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陽
國家田徑競技實力的強弱反映著一個國家整體體育競技水平的高低,投擲項目作為兼具技術和爆發力的快速力量型項目,對運動員身體素質和動作技術都有著很高的要求。當今投擲項目的比賽,隨著年輕運動員的成長和大齡運動員的堅持,正變得更加激烈,優秀運動員的年齡特征也隨之發生變化。優秀運動員的成長過程又是一個連續而完整的時間過程,年齡特征始終貫穿這個全過程[1]。
我國投擲運動員在第32屆東京奧運會投擲項目上取得了優異成績,收獲了兩枚金牌和一枚銀牌。我國投擲項目作為我國田徑的優勢項目,有必要對奧運會投擲項目的比賽結果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把握世界投擲項目的發展趨勢,因此,本文結合第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運動員的數據為研究基礎對投擲運動員的年齡結構特征及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對投擲項目運動員的訓練提供相關理論依據,為我國奧運健兒在巴黎奧運會創造佳績提供相關研究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第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運動員年齡特征發展趨勢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從奧運會官方網站(https://olympics.com/en/)獲得第28-32屆奧運會各投擲項目前12名運動員參賽年齡、國家以及運動成績等資料,共480份運動員數據,其中男、女運動員各240份數據。
1.2.2 數理統計法
將第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的相關數據錄入EXCEL(2016版),按照性別、項目等進行分類統計,并運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2.3 對比分析法
對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各年齡段投擲運動員的成績,總結各年齡段運動員的年齡特征與運動成績的關系;通過對比男子運動員和女子運動員年齡結構,分析在投擲項目中男子運動員的女子運動員的年齡特征;通過對比各屆奧運會投擲運動員的運動成績,探究新時代投擲項目運動員年齡特征的發展趨勢;通過對比國內外高水平投擲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及年齡,分析國內外投擲項目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異同點。
1.2.4 個案分析法
對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的高水平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進行分析,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運動員,以個例分析的形式進行分析對比國內外高水平投擲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異同點。
2.1 各年齡階段運動員年齡特征分析
根據運動員各年齡段特點,主要分為19歲以下、20-24歲、25-30歲以及30歲以上共4個年齡段,分別對應不同階段的競技能力發展特點,19歲以下為競技能力的形成階段,鞏固階段為20-24歲,25-30歲是競技能力達到最佳并保持的年齡段,競技能力消退階段為31歲以上[2]。
2.1.1 19歲以下年齡階段運動員年齡特征發展趨勢
投擲項目屬于快速力量型項目,對運動員身體素質和動作技術都有著極高的要求。進入奧運會投擲項目的前12名對于運動員的力量、經驗、心理等素質都是巨大的考驗,因此,在高水平的投擲比賽中,19歲以下年齡段的運動員數量較少,并且這一現象隨著投擲運動的發展越來越明顯。從表1可以發現,在近5屆奧運會中共有6名19歲以下的年輕運動員進入投擲項目的前12名,其中,男子運動員2名,女子運動員4名。在比賽名次方面,該年齡段的運動員在第29屆和第30屆奧運會中仍具有獲得獎牌的能力,分別獲得男子標槍第一名以及女子鉛球第三名。在第28屆和第31屆奧運會中,分別只有1名運動員能夠進入投擲項目的前12名,并且他們的成績并沒有形成對獎牌的競爭力。到第32屆東京奧運會時,該年齡段已經沒有能夠進入前12名的運動員了,從排名占比來看,該年齡段運動員呈現出下降趨勢,說明雖然該年齡段有個別運動員展現出較高的競技能力,但絕大部分運動員受限于訓練年限、比賽經驗以及身體素質等因素在競爭中仍處于下風。
2.1.2 20-24歲年齡段運動員年齡特征發展趨勢
