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姝 李惠蕎 滕晨瑞


摘要:中國經濟正處于平穩發展時期,GDP不斷增長。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收入也在增長,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中國儲蓄率引起了許多經濟學家的關注討論。居民儲蓄,是指個人將屬于其部分收入存入儲蓄機構,是推遲當前消費的結果。居民儲蓄的多少對一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本文利用我國2000年以來的統計數字建立了可以通過各種檢驗的居民儲蓄率的模型來檢測影響居民儲蓄的因素。
關鍵詞:居民儲蓄;計量經濟方法;多重共線性檢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高儲蓄率一向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為了保持經濟的快速穩定健康發展,重要的一步就是控制居民儲蓄。一切的發展都有兩面性,儲蓄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若儲蓄率一直增長卻不轉化為投資,就會抑制消費影響經濟發展,必然存在一個最優儲蓄率。本文將以數據分析決定居民儲蓄的因素。
二、我國居民儲蓄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每一年都在以較大的比率增加,顯現兩個特點:居民儲蓄的主觀意愿不斷提升,而儲蓄動機隨著時間在相對變化;居民儲蓄存款增長率開始下降,出現回落。
存款儲蓄高、總額大是目前我國居民儲蓄的基本特征。
居民收入中沒有被消費的部分即為儲蓄,它受居民收入和社會消費水平的直接影響。我國居民儲蓄存款高有三點原因: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增長;物價持續上漲,居民消費支出增長比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長比;利率的影響。
三、計量經濟學的檢驗
(一)變量選取搜集數據
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1、收入水平(X1)
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作為研究解釋變量。
2、利率(X2)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為研究解釋變量。
3、居民消費物價水平(X3)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作為解釋變量。
4、股票市值(X4)
股票市值作為解釋變量。
居民儲蓄Y及其影響因素數據統計(表1)
(二)多元回歸模型及回歸結果
初步建立線性回歸模型:
Y=C+β1X1+β2X2+β3X3+β4X4+μ
其中C表示截距項,表示沒有收入與其他因素影響時人們也要消費。
利用Eviews軟件,OLS估計結果:
=0.998657 ? F=2602.227 ? n=20 ? D.W.=1.779472
回歸方程中各解釋變量系數符合經濟理論效果,通過檢驗。
(三)統計檢驗
1)擬合優度:由可決系數=0.998657, =0.998273可知該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較高,通過檢驗。
2)F檢驗:設顯著性水平為0.05,查表得臨界值為3.18,F檢驗值大于臨界值,通過F檢驗,即解釋變量對其有顯著影響。
3)t檢驗:統計量t的臨界值為2.145,X1、X2、X3、X4對回歸的影響顯著。
綜上,懷疑此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應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
(四)多重共線性檢驗及修正
通過Eviews軟件操作可得各解釋變量相互之間的相關系數較高,證明確實存在多重共線性。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檢驗和解決多重共線性問題。
居民儲蓄函數應與Y=f(X1,X3,X4)最優,排除X2。
剔除X2后,Y對X1和X3、X4的模型為最佳模型。
(五)修正后統計意義檢驗
1)擬合優度:由可決系數=0.998709, =0.998467知模型整體對樣本擬合較好。
2)檢驗:設顯著性水平為0.05,查表得臨界值為3.18,F檢驗值大于臨界值,解釋變量對其有顯著影響。
3)t檢驗:統計量t的臨界值為2.145,X1、X2、X3、X4對回歸的影響顯著。
四、結論及建議
無論階段長或短,對儲蓄增加額影響最大的總是居民可支配總收入,驗證了本文的分析:決定居民儲蓄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利率和通貨膨脹率對居民儲蓄增加額長期影響顯著,但影響程度較小,短期影響不顯著。預防性動的影響最不顯著。t檢驗的結果表明預防性動機與居民儲蓄增加額無明顯解釋關系。
為有效引導居民儲蓄行為成了重要任務,基于檢驗結果提出一些建議:
1.保持經濟持續均衡發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2.調整存款利率。
3.保障分配的公平性,加大對低收入者的轉移支付,進一步改革稅制領域,縮小貧富差距。
4.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五、參考文獻
[1]劉藝婷.我國商品住房價格的計量經濟模型預測研究[J].企業導報,2009(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