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蓮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青少年是國家的棟梁和建設者也是國家向前發展的希望。中學時代是青少年學習知識的時候,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每一個青少年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不但影響他們的成長和未來也影響國家未來的建設,所以培養中學生養成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的價值觀慢慢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青少年們不但缺乏社會的閱歷,而且還缺乏政治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一些青少年會顯得十分偏激、便是人們常說的“中二少年”。而另外一些青少年在面對人與人不同的處理方式、處事原則,會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甚至妄自菲薄。另外,很多青少年大多數為在校學生,他們長時間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時候會產生逆反心理而導致價值觀有著很大的波動和改變。
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培養,社會、學校,家庭都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良好的社會風氣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太重要了。我們國家是一個法治國家,不違法是底線,如果人人都能遵守法律,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那必定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從而為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創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家風,有這樣的一句熟語,什么樣的家教養育什么樣的孩子,可謂家教的重要性,好的家風,教育孩子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為社會服務,以及正確價值導向,是對青少年正確價值觀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不論是好的家風還是好的社會風氣對能讓青少年對今后的成長價值觀起到保護作用,過濾那些不良信息。青少年作為社會中有希望的群體,他們它代表的是國家的未來,將來要有擔當的社會力量,其價值觀變化最能反映社會變化,也能對社會價值觀今后發展的進程進行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掃除社會上的各種不良現象,讓青少年價值觀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長,這是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責任。
因中學生年輕、好勝,知識匱乏,對有些事物有些現象有些人還缺乏科學的鑒別能力,加之一些不良的國際國內思潮沖擊著中學生的思維,導致他們偏離方向,導致形成一些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表現如下:
一是態度不端正,表現為厭學,目的不明確,學習缺乏目的性和目標性,不思進取,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總給自己找理由不去學習。
二是價值觀念方向偏離,不愿受社會,集體,家長的教導,個人主義嚴重。
三是貪圖享樂,只愿索取不愿付出,金錢至上,拜金主義嚴重,花錢不加思考,不知道錢的來之不易。
四追求功名利祿,實用主義。這些都從反面說明了加強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針對上述情況,到底如何培養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里我談幾點個頭的看法:
1、老師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引導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寵你特嚴重,只要學習好,孩子什么條件都答應,他們缺乏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認為父母做什么都是應該的,不知道父母的辛勞,所以,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通過故事或事例來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重任,懂得一切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發奮讀書。
2、現在的中學生價值觀念不明確為了升學偏離了自己的學習方向,只注重學習書本知識,而忽略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了升學而學,使自己的潛能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來,這種只為了未來職業而學習的學生,不會有大發展的,學校的壓力,家長的壓力,填鴨式學習不能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形成正確價值觀。
3、老師要引導同學之間要相互交流和學習,促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
有時,家長和老師的話不聽,聽同學的話,可見,同學的相互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師要發揮學生的作用,課后多組織一些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一些多交流多互動的機會,使他們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
4、老師要和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家長,所以家長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要,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優良的文化傳統,如:拾金不昧,尊老愛幼,孝親敬長,這些優良傳統我們家長要向孩子們傳授,使他們從小就知道,尊重別人,善待他人,同時還要向他們傳授法律知識,認識到違法的危害,做一個善良,真成,勤奮的人,在生活中學會簡樸,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傳承中華美德,還應該教育孩子學會擔當,學會大度,學會自食其力,只有這樣,才有成功的可。
現在中學生叛逆的特別多,原因是應試教育,家長的注重方向有吳,加之獨生子女,思想偏激,導致學生叛逆越來越多。
老師平時要和家長勤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同時老師也要從家長那里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彼此達成共識,因此施教,共同努力去管理孩子,把孩子的缺點改掉,發揮他們的優勢,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愛好,發揮潛能,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點,自己是最棒的,對自己充滿信心,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認識到自己擔負的責任和使命,從而愿讀書,發奮讀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
孩子們都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和學校,對他們有好處,他們是知道的,所以我們要給他們提供物質和精神平臺,使他們的潛能都發揮出來,愿意接受我們的指引和教育,使他們健康的成長,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總之,學校和家庭和社會都要相互聯系在一起,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導向,一個都不能缺,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們打下良好的基礎,將來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高、精、尖的人才,實現中國夢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