從表1可以看出在近5屆奧運會中20-24歲年齡段分別有19名、15名、21名、21名以及17名運動員進入前12名,分別占總人數的19.79%、15.63%、21.88%、21.88%以及17.71%,表現出波浪式的發展趨勢。在第30屆以及第31屆奧運會中展現出對獎牌較強的沖擊力,分別獲得2金2銀以及2金2銅牌的成績,但是在第32屆奧運會中,僅有1人進入前3名并獲得金牌,說明該年齡段運動員對獎牌的競爭力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在20-24年齡段中,投擲運動員成績出現快速的增長,有部分運動員在該年齡段便創造了個人最佳成績,隨著訓練年限的增加、比賽經驗的積累以及心理素質趨于穩定,已經具備競爭前三名的能力[3]。該階段運動員在近5屆奧運會中總共獲得6金6銀4銅共16塊獎牌,在4-8名中平均占總人數的9.17%,并在9-12名中平均占總人數的6.67%,表明該年齡段具備較強的沖擊獎牌的競爭力。
2.1.3 25-30歲年齡段運動員年齡特征發展趨勢
25-30歲年齡段的運動員在近5屆奧運會中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該年齡段共有66人獲得獎牌,其中獲得金、銀、銅牌者分別為22、20以及24人,在5屆奧運會中分別占總人數的11.46%、17.71%、12.5%、11.46%以及15.63%,整體呈現出增長趨勢,其中男子運動員占比為48.44%,女子運動員占比為51.56%。該年齡段的占比在比較中遠高于其他年齡段,說明25-30歲這一年齡階段是絕大多數投擲運動員達到最佳競技水平的年齡段,通過對比發現該年齡階段在近5屆奧運會中一直是奧運會投擲項目的主力軍。該年齡段運動員在1-12名的占比分別為47.92%、58.33%、51.04%、47.92%以及58.33%,整體呈上漲趨勢。并且25-30年齡段的運動員在4-8名中平均占總人數的19.79%,在9-12名中平均占總人數的19.17%,均高于其他年齡段,說明該年齡段的運動員普遍具備較強的競技能力以及較大的運動潛力。在投擲項目中,由于各投擲項目的動作技術都較為復雜,對運動員從心理方面、技術理解方面、大賽經驗方面等要求較高,構成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各個部分,無論是體能、技能、戰術能力還是心理能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因此絕大多數投擲運動員普遍在25-30歲的年齡階段達到集運動技術、心理素質、比賽經驗于一體的最佳競技狀態[4]。
2.1.4 31歲以上年齡階段運動員年齡特征發展趨勢
對表1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31歲以上的運動員仍具備較強的競技能力,在近5屆奧運會中共有35人獲得獎牌,其中獲得金、銀、銅牌者分別為10、14、11人。其中,年齡最大的白俄羅斯運動員Ivan Tikhon在40歲時,仍能以77.79米的成績獲得男子鏈球的銀牌,說明該年齡段運動員雖然在與25-30歲年齡段運動員的競爭中處于下風,但仍然能依靠運動經驗以及穩定的心理狀態對獎牌發起沖擊,其中,男子運動員占比為48.57%,女子運動員占比為51.43%。該年齡段運動員在4-8名中平均占總人數的12.08%,并在9-12名中平均占總人數的6.88%,其中年齡最大的Ellina Zvereva在48歲時,仍可以獲得女子鐵餅第5名的成績,這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以及健康水平都是巨大的考驗。通過對比發現,該年齡段運動員在各名次區間的排名中僅次于25-30歲年齡段的運動員,說明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以及訓練年限的增長,幫助該年齡階段運動員延長了最佳競技狀態,使得該年齡階段運動員仍具備較強的競技能力。通過對比5屆奧運會運動員的成績發現,該年齡段運動員進入前3名的人數分別為7、4、7、9、8人,平均占每屆奧運會獎牌數的29.17%,整體呈現出增長趨勢。

表1 第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運動員年齡結構及名次情況表
2.2 男子運動員和女子運動員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投擲項目前3名的運動員平均年齡總體上在提高,平均年齡從第28屆時的27歲左右到第32屆增長至29.5歲,說明隨著奧運會投擲項目的發展,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年齡正在越來越大,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科學的訓練對延長男子運動員和女子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壽命都能發揮有效作用。其中,女子運動員1-3名的平均年齡在第28屆時高于男子運動員,在第29屆后逐漸低于男子運動員。1-12名平均年齡整體發展呈下降趨勢,女子運動員年齡增長速度加快,并在第31屆逐漸超過男子運動員,1-12名運動員平均年齡從第28屆的28.43歲降低至第32屆時的27.89歲,說明無論是男子運動員還是女子運動員,25-30年齡段仍是投擲項目比賽的主力軍。

