]。此外,還需加大甘蔗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力度,貫徹落實技術培訓,以此來提高甘蔗機械化生產效率。
1.4資金壓力大
甘蔗機械化生產技術在推廣環節需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目前資金投入力度較小,甘蔗機械化技術的推廣面臨挑戰。具體來講,政府部門雖已發布諸多惠農政策,為農戶購買農機提供資金支持,但未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水平低的問題,部分農民仍無法購置甘蔗機械。此外,一部分農業項目受到資金影響難以展開,無法積極引入并創新甘蔗機械化生產技術,加之技術推廣人員薪資福利待遇較差,更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甘蔗機械化技術的推廣。
2.1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目前,甘蔗機械化整體水平不高,與所提出的發展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需進一步強化甘蔗機械化推廣力度。在甘蔗機械化技術推廣環節,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各地區甘蔗實際種植情況,綜合考慮甘蔗種植面積及自然條件的差異性,選擇滿足當地甘蔗機械化生產需求的推廣方式[3]。丘陵種植區域地塊較為分散,可積極推廣小型組合式的機械化生產模式,此種方式具有靈活性等優勢,可在自主搭配的基礎上,滿足小戶經營及小規模種植需求。針對規模化種植區,則要推廣大中型聯合生產機械,充分發揮大型機械的高效生產優勢,更好地節約生產成本。而甘蔗機械化生產推廣人員要綜合調查分析各地區甘蔗種植情況,進一步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技術與推廣計劃,充分發揮自身價值與作用,技術推廣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采取面對面的方式入田培訓,使廣大農戶掌握設備操作要點,為廣大種植戶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
2.2優化甘蔗種植技術
甘蔗在整個機械化生產進程中,收獲環節的難度相對較大,追其根源,主要是甘蔗機械化作業難以匹配當地種植條件和農藝發展需求。面對此現象,就可在當地積極建設高糖高產基地,使甘蔗大小地塊相結合,進一步整治甘蔗種植基地,更好地適應機械化生產。一般來講,甘蔗人工種植密度多以0.8 m左右的小行距為主,此種行距無法滿足機械化收獲要求,因此,針對適宜大中型機械生產的種植地,其行距需拓寬至1.3 m左右[4]。若種植基地不適宜寬行距種植,則可按照1.1 m左右的行距進行栽培,進一步滿足小型農機的作業需求。
2.3加大補貼力度
要想從整體上提高甘蔗機械化生產水平,充分調動農戶及甘蔗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就需科學合理推廣及應用機械化技術。為此,相關部門要加大對甘蔗機械化作業的補貼力度,首先進行宜機化改造,可將小塊種植基地合并,對機耕道進行合理規劃建設,并按照當地甘蔗種植情況進行改造。其次,加大新機具技術推廣應用,對提升甘蔗機械化生產效益的新技術、新機具及新方法予以相應的補貼。最后,還要加大技術培訓、技術宣傳、創建高效機收基地的補貼力度,可采取先實施后補貼等方式進行直補。
2.4加強推廣隊伍的建設
甘蔗機械化生產是甘蔗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進一步提升機械化發展水平,強化推廣隊伍的建設力度很關鍵,分析甘蔗機械化技術,根據甘蔗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出優化策略。首先,要以提高甘蔗機械化推廣人員的福利待遇為主,進一步吸納諸多專業素質人才就業,確保甘蔗機械化培訓與推廣工作得以貫徹落實,為甘蔗機械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推力。其次,要強化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在甘蔗實際種植環節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利用機械化技術收獲甘蔗,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5]。最后,強化技術推廣管理力度,充分了解甘蔗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落實情況,采取動態化管理辦法,使管理工作更具全面性、合理性。
綜上所述,甘蔗機械化生產對提高甘蔗生產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甘蔗產業趨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重要路徑。本文結合甘蔗機械化生產現狀,提出甘蔗機械化技術推廣策略,通過優化甘蔗種植工藝、強化政策補貼力度,不斷提升甘蔗機械化生產水平,為廣大甘蔗種植戶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充分體現甘蔗機械化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黃金艷.甘蔗機械化生產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鄉村科技,2020,264(24):123-124.
[2]區穎剛.我國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裝備,2019,40(2):3-8,42.
[3]覃勇,李冰.甘蔗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優化對策[J].華東科技(綜合),2019(1):1.
[4]隆敏.推動武鳴區陸斡鎮甘蔗生產機械化發展的措施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0, 221(5):25-27.
[5]黃正茂.大力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J].新農民, 2019(3):9.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廖玉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