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麗
(江蘇省南京市夫子廟小學,江蘇南京 210000)
項目化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又稱“基于項目的學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PBL。項目化學習基于真實情境,注重問題化驅動,追求的不是以唯一答案為目的的學習,而是讓學生在驅動性問題的引導下,將知識運用于新情境中,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1]。在項目化學習中如何設置問題,如何促使學生多角度思考、綜合考量或逆向思考問題,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學校六年級的學生每兩周會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里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博物館館長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希望學生能夠當博物館的小主人,為博物館的發展出謀劃策,讓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成為學生喜歡的博物館。基于這個背景,一個以“完善科博微行動”為主題的項目便誕生了。筆者和學生在參觀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基礎上,圍繞“如何當好博物館小主人,完善科博建設”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并帶著這個任務再次走進博物館。筆者嘗試采用兩種方法開展問題發現的教學活動。
首先,觀看館長講話的視頻。視頻中,館長說道:“同學們,歡迎你們在博物館里開展學習活動,開館至今的四年里,我們接待了眾多的參觀者,學生是其中的一類群體。我們希望你們以小主人的身份為博物館建言獻策,讓博物館成為你們喜愛的活動場所。”由此,學生明確了大的方向。
其次,分組活動。在組長帶領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慧眼行動”,發現博物館里有待完善的方面。
這是讓學生以全開放的方式去發現問題。這種方式似乎最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是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在無方向引導下查找問題的活動中,學生比較松散,行動不著邊際,各小組發現的問題比較雷同。
第一步,觀看館長講話的視頻。
第二步,領取任務。在開展“慧眼行動”前,筆者讓學生從六張任務單(場館設施設備、文創商品銷售、科舉名人故事、公益服務現狀、傳統活動項目、特色內容展覽)中抽取任務單,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
這是在教師引導下,圍繞主題,分類分組半開放式去發現問題。經過觀察,筆者發現,分類引導后,學生發現問題的活動不再漫無目的,他們變得有針對性且目標明確,有的拍照,有的詢問,有的記錄,從共性項目到個性問題的產生,圍繞一個主要話題,各自發現問題。雖然學生的自主看似是相對的,但是對后期的活動而言,它有利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把握解決方案。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經歷一個過程,項目化學習中,學生會用已有的知識解釋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引導學生嘗試通過實地觀察硬件、移情感受過程與工作人員交談等方式了解現狀、發現問題,從而找出博物館目前存在的有待解決的問題。
問題是項目化學習的開始。讓學生通過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篩選,確定小組完善博物館的行動任務,是一個個性化思考到群體認同的過程[2]。在前期,他們會發現許多問題,那么這么多問題,該如何選出一個團隊共同認可、大家能夠合作解決的問題呢?基于這個問題,筆者開展了問題確立的教學活動。
(1)在學生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其利用問題權衡篩選表篩選出團隊共同認可的問題;(2)通過團隊間相互評價,反思問題確立過程,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3)在團隊討論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1.回顧前期活動
筆者讓學生說一說為了完善科博建設都做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這時,學生會回顧前期活動:上周,我們在博物館通過觀察及詢問的方式了解現狀,發現問題,又通過移情的方式,推理聯想要解決的問題。
2.展開討論,確立問題
(1)運用問題權衡篩選表。學生需應用表格工具,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權衡比較。表格中設定的各指標權重相同,學生應依據個人現有經驗判斷打分,滿分為5分,最后合計分數,選出相對合適的問題(見表1)。

表1 問題權衡篩選表
(2)問題確立討論。各小組開展討論,填寫問題權衡篩選表。
(3)小組間匯報分享、評價。
本次活動中,筆者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利用問題權衡篩選表篩選出小組最終研究的問題,也就是各小組的研究項目。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有思考、有統籌、有合作。在活動的最后,筆者讓學生反思了團隊或個人在活動中的感受,優勢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還不太明白的地方有哪些,有什么疑惑,并讓學生填寫反思表,在下節課分享。
項目化學習中問題確立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需要教師在反思總結中不斷完善,為日后的問題確立教學提供經驗。
第一,主題活動確立緣由。為什么開展“完善科博微行動”這個主題活動?一是基于博物館館長給予的期望,希望博物館在學生的關注、完善下成為他們喜歡的博物館;二是希望學生在此項目過程中能從博物館小主人的角度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不同需求的人。對整個問題有一種大局觀,也是今天我們身處的社會對我們每個人提出的要求。
第二,問題確立活動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在問題發現階段,學生通過不同的視角發現、生成了個體個性化的問題,但是在后續項目化學習解決問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需要得到小組團隊的認同。從個體化走向群體認同,學生需要與組員進行有效溝通、合理分工,以實現個人觀點的表達和最終問題的確定。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小組組長領導力強,分工合理,指揮有力,小組問題的最終確定沒有爭議,在后續制訂方案的過程中,行動目標也十分明確;而有的小組組員各持己見,對問題審定比較松散,沒能確定最后的問題,對后續解決方案的預設沒有延展思考,影響了下一階段活動的開展。所以,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領導力、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問題確立過程中的顯現。
項目化學習在小學綜合實踐博物館學習活動中的應用研究讓學生的學習研究有真實情境和真實需求。學生在主動合作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讓學習變得充滿樂趣和活力,讓博物館里的學習活動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