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華
摘要: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處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老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方法運用至關重要,以游戲輔助心智尚未成熟的孩童學習語言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游戲運用的過程中,老師們需把握好游戲的種類、運用的方式及孩子的接受程度等,在運用過程中予以適當調整完善。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游戲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3-6歲的幼兒園大班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有較高的要求,游戲引入教學的方式能夠開啟孩子好奇與好動的天性,對語言的學習投入更大的興趣,也能更快地掌握語言的運用技巧,增強幼兒之間及幼兒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
一、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游戲運用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創新,游戲種類同質化
在各個幼兒園大班的班級中,老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均會運用到游戲環節,但引入的游戲種類過于老套、模式化,未能因地制宜,也未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缺乏創新思考,從而導致幼兒們對于游戲過于熟知而缺乏興趣,投入語言學習不積極,未能自主激發學習積極性,老師的上課效率大為下降。
(二)存在隱患,安全意識尚不足
幼兒園大班的幼兒處在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容易為外界環境誤傷到身體,心智尚未成熟,對于安全意識認知不完全,從而在游戲過程中不僅容易被教學設施、道具等誤傷,幼兒間也易引發各類矛盾,產生分歧。一個班級的老師數量有限,在管理活力無限的班級同學時難免力不從心,這就導致游戲過程中容易產生幼兒的安全問題。
(三)欠缺組織,未納入系統教學
老師將游戲引入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已是常態化,但仍然缺乏精細、分眾化的研究,不同的教學課程所引入的游戲種類缺乏針對性、系統性的管理。教學過程中也尚未明確游戲環節的必要性與方法的科學性。老師尚未將游戲環節作為正式的課堂教學部分,缺乏對游戲運用的重視度,從而導致不同幼兒園與老師間對于語言教學中游戲運用的程度、方法與心得大不相同。
二、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游戲運用的解決對策
(一)更新教學設備,創新游戲種類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已成為當下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獲取的娛樂工具,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更是出生就伴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與興起,老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應適當調整傳統的游戲方式,更新游戲環節的設施設備,并引入孩子所熟知的近期動畫片段或人物,引起他們的興趣,從而更為主動地投入到游戲環節中。同時游戲的種類也需要老師根據班級孩子的特點,例如分為男孩與女孩各自喜歡的以及大家都喜歡的游戲種類,例如可引入3-6歲女生同學喜歡的芭比娃娃以及動畫人物玩偶,引入男同學較為喜歡的玩具車、機器人等,引入大家均為喜歡的小動物 、卡通人物等,分成不同種類在不同語言教學階段加以運用,以便吸引每一位同學的注意,極大地提高每位同學的學習自主性。
(二)提高警惕意識,學習安全知識
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環節,課堂上的具體運用中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安全保護設施的建設,例如增設游戲教室,增購泡沫墻以及頭盔護膝等具體保護設備,保障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基本安全;另一方面老師在將游戲運用到語言課程前應開設安全小課堂,告知幼兒們在游戲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確保每位同學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識,在游戲過程中也需適當增加看護老師的數量,提高幼兒可能發生的危險事故預防措施設置力度,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各位家長注重培養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識,為幼兒學習語言與游戲營造一個有保障、敢于嘗試的安全環境。
(三)增強組織能力,納入系統教學
幼兒園大班的語言學習已達到幼兒語言學習的中級階段,幼兒已掌握一定的語言功底與日常溝通能力,在此階段的教學更注重系統性、標準化,因此老師將游戲作為一種方式引入到教學環節中時因系統納入備課方法,并在備課之前對游戲有所科學認知,系統掌握,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加以適當調整,制作成精細化、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再予以實施,實施過程中注重幼兒的體驗感受,課后總結反饋,予以教學方案具體調整,如此一套流程下來的游戲方案與班級幼兒的貼合度高,老師之間可相互借鑒學習各自實施過的優秀方案,在互相學習過程中增強對游戲的理解程度與實施過程中對幼兒的引導方法,方能更加完善自己的下次教學環節,給幼兒帶來更高質量的語言學習課堂。
結束語:在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環節已成為常態,能夠較高啟發幼兒的學習本能,提高幼兒自主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強師生與幼兒之間互動的同時也促進了語言知識的學習。但在游戲具體運用過程中尚存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需要老師根據班級情況,根據每位同學的個人特點,創新游戲種類,完善游戲運用方法,增強游戲過程的安全保障意識,在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過程中游戲的運用尚在路上,需不停探索。
參考文獻
[1]劉青.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與對策[J].學周刊,2019(34):167.
[2]于春雷.新視野下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探究[C].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時代教育學術成果匯編.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