圖1 第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1-3名以及1-12名運動員平均年齡發展趨勢
2.3 各投擲項目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2.3.1 鉛球項目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在近5屆奧運會中,進入鉛球項目前3名的運動員平均年齡在27.43歲,進入前12名的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7.27歲,說明鉛球項目運動員平均在27歲達到個人最佳競技水平。通過對比近5屆奧運會的成績發現,女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正在逐步增長并在第31屆奧運會時超過男子運動員,前三名的平均年齡從最低的第28屆奧運會時低于男子運動員3歲增長到第32屆奧運會時高于男子運動員1.33歲,1-12名的平均年齡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從低于男子2.59歲增長最高至第31屆奧運會高于男子2.66歲,說明女子運動員由于生理、體能等方面因素,相較于男子運動員創造個人最佳成績的時間更晚。除了女子運動員年齡具有增長趨勢外,對于整體鉛球項目來說,進入前12名的平均年齡一直穩定在27歲左右,進入前三名的平均年齡直到第32屆奧運會時增長至30.34歲,說明鉛球運動員整體年齡變化幅度不大,其中沖擊鉛球項目獎牌的運動員年齡有逐漸變大的趨勢,在年齡區間方面,進入鉛球項目前12名的運動員年齡范圍正逐漸增大。

表2 第28-32屆奧運會鉛球項目運動員男女年齡差異情況表
2.3.2 鐵餅項目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在鐵餅項目中運動員年齡隨著奧運會的發展變得更加年輕,進入前三名的平均年齡從最高的30.84歲降低至28歲,1-12名平均年齡從30.61歲降低至27.46歲,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說明由于鐵餅項目對于運動員的力量、速度有極高的要求,在比賽中年輕的鐵餅運動員往往身體素質更加出色,更容易獲得好成績。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鐵餅運動員平均在29歲左右創造個人最佳競技成績,相較于其他項目鐵餅運動員的平均年齡最大,說明鐵餅的技術動作較為復雜,要求運動員發揮最大的力量和最快的速度并以合理的專項技術將鐵餅投擲出去,無論是體能、技術還是心理能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有效提高[5]。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羅斯的女子鐵餅運動員Ellina Zvereva在第29屆奧運會以48歲的年齡獲得了第5名的成績,并在比賽中展現出穩定的心理素質以及豐富的大賽經驗。

表3 第28-32屆奧運會鐵餅項目運動員男女年齡差異情況表
2.3.3 鏈球項目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在近5屆奧運會中,鏈球運動員的最佳競技年齡為28歲,年齡范圍在19-41歲之間。進入前三名的運動員平均年齡分別為26.5、28.5、30.5、31.17以及31.5歲,年齡呈現出逐漸增長的趨勢;1-12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也在整體上基本呈現出增長趨勢,說明在鏈球項目的競爭中,具有穩定心理狀態、動作技術以及豐富比賽經驗的大齡運動員占據著越來越大的優勢。在1-12名平均年齡的對比中,男子運動員的年齡一直高于女子運動員,最高在第30屆奧運會時達到相差4.17歲;在前三名平均年齡的對比中,男子運動員平均高出3歲。在5屆奧運會中,男子運動員年齡的極差值也均高于女子運動員,男子鏈球運動員在31歲到40歲的年齡段仍有沖擊金牌的實力。鏈球項目在整體上表現出運動員年齡逐屆增長以及男子運動員平均年齡遠高于女子運動員的發展規律。

表4 第28-32屆奧運會鏈球項目運動員男女年齡差異情況表
2.3.4 標槍項目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標槍運動員普遍在27.5歲左右達到個人最佳競技水平,年齡范圍在19-41歲之間。前3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27.34歲,其中男女運動員差距較大,女子運動員平均高出1.87歲;在1-12名男女運動員的比較中,女子運動員分別高出3.17、2.12、1、1.91以及0.34歲,說明在標槍項目中,女子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更長,男子運動員更早達到個人最佳競技水平。在前三名運動員平均年齡比較中發現,標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在逐漸增加,分別為26.67、26.5、27.5、27.34以及28.67歲;1-12名的平均成績從第29屆奧運會開始逐漸增長。標槍男女運動員年齡平均極差值為13.5,且女子運動員年齡極差值普遍高于男子運動員,男女平均極差值分別為11.4和15.6歲,說明在女子標槍比賽中,各年齡段運動員競爭更為激烈。

