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中國的基礎產業,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各種現代科技不斷應用在農業生產中,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其中高標準農田水利項目是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農田水利項目直接影響農田產量及農業效率,有利于解放農民勞動力,提高農田產量,避免農田受到自然災害的不良影響。本文分析了高標準農田水利項目的意義及要點,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傳統的農田水利項目可以起到抗旱防澇的作用,能夠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時滋潤農田周邊的植物。高標準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對現代科學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可減輕農民生產負擔,有利于農田進行良好的水循環,避免水資源浪費,加強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2.1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
雖然各個地區都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但缺乏統一的檢驗指標和管理指標,會造成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后期大量返工的現象。在建設完成后,上級政府在驗收建設成果時無法確定是否為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導致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設計不合理和不規范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農田水利項目的建筑質量和建筑效率。
2.2工程設計比較落后
目前,高標準農田水利設計還比較落后。各個地區的農田情況存在差異,會受到環境、人文等因素的影響,在設計時不能千篇一律,要有針對性的提出設計方法,符合當地環境要求。另外,很多地區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來展開設計,從而導致重復建筑的問題,浪費人力和物力。
2.3后期保障工作缺乏
真正檢驗高標準農田水利項目效果是在后期運行過程中,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實施保障制度,無法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導致安全事故頻發。
3.1設立明確的統一建筑標準
中國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應當制定統一目標,達到“澇能排、旱能灌”的要求,以利于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筑質量和建筑效率,減少人力物力的無效消耗,打造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例如,對于農田儲水量和循環量都應設定統一標準,明確提出設計標準。在潮濕多雨的天氣中應利用溝渠、水庫等方式排水,防止形成澇災,降低農田產量。
3.2加強監督管理
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建筑過程中也要加強監督管理,達到高標準建設的目的,防止建筑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出現質量問題。
若要加強對整個農田水利過程的監督管理,首先要配置專業的農田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熟練掌握建設技術,及時解決建設問題。在招聘過程中嚴格把關,引進高素質的技術人才。
例如,對已經建設好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要做到定期檢修,每個月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修,避免后續安全事故的發生,堅持“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從根本上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還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質建立符合當地條件的保障機制。
(1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農業基本建設服務站劉成君,楊慧蘭;2云南省香格里拉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站周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