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推廣的經驗:
《立體課堂讓黨史學習教育火熱鮮活》★創造經驗的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章作者:
高菲★專家點評:“
黨課+”讓黨史學習教育常態長效如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既走心走實,又走深走遠,做到常態化、長效化?寧夏回族自治區創新“黨課+”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創新“黨課+”模式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堅持“生產一線”與“云端網絡”相結合。針對老黨員年齡大行動不便、農村黨員農務繁忙、集中教育難度大等問題,一方面探索開展“板凳黨課”“田間黨課”“十分鐘黨課”等形式,將黨課搬到農家小院、休閑廣場、農家書屋,一方面依托學習強國APP、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黨史學習教育精品課程和紀錄片,引導黨員干部和群眾“掌上學習”,有效擴大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受眾面。二是堅持“互動分享”與“情景模擬”相結合。既深度挖掘在聚力脫貧攻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涌現的先進典型,將身邊典型轉化為黨課生動教材,又深入挖掘紅色歷史、用活紅色資源,精心繪制黨性教育“紅色地圖”,采取情景教學、現場教學等形式,打造沉浸式黨課,有效提升了黨史學習教育的親和力、感染力及針對性、實效性。三是堅持“課堂學習”與“解決問題”相結合。統籌開展“主題黨日講黨課”與“大調研、大走訪、大排查”,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