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燕,趙 巧,秦志明
奧運會前的重點對手分析,是我國備戰奧運會的重要工作之一,因2020年疫情原因,奧運會延期舉辦,該年度其他國際賽事也隨之推后。Nafia KUS,我國重點級別女子+67kg級選手鄭姝音的主要對手之一,25歲,身高185cm,東京奧運前積分排名第四,2019年參加莫斯科世界跆拳道大獎賽2場,無錫世界跆拳道大滿貫冠軍系列賽1場,共3場比賽.本文從得分、失分、犯規特征方面剖析Nafia KUS參加這兩次比賽的技戰術應用情況,旨在為我國備戰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訓練提供理論建議。
本文以鄭姝音主要對手土耳其選手Nafia KUS在2019年參加的莫斯科世界跆拳道大獎賽2場比賽和無錫世界跆拳道大滿貫冠軍系列賽1場,共3場比賽中的技戰術應用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和中跆協、世跆聯等跆拳道官方網站查閱收集含“奧運會”“跆拳道”“技戰術”等關鍵詞的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歸類總結。
1.2.2 視頻觀察法
對Nafia KUS在2019年莫斯科舉辦的世界跆拳道大獎賽的2場比賽和中國無錫舉辦的2019世界跆拳道大滿貫冠軍系列賽暨2020年奧運會資格賽1場比賽,共3場比賽的技術得分、失分、犯規及技戰術應用,進行觀察統計和數據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將Nafia KUS共3場比賽的技戰術應用情況進行分類、錄入、匯總,并將統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莫斯科大獎賽采用3局累計積分賽制,大滿貫則采用3局2勝制賽制,土耳其選手Nafia KUS 24歲,身高185cm,奧運前積分排名第四,2019年3場比賽中,1勝2負,技術得分10分,犯規得分2分,技術失分9分,犯規失分4分,其中莫斯科大獎賽2場,第一場5:8戰勝美國選手GALLOWAY Jackie,第二場4:3負于塞爾維亞選手MANDICMilica;大滿貫1場,三局分別以0:0、3:0和1:1負于我國選手石娟。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莫斯科大獎賽、大滿貫土耳其選手Nafia KUS比賽基本情況
土耳其選手Nafia KUS身高185cm,在該級別中身高屬中上,腳下步法不靈活,站的比較死,步法移動較少,大部分移動均是兩腳踏步交替移動,單擊較多,少有連續進攻,沒有攻反及反攻的轉換。站架上只站左式,無論對手是否換開式還是閉式,她都只站左式,且在左式戰架下極少有左右連續技術,使用最多的技術,就是左前側踢進攻,技術直接、單一,進攻時,重心靠后,打完第一腿后,后撤很快,但重心靠后的弊端就是向前連續的速度會慢,且后撤快,易出界,比賽中多次面對對手的連續快速進攻,后撤空間感不強,連續后撤出界被判罰。技術使用有拳腿結合、有頭腹變化、無轉身技術,拳腿技術和頭腹技術均有得分。該選手進攻占整體戰術應用的51.5%,迎擊占45.4%,反擊占3.1%,進攻成功率也是最高6%,迎擊成功率4.5%,反擊應用極少,且無得分。戰術應用情況見圖1。

圖1 戰術應用情況
由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土耳其選手Nafia KUS的3場比賽中,技術使用及得分的站架較為突出,全部為左式,也略顯單一,右式戰架下沒有技術使用,亦無得分。在左式站架中,左開式的使用次數占70.2%,左閉式占29.8%,但左閉式的技術應用成功率高于左開式,左閉式為3.6%,左開式為2.3%。

表2 站架應用及得分情況
由圖2可以看出,土耳其選手Nafia KUS在三局的技術及犯規得失分中,技術得分占40%,技術失分占36%,差異性并不明顯,犯規得分占8%,犯規失分占16%,犯規的失分是犯規得分的兩倍。開局前兩局不得分和僅得2分時打的較謹慎,大部分都在使用左前側踢進攻,輸分后,進攻較主動,但都是直接進攻,沒有假動作,也沒有攻反、反攻的轉換。此外,土耳其選手在第一局中,除了有2分技術失分外,無其他得失分;第三局的技術及犯規得失分較前兩局明顯增多,可見,該選手在第一局中技戰術應用相對較為保守,第三局中比較激烈,尤其在比分落后情況下,進攻次數明顯增多。

