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劉芳(通訊作者)

摘 要:為探究企業研發投入影響因素,本文選取2019年汽車行業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數據作為樣本,利用SPSS軟件進行實證研究并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實證結果顯示,企業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研發投入有正向關系,成長能力、盈利能力與研發投入無顯著關系。最后,根據實證結果提出建議,以幫助企業提高自主創新力,實現穩定發展。
關鍵詞:企業研發投入;汽車行業;因子分析法;SPSS;多元回歸
本文索引:張馳,劉芳.企業創新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探究[J].中國商論,2022(01):-151.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1(a)--03
1 文獻綜述
在研發投入影響因素探究方面,許多學者在宏觀、微觀層面進行了探究。在宏觀層面,Day-Yang Liu(2005)[1]以中國臺灣領先的產品開發計劃為實證研究的基礎,實證結果表明政府的補貼與企業R&D呈正相關;Zhiying Liu等(2014)[2]通過博弈論研究了產品補貼策略鼓勵企業的研發活動;Zhao Yan(2018)[3]發現經濟轉型、貨幣政策對于企業研發投資有積極影響;楊賢京等(2019)[4]通過分析數據,表明政府的研發補貼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研發投資;王瑤(2019)[5]以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為出發點,探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馮麗麗、王林(2020)[6]在考察相關數據后認為政府官員的經驗及帶來的資源都對企業的研發投入產生影響。在微觀層面,劉笑霞,李明輝(2009)[7]的研究結果表明企業規模與企業研發強度之間存在顯著正向關系;黃國良、董飛(2010)[8]的實證結果表明管理者任期和管理者學歷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正向影響;別春曉等(2016)[9]根據相關數據實證分析企業研發知識產出、行業中企業競爭程度等因素對中成藥制造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綜合文獻分析,本文選取了技術研發較為重要的汽車行業作為研究對象,著眼于微觀角度,選取東方財富網、財經網站169家車企年報數據進行分析,在對數據處理后最終選擇了108家車企2019年年報中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并根據實證結果提出針對性意見。
2 研究設計
本文選取車企年報披露的數據作為樣本,構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于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探究企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研發費用的關系。本文中的數據來自東方財富網、新浪財經等網站,使用SPSS與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2.1 研究假設
本文選取企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與償債能力及技術創新能力作為解釋變量,對變量數據處理后進行模型構建。
2.1.1 成長能力
企業的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拓展經營能力,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的利潤、規模與資產會不斷增加,使得企業不斷進行創新,獲得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假設1:成長能力與企業研發投入呈正相關。
2.1.2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獲取利潤的能力,在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強時,將擁有更多的資金實力進行技術研發、規模擴大等發展。
假設2:企業盈利能力與企業研發投入呈正相關。
2.1.3 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反映了企業資金營運周轉情況,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營運能力越強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企業利用資產獲取利潤的速度就越快。
假設3:營運能力與企業研發投入呈正相關。
2.1.4 償債能力
企業償債能力反映了企業對負債償還的能力,是企業戰略制定的重要因素。對于汽車行業來說,較好的償債能力能促進企業進行技術發展。
假設4:償債能力與企業研發投入呈正相關。
2.1.5 技術創新能力
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指企業所擁有的支持企業進行自主研發的技術力量,包括研發技術人員及企業所擁有的專利等組成部分,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
假設5: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研發投入呈正相關。
2.2 樣本及變量選取
基于以上假設,對變量中的相關數據進行選取。
2.2.1 樣本選取
由于在汽車行業中,技術影響較大,因此本文選取了汽車行業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數據作為樣本數據。
2.2.2 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本文選取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作為被解釋變量,反映企業的研發投入信息。
(2)解釋變量。由于企業的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等由多個分析指標構成,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在解釋變量內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多個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償債能力的主成分綜合得分,從而進行回歸分析。
(3)控制變量。選擇預期會對所選解釋變量及被解釋變量產生影響的變量:公司規模(Size)、公司年限(Age)、股權集中度(Con)、現金比率(CR)、自由現金流(Cash)。
2.3 模型構建
本文采用SPSS對影響汽車行業企業績效的因素進行分析。以被解釋變量企業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RDE)作為模型的因變量,以5個解釋變量(X1、 X2,…X5)作為自變量,得到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是常數,是回歸方程的系數,是干擾因子。
3 實證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
使用SPSS對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根據結果,所選取的樣本數據中研發費用的平均值為4.52,可見在汽車行業中,企業的研發投入并不是很高,且差距較大。綜合分析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數據的分布離散型程度較高,反映了行業內發展不均衡的情況。
3.2 相關性分析
當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大于0.5時,說明兩個變量存在顯著的相關性,由相關性分析結果中的數據可知,所選取的解釋變量之間相關性均小于0.5,因此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并不顯著,滿足回歸分析的條件。
3.3 回歸分析
3.3.1 多重共線性分析
為了保證回歸分析的準確性,對所選取的變量進行容差和膨脹因子(VIF)分析。
一般來說,容差越大,VIF越小,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越弱,當容差小于0.1且VIF<2時,說明變量可能共線;當VIF>10時,說明變量有很大的概率共線。由于數據不存在顯著共線,因此可以進行回歸分析。
3.3.2 回歸分析
使用SPSS對變量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所得結果見表1。分析表1中的數據,在置信水平為0.05的條件下,變量X3~X5均通過顯著性檢驗,對于被解釋變量的影響較為顯著,變量X1~X2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對于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并不顯著。根據回歸分析結果,得到回歸方程為:
