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
摘要:物理觀念的建構更加關注知識本身的邏輯和知識形成過程,要求學生應用相關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將問題置于真實的情境中,在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上,需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著手改革,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之實現良好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探索;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1高中物理觀念的概念
物理觀念是對基本概念、規律進行抽象思維的結果,通過關注知識本身的內在邏輯,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運用相關的物理知識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建構學生系統完善的物理觀念?;谝陨蠈ξ锢碛^念的研究現狀以及教學現狀分析,明確建立具體可操作的建構物理觀念的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生活情境問題,應用所學物理知識和現象對問題進行分析,靈活應用物理規律來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只是簡單的記住了概念、公式和原理,會解答題目,但是很難解決實際中的具體問題,此時的物理學習就是不成功的。物理觀念是抽象概括水平較高的一種概念內容,其形成經歷了概念的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的形成以及物理觀念的建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物理觀念的建構特點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構架橋梁,讓學生可以通過相關內容的學習來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
2 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的探索
2.1 分析教材和學情
在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的探索中,對教材的分析是教學首要環節,對于教材的分析,需要遵循整體部分相統一的原則,圍繞教材內部的邏輯體系,從物理規律背景、物理規律研究主題、物理規律情景等各個方面來著手,探討各部分教學內容的編寫目的,挖掘教材的隱藏內容,探討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價值。在物理規律背景的分析上,需要探討高中物理的地位與作用,分析物理概念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讓學生知曉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能夠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對于物理規律情境的分析,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物理規律情境,為學生提供感性、豐富的認知材料,同時,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規律,使之經歷規律探究過程,明確物理規律的事實依據,分析、理解規律的內涵、外延和其發展過程,讓學生知道物理規律的內涵與聯系。
在學情的分析上,這是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基礎,學情分析需要將理論、實踐內容深度結合起來,圍繞核心素養的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幾個方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將物理學習規律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并把握學生已有認知基礎,看學生通過前期的知識儲備能否支持后續學習,探討學生的認知能力。物理規律是觀察、實驗、思維、想象之間的結合產物,對于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抽象能力都有著嚴格要求,在物理規律教學時,要關注學生已有認知發展水平,對學生的邏輯推理、科學思維、抽象思維等能力進行分析,明確學生在當前認知上存在哪些困難和障礙,需要在教學環節設置什么樣的感性認識材料來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另外,還要對新課標內容進行分析,遵循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原則,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來開展。
2.2 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在分析了教材、學情和新課標的基礎上,即可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目標的制定需要考慮到多個內容,要倡導新課標基本理念,全面考慮學生所學知識的規律,以及現有內容對其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探究幾個方面產生影響,充分反映出物理規律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置教學目標,確保目標是明確、具體、有利于操作和實施的,還要根據目標明確物理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確定物理規律的重要性和具體教學要求。
2.3 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而選擇的一種工作方式,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的教學方法類型多種多樣,有討論法、講授法、實驗法等等,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上,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認知能力以及學習物理過程中產生的困難原因,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需要遵循幾個原則:
首先,兼顧形象與抽象思維
人的思維發展具有階段性,在不同階段的出現具有一定的順序,高中生的思維處在形式運算階段,這一時期,他們的思維是以命題為主,可以發現命題的聯系,能夠根據歸納、演繹、邏輯推理來解決問題。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學生思維發展會出現差異,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實際水平,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
其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物理是基于實驗基礎上誕生的學科,高中階段,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增強,在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上,要做到理論、實踐的深度結合,發揮出理論的引領作用,給出明確的教學設計流程。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上,不能單一基于感性經驗作為基礎,而是要以最新的教育理論、教育思想為指導,減少實踐中存在的盲目性,明確教學流程,用科學的操作方法來為教學過程提供引導。同時,創設真實情境,帶領學生有意識、有目的的參與各類物理活動,創設有助于合作學習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可以親歷知識的探究,鼓勵其主動交流、表達,促進概念與規律的內化。
最后,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脫離了部分來分析整體無法為學生揭露物理知識的本質,而只關注部分忽視整體,就會出現孤立問題。因此,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既要關注整體,也要重視部分的分析,以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在制定目標時,物理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科學態度與責任,相互之間是一個整體,但是在某個環節的設置上,可能側重點具有差異,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兼顧到核心素養的幾個內容,并側重于某一個重點。
3 結語
物理觀念不僅是實踐發展的產物,更是抽象思維的結果。在物理教學中,以物理知識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高水平的思維活動形成物理觀念。在高中物理觀念建構教學活動中,要遵循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原則,激發出學生的探究積極性,為他們創設物理學習情境,關注觀察、探究、實驗等各個環節,結合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物理情境以及所授的物理知識來找到最近發展區,創新教學方法,以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景林.高中物理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踐研究[J].高中數理化,2016,(6):40-40.
[2]李光宇.初中物理核心概念的學習進階實例研究——以"光的直線傳播"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47(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