圖2 技術及犯規得失分情況
2.4.1 第一局得失分情況
該選手第一局沒有技術得分,也沒有犯規得、失分,僅有一次技術失分,在她使用左前側踢進攻時,對手左前橫踢破壞后,緊接著左前橫踢反攻得2分,她雖然同時變化左前橫踢破壞對手的反攻,但無效果,仍被對手得分。
2.4.2 第二局得失分情況
Nafia KUS第二局中有兩次軀干得分,一次為連續兩次左前橫踢進攻,第二腿左前橫踢擊中對手軀干得2分,兩次左前橫踢髖關節放的很展,擊打距離很長。第二次為左開式站架下的左前側踢進攻,擊中對手軀干得2分,雖然對手右前提膝破壞她的左前側踢,但其左前側踢的應用距離及準確性都達到了得分標準。
第二局中有一次頭部失分,在左開式狀態下,對手右前下劈進攻擊中頭部得3分,他雖然使用左前橫踢迎擊,但沒有達到迎擊效果,接著連續兩個右后橫踢反攻,仍未追回比分,該選手在比分平局時,進攻較謹慎,比分領先時,較為被動,比分落后時,進攻欲望強,但直來直去較多,有目的的連續和誘攻較少。
2.4.3 第三局得失分情況
Nafia KUS在第三局中的得失分均高于前兩局,其得分技術主要還是集中在左閉式的左前橫踢和左開式的左前側踢上,高分技術的得分為左閉式,對手連續兩次左前橫踢進攻,他后撤防守接左前提膝破壞,雙方近距離貼靠后,對手推+左后橫踢進攻,她后撤出左前橫踢迎擊頭部得3分;左前側踢得分為左開式,對手右前橫踢進攻,他左前側踢迎擊軀干得2分;除此之外,庫絲在第三局中出現了拳的得分,而不同于其他人常用的迎擊拳,她的拳是抓對手,前腿落地的時機,反攻得分。
第三局的失分中,站架全部為左開式,其中兩次為對手右前腿+左后拳連續進攻中,左后拳得分,可見庫絲對拳的防守意識較差,一次失分為對手右前橫踢二次發力進攻接左后橫踢進攻擊中她的腹部得2分。通過視頻觀察發現,庫絲在比賽中腳下站的比較死,步法移動較少,也不夠靈活,大部分移動均是兩腳踏步交替移動,對于對手的連續快速進攻,應對較差,后撤空間感不強,兩次撤出界。
2.5.1 技術應用得分
圖4顯示,該選手的技術使用有前側踢、前橫踢、后橫踢、拳、勾踢、下劈,而得分技術較為單一,僅有前側踢、前橫踢、拳得分,其中技術應用成功率最高的為拳技術,達到了20%,其次為前側踢,2.7%,最后為前橫踢,為1.9%。后橫踢雖然使用較少,也未得分,但在其應用左前腿技術接右后橫踢連擊時,多次擊中對手,有力度值顯示,雖未得分,但在交手時,應注意其右后橫踢技術的應用。其右后拳是成功率最高的技術,其拳還是具備了一定的得分優勢。
2.5.2 技術應用失分
該選手技術共失9分,主要集中在對手使用左前橫踢、左后拳、左后橫踢和右前下劈四個技術應用時失分,其中左前橫踢、左后橫踢、右前下劈三個腿法技術各失分一次,左后拳的拳法技術失分兩次。她在對手使用左前橫踢失分的原因為她在使用左前側踢進攻時,對手先使用左前橫踢破壞,緊接著又使用左前橫踢反攻,擊中其軀干得分;對手的左后橫踢得分,為對手右前橫踢二次發力進攻接左后橫踢的連續進攻中,擊中其軀干得分;右前下劈失分為對手右前下劈直接進攻得分。兩次左后拳得分,一次為對手右前腿提膝接左后拳進攻得分,另一次為對手右前側踢進攻,他左前橫踢破壞后前貼防守,最后2秒,略顯被動,對手接左后拳進攻得1分,她使用右后橫踢反擊未得分。技術應用失分見圖4。

圖4 失分示意圖
在犯規得分中,共兩次得分,均為對手消極。一次為雙方消極,主裁判罰了對手,并未判她,另一次是比賽快結束時,比分落后,追分時,主裁判罰了對手消極。在比賽過程中,該選手在平局和領先狀態下與對手對陣時,比較消極。犯規失分中,共四次扣分,其中三次為出界,三次出界中,兩次為在應對對手連續進攻時出界,一次為比賽時間快結束,比分領先狀態下的主動出界。倒地為雙方同時起腿,失重被對手踢倒地。
3.1.1 該選手腳下步法移動較少,站的比較死,單擊較多,連擊較少,無攻反及反攻的轉換。站架上只站左式,且在左式戰架下極少有左右連續技術,使用最多的技術,就是左前側踢進攻,技術直接、單一,進攻重心靠后,使用技術后后撤快,但易出界。
3.1.2 空間感不強,在面對對手的連續快速進攻時,連續后撤較多,常因出界被判罰。技術使用有拳腿結合、有頭腹變化、無轉身技術,拳腿技術和頭腹技術均有得分。進攻成功率最高,其次為迎擊,反擊應用極少,且無得分。
3.1.3 該選手在前兩局比賽中較謹慎,大部分都在使用左前側踢進攻,比分落后時,進攻較主動,但都是直接進攻,沒有假動作,也沒有攻反、反攻的轉換。第三局的技術及犯規得失分較前兩局明顯增多。
3.1.4 該選手在平局和領先狀態下與對手對陣時,比較消極,多次主裁給予“fight”手勢提示。犯規失分中,共四次扣分,其中三次為出界,三次出界中,兩次為在應對對手連續進攻時出界,一次為比賽時間快結束,比分領先狀態下的主動出界。
3.2.1 針對進攻過程中,對手的反攻,防守及應變能力較差的弊端,多使用攻反、反攻轉換的技術。
3.2.2 該選手技術打法單一且直接,多應用頭腹變化的迎擊。
3.2.3 針對該選手重心靠后,多使用連擊技術,利用空間優勢,將其打出界得分。
3.2.4 多使用假動作接真動作的誘攻技術進攻,例如腿接拳的技術。
3.2.5 加強比分領先狀態下的阻擊技術能力練習,應對對手比分落后時亂打進攻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