表5 第28-32屆奧運會標槍項目運動員男女年齡差異情況表
2.3.5 投擲項目整體年齡特征發展趨勢分析
有研究發現[6],當今世界田徑運動員競技年齡有偏大的趨勢,最佳競技年齡增大和競技年齡段延長,是運動訓練科學化程度提高的標志,意味著將有更多“大齡”運動員出現在世界大賽中。在對比分析中發現31歲以上年齡段的運動員人數占比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且對獎牌仍保持較高的競爭力。通過在達到最佳競技狀態的平均年齡的比較中,發現投擲項目表現出鐵餅>鏈球>標槍>鉛球(29>28>27.5>27)的現象。女子運動員平均年齡極差值高于男子運動員,分別為14.4以及13.15歲,說明女子投擲比賽中各年齡運動員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2.4 國內外投擲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分析
2.4.1 國內外投擲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個案分析
2.4.1.1 年輕運動員個案分析
案例一
1990年出生的德國選手克里斯托弗·哈丁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以68.37米的成績獲得男子鐵餅的金牌。
案例二
1991年出生的我國女子投擲運動員蘇欣悅在2013年獲得亞洲田徑錦標賽女子鐵餅冠軍,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獲得女子鐵餅第5名,在2017年天津全運會獲得女子鐵餅第1名。
2.4.1.2 大齡運動員個案分析
案例一
1984年出生的新西蘭運動員瓦萊麗·維利4次獲得田徑世錦賽金牌,在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2016年里約以及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共獲得2金1銀1銅,從2008年以24歲年齡獲得第一塊奧運金牌,到今年東京奧運會仍能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并獲得1枚銅牌。
案例二
1989年出生的我國運動員鞏立姣共2次獲得世錦賽金牌以及1次世錦賽銀牌,在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以及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共獲得1金1銀1銅,鞏立姣共參加過4屆奧運會并一直在國內女子鉛球項目中處于領先地位,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鞏立姣以20.58米的成績獲得金牌,并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在國家田聯的排名中,位列今年女子鉛球世界第一。
通過以上案例發現,越來越多年輕投擲運動員能在25、26歲便能達到個人最佳競技水平,但是如何能有效延長競技狀態是年輕投擲運動員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以上案例發現,一部分大齡投擲運動員通過保持競技狀態、延長競技水平的高峰期從而保持對獎牌的沖擊力。參加過5屆奧運會的瓦萊麗·維利統治了3屆奧運會,并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她仍保持著不錯的競技狀態。我國女子鏈球運動員張文秀,參加過4屆奧運會,在18歲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時,就能夠進入前8名,并在接下來的3屆奧運會中分別獲得女子鏈球的2枚銀牌和1枚銅牌。波蘭女子鏈球運動員阿妮塔·沃達爾奇克,23歲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獲得第4名,并在接下來的3屆奧運會中一直蟬聯女子鏈球的冠軍,并一直保持著女子鏈球的世界紀錄,在今年東京奧運會上以78.48米的成績衛冕成功。這些案例都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員仍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特別是在國內外女子投擲運動員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世界高水平女子投擲運動員普遍能夠參加3、4屆奧運會,并能長期保持對獎牌的競爭力。我國女子投擲運動員普遍能夠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通過科學的訓練有效延長運動壽命。