3.4 實證結果及分析
根據回歸分析數據對實證結果進行分析。
3.4.1 成長能力與企業的研發投入無顯著相關關系,原假設1不成立
成長能力顯著性為0.752,大于0.05,因此與企業的研發投入無顯著關系。這可能是由于成長能力較強的企業主要通過較高的成長能力進行經營決策的制定,并不影響企業技術研發的決策制定。
3.4.2 盈利能力與企業的研發投入無顯著相關關系,原假設2不成立
盈利能力的顯著性為0.718,大于0.05,因此與企業的研發投入無顯著關系。企業的盈利能力更多用來維持企業持續穩定的經營和發展,因此對于企業的技術研發來說無顯著的影響關系。
3.4.3 營運能力對于企業的研發投入呈正相關,顯著性水平為0,原假設3成立
當企業的營運能力比較穩定時,企業便會關注技術信息資源等經濟資源,因此當企業的營運能力較高時,企業利用技術資源進行技術研發的發展便會較強。
3.4.4 償債能力與企業的研發投入呈正相關,顯著性水平為0,原假設4成立
當企業的償債能力較強時,說明企業的資產發展趨于穩定,可以支持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等耗資較高的發展策略,因此企業的償債能力與企業的研發投入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3.4.5 技術創新能力與企業的研發投入呈正相關,顯著性水平為0,原假設成立
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為企業進行研發投入的基礎,即當企業的技術人員數量越多、企業技術人員占員工數量的比例越大時,企業便會支出更多的研發費用,增加研發投入。
4 針對實證結果給出建議
隨著汽車行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勵,對于汽車行業研發投入影響因素的探究,有助于企業制定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戰略,因此聯系實證結果,對汽車行業在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技術創新力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4.1 加強經濟資源管理,提高企業資產實力
經濟資源為企業技術研發提供了穩定的基礎。因此,企業應注重經濟資源的管理,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的資產實力,增強技術研發能力。
4.2 利用財務杠桿效應,提高企業償債能力
企業應調控好資產結構,利用好長期負債、短期負債等財務杠桿,支持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在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基礎上,增加研發投入,能夠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4.3 注重技術人員培養,增加技術人員占比
企業應注重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制定對技術人員的激勵政策,在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增加技術人員占比,建立企業自身的技術研發班底。
5 結語
企業研發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對于汽車行業研發投入影響因素的探究,有利于企業克服自主研發緩慢的難題,幫助企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Day-Yang Liu, Lon-Fon Shieh.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ubsidy measures on corporate R&D expenditure: a case study of the lead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gramme[J]. Int. J. of Product Development,2005,2(3).
[2]ZhiyingLiu,QinqinLi,UdoBroll. The Government Subsidy Strategy Choice for Firm’s R&D: Input Subsidy or Product Subsidy?[J]. Economics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
[3]Zhao Y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Monetary Policy and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P].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y,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COEME 2018),2018.
[4]???,???,???.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s SME R&D Subsidies : Focusing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 Industry[J]. Journal of the Korea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Society,2019,44(3).
[5]王瑤.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創新活動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公共經濟與政策研究,2019(1):54-74.
[6]馮麗麗,王林.地方官員任期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6):69-77.
[7]劉笑霞,李明輝.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基于我國制造企業調查數據的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30(3):17-23.
[8]黃國良,董飛.我國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管理者能力與董事會結構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17):103-106.
[9]別春曉,楊慧,陳玉文.我國中成藥制造業大型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因素[J].中成藥,2016,38(9):2051-2054.
作者簡介:張馳(2000-),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在讀,會計專業。
通訊作者:劉芳(1980-),女,漢族,山東威海人,講師,碩士學位,主要從事財務會計方面的研究。
Research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R&D Investment
—— Taking Auto Industries as Examples
Business School,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ZHANG Chi? LIU F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disclosed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listed automotive companies in 2019 and uses SPSS software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and establishes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enterprise’s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solvenc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while growth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have no relationship with R&D investmen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to help companies improve thei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achieve st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R&D investment; auto industries; factor analysis; SPSS; multiple re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