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綺嫻
摘要:幼兒園種植活動的開展對于發展幼兒身心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觀察幼兒園中幼兒種植活動現狀并將現狀進行分析,探討該活動對于幼兒身心發展的意義,并且就幼兒園中幼兒種植活動現狀存在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字:教育 種植活動 幼兒行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幼兒園開展種植活動已作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大項目,通過幼兒的實際勞動,為幼兒了解植物生長過程提供依據,獲得植物自身知識以及懂得植物生長條件,觀察幼兒園中幼兒種植活動過程的幼兒行為,是發展有意義的科學教育活動和發展幼兒認知水平和人格的重要依據。
一、幼兒園開展幼兒種植活動的意義
1.1觀察幼兒種植行為,幫助幼兒形成合作意識
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合作是有利于社會活動的重要表現,是兒童親社會化的合作行動的關鍵方面,同時陳琴教授在200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闡述了超過半數的幼兒知道在活動中可以與同伴一起行動,這表明幼兒合作認識水平已到達一定的水平,這是陳琴教授通過研究4-6歲的兒童得到的結果[1]。通過觀察幼兒種植行為中是否有合作跡象,通過幼兒合作行為,引導其體驗集體活動包括師生間以及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幫助幼兒認識到自我和他人,培養幼兒與他人和社會的友好和合作態度,并開始學習與不同人交往技能,了解尊重他人不同思想,為社會化學習做準備。
1.2觀察幼兒種植過程,幫助提升幼兒自我探索能力
在觀察幼兒種植植物的過程中,若幼兒犯錯時,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且不應該在出現錯誤的開始就將一切正確的操作方式完全交給學生,而是創造合適的情景讓幼兒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并自己找出解決的辦法,比如當幼兒在種植豆芽過程中因為澆水過少使得豆芽較為瘦弱,教師應在組織幼兒階段性觀察豆芽發芽情況時提醒幼兒觀察豆芽大小,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并提示其觀察同伴豆芽澆水情況,讓其自己改進澆水量。這就想教育學家波利亞說的學習任何知識的最好方法是自己發現知識,因為對于自己發現的知識,理解是最深刻的,也更容易掌握知識的那在規律[2]。此外,在幼兒參與種植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為兒童提供大量自由的時間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通過自我判斷和同齡人共同合作學習等方法將自主積極學習,從而提高自我探索的積極性,并且在幼兒參與種植活動中感受自我探索的過程,體驗自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興趣。
1.3觀察幼兒種植結果,啟發幼兒形成生態保護觀念
從幼兒種植活動了解植物種植的過程、結果以及有什么因素會造成植物種植失敗的原因,引導幼兒認識到植物的脆弱,可以通過一年四季植物的觀察春天開花,秋天落葉再到春天開花這一良性循環的自然現象進而深入的講解植物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為此引導幼兒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和破壞環境的危害,從小讓幼兒認識到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并開主題班會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保護環境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愛護植物,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比如:不踩踏草坪,不隨意采摘花朵等等,培養初步環保意識和行為。
二、幼兒園開展幼兒種植活動現狀和改進措施
2.1幼兒園開展幼兒種植活動現狀
首先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下,大多數幼兒園都有設置種植園地,但是許多植物種植區因為園區規劃和安排問題,僅僅有種植園區的存在,但沒有將其實際的利用起來,還有許多幼兒園的種植區因為要配合整個幼兒園美觀等原由,在種植區全都選擇種植觀賞性較強的植物,而這些植物對于幼兒種植難度大,使得幼兒參與度低,抑制了幼兒自我探索,自我學習能力的機會;其次因為種植工具為鏟子或鋤具等,對于幼兒園的幼兒來說這些工具都較為危險,幼兒園教師需要考慮到幼兒在園安全問題,所以對于幼兒種植這些課程的開展僅在理論中進行,或者是采用微實驗的方法,例如種植豆芽等簡單,不需要大面積土地以及生長周期短的植物,幼兒不能直接參與到翻土、播種等實際勞動中,也不能時時進行階段性觀察,更不能觀察到整個植物生長過程,了解生態規律,從中獲取成就感、責任感等情感體驗;最后因為幼兒園開展幼兒種植活動開展時間較短,經驗不足,使得教師在開展此課程時教訓目標不規范,教學過程不嚴謹,缺乏系統和階段性教學,起不到準確的教育意義。
2.2建議幼兒園開展幼兒種植活動改進措施
根據上述幼兒園開展幼兒種植活動出現的問題,給出一些解決措施,首先因為幼兒種植活動開展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問題來說,每次開展活動都是幼兒園教師積累經驗,豐富自己內涵的時候,在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應該主動總結本次活動的內容,并且發現這次活動的優點和不足,優點繼續堅持,遇到不足及時改進,在設計植物種植活動時,教師應具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即鼓勵幼兒不斷嘗試,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能力,通過實際經驗多方面的對某一事物進行自主探索,幫助幼兒初步養成保護環境的想法等等;其次幼兒園在園區規劃和設置課程的時候,應該重視環境規律,創造該項活動進行的環境,真正將幼兒園的種植園區利用起來。
三、總結
發展幼兒園種植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方式并發展幼兒的各項情感水平的重要科學教育活動。教師應該從幼兒認知發展階段出發,幫助幼兒提高合作意識,自我探索、自我學習能力,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等等,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同時了解大自然規律,使得幼兒種植這些科學活動更能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琴.4~6歲兒童合作行為認知發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16-20.
[2] 童澤香;.在剪窗花活動中培養中班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觀察,20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