2.4.2 導致奧運會投擲比賽中前三名運動員普遍大齡化的因素
2.4.2.1 科技助力效果明顯
當前,針對投擲項目的科研工作相較于之前,在運動技術采集反饋、運動監控等方面提高幅度較大。首先,在運動技術采集反饋方面,主要分為信息采集和處理反饋兩個部分,通過高清攝像機和三維標定框架對優秀運動員的比賽進行三維錄像,能夠準確地獲得運動員和投擲器械的質心的運動軌跡以及三維空間坐標,通過觀察運動員以及器械的質心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軌跡,從而計算出運動員的出手角度、速度等關鍵運動技術參數[7]。并通過SIMI Motion7.50三維運動解析系統以及Dartfish Prosuite 9.0等運動視頻圖像處理技術,在不干擾運動員的條件下,直觀、迅速地對比賽和訓練中運動員的真實技戰術進行分析和診斷,從而高效地進行信息反饋。其次,運動監控的技術運用也更加普及,由于投擲項目場地條件較為固定,通過智能攝像機拍攝儀器,實現對運動員技術表現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通過Kistler便攜式測力臺動力學監測系統、Keiser力量訓練定量監測統計技術[8]以及Gym-Aware爆發力訓練和測量儀器[9]等有效監控力量訓練負荷、心率等指標,保障了訓練過程的安全性;通過賽前訓練監控和反饋,幫助運動員將競技能力發展水平、身心健康狀況、營養狀況等都調整到最佳的競技狀態;賽后調整期的監控,確保了運動員能夠迅速恢復身心疲勞,預防傷病,并以最短的恢復時間進入下階段訓練[8]。隨著信息反饋和運動監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共同組成了較為科學全面的科研體系,有效減少了優秀投擲運動員因傷病提前退役的現象并幫助運動員創造優異運動成績[10]。2.4.2.2 科學的訓練理念與方法
以我國為例,在奧運備戰期間聘請了大量國外優秀投擲教練來中國進行指導,如聘請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的齊佐林·伊格爾和安德魯·阿布杜瓦列夫等優秀鏈球教練來華講學,明確了科學的訓練理念,即想要長期提高運動員成績,就必須使運動員的身體適應長期、不斷變化的訓練內容,以小循環訓練的形式,長時間不斷重復的進行訓練,才能實現運動成績相應增長。通過將訓練分為準備期和增長期幫助運動員形成并保持積極運動狀態,在準備期著重觀察運動員每個小循環訓練后的反應和休息后的反應,通常成績在2-4周內不斷下降,然后慢慢進入積極運動狀態,成績在2-8月內逐漸提高。增長期訓練時,同樣的技術訓練一周不能少于三次,進入新的訓練周期時,每周需要改變訓練手段。通過經常的改變訓練內容幫助運動員長期的保持積極運動狀態。并針對我國鏈球運動員培養和訓練方式提出建議,年輕鏈球運動員成績的增長是跟訓練量和運動技術緊密聯系的,而不是投球強度,隨著年齡增長,不僅只能依靠技術和運動量的提高,還要采用專門技術練習。通過與國外優秀投擲教練的交流,使我國投擲教練掌握了先進的訓練理念和科學的訓練手段,為我國投擲運動員不斷刷新個人最佳成績打下基礎。
3.1 在28-32屆奧運會投擲項目中,19歲以下年齡段運動員,隨著投擲比賽競爭的加劇,人數占比一直在下降;20-24歲年齡段的運動員已經具備了沖擊獎牌的實力,在1-12名的人數占比中呈波浪式的發展趨勢,具有較大運動潛能,但由于缺乏比賽經驗等因素影響,在前三名的競爭中處于劣勢;25-30歲一直是奧運會投擲項目的主力軍,在1-3名以及1-12名的人數占比中,一直呈增長趨勢;31歲以上年齡段運動員對獎牌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1-3名的人數占比中,整體呈現出增長趨勢。
3.2 在投擲項目男子運動員與女子運動員的比較中,前3名的運動員平均年齡總體上都在提高,女子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在整體上低于男子運動員;1-12名平均年齡整體發展呈下降趨勢,女子運動員年齡增長速度加快,并在第31屆奧運會超過男子運動員。并且近5屆奧運會男子運動員與女子運動員平均年齡相差不大分別為28.13歲以及27.95歲。
3.3 投擲運動員最佳競技年齡表現出鐵餅>鏈球>標槍>鉛球(29>28>27.5>27)的現象。在鉛球和標槍項目中,前三名的平均年齡表現出上漲趨勢,但整體運動員平均年齡變化不大;在鐵餅項目中,運動員的整體年齡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鏈球項目運動員在前3名以及前12名的平均年齡都表現出上升趨勢。
3.4 通過對比國內外優秀投擲運動員的成績及年齡發現,奧運會前3名運動員出現大齡化的趨勢,尤其是國內外部分高水平女子投擲運動員普遍能夠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隨著科技助力以及科學的訓練理念和方法的普及,投擲運動員能夠較長時間的保持個人最佳競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