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木燕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廣州 510935)
“對標爭先”建設計劃是落實黨加強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總體抓手,能夠實現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第二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重點任務指南(基層黨支部)》中,“對標爭先”對基層黨支部明確了要求,包括“七個有力”:教育黨員有力、管理黨員有力、監督黨員有力、組織師生有力、宣傳師生有力、凝聚師生有力、服務師生有力。
學生黨支部作為基層黨組織,承擔著學生黨員培養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是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構成之一。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對標創建,加強自身建設,使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努力開創新時代民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1)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①要求全體黨員通讀主題教育讀本,讀原著悟原理,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黨員頭腦、凝心聚魂,用信仰和黨性修養教育“補鈣壯骨”;②開展專題學習;③堅持談心談話制度,特別是在主題教育期間開展談心談話時,學生黨員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就先鋒模范作用發揮談感想和實施行動計劃,支部加強了黨員的黨性教育;④聯系實際,開展特色黨日活動,用紅色故事教育身邊的人,讓紅色精神深入人心,黨支部結合主題教育,組織黨員隊伍利用假期深入家鄉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訪談、調研,回校后參加“講好紅色故事”比賽,并組織300余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此次“紅色黨課”。
(2)充分利用“三會一課”、黨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黨建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平臺或載體,充分調動黨員積極、主動投入學習,提升思想覺悟,增強黨性修養。
(3)注重發揮身邊黨員的先鋒榜樣引領作用,樹立典型。黨支部每年組織優秀的黨員校友返校,給在校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現身做報告,通過黨員校友報告會激勵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向先進看齊。
(1)黨支部嚴把發展黨員質量關,嚴格按照流程發展黨員,堅持將政治合格放在第一位,注重把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黨員培養全過程,努力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學習能力強、有一技之長、態度端正、道德品質好的優秀學生吸收到黨組織中。
(2)新生入校后,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新生上入黨啟蒙教育課,并及時引導他們提交入黨申請。黨支部在一個月內同所有入黨申請人談話,及時討論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指定正式黨員作為他們的入黨培養聯系人。
(3)黨支部在黨員發展中,結合專業特點,進一步明確了入黨具體標準,制定了入黨積極分子“十個一”素質提升工程:①學會唱一首歌;②學會一段朗誦;③學會講一個故事;④完成一次活動的主持;⑤參加一次演講;⑥做一份活動策劃方案;⑦做一份創業計劃書;⑧做一份調查報告;⑨累計做一周志愿服務;⑩獲得一份榮譽、獎項或考取一個專業證書。
(4)開展“黨旗下的青春”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廣大青年要努力成為有理想、有學問、有才干的實干家,在新時代干出一番事業。”因此,支部制定了“黨旗下的青春”黨員考核方案,具體為要求黨員從業績、技能、參加比賽、獲獎榮譽等方面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①支部內的輔導員要有業績成果,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要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積極指導申報“攀登計劃”項目等,以及加強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積極參加各類課題申報、論文比賽、工作案例比賽等。近年來,輔導員團隊通過以廣東省挑戰杯大賽1項銀獎、7項三等獎的成績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生黨員。②支部內的學生黨員,要求至少獲得校級以上比賽獎項或者榮譽稱號。學生黨支部陸續涌現出榮獲“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廣東省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的黨員。
為提高學生黨員黨性意識,黨支部加強了對黨員的監督,特別是對黨員履行義務的監督,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
一是要求黨員加強對《黨章》的學習。二是黨支部每個季度開展一次《黨章》的考試,以考試成績來考核預備黨員學習黨章的成果并將成績納入黨員轉正的考核材料之一。三是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加強黨員對革命歷史的認知,從而樹立宏偉的奮斗理想,為國家做貢獻。四是落實談心談話制度。預備黨員通過支部大會的討論被接收后,由支部書記親自談話1次,支部委員和黨員之間、黨員相互之間,每年至少1次談心談話。五是支部設立黨小組,通過黨小組的形式,每月開展黨小組活動,主題圍繞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開展討論,通過小組黨員討論提高黨員履行義務的意識。六是加強黨員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感和神圣感,在黨員大會上,隆重舉行黨員宣誓儀式,黨支部書記為黨員佩戴黨徽儀式,提升新黨員對組織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七是每年召開至少1次組織生活會,開展黨員批評和自我批評,認真查擺問題,特別要求學生黨員履行黨員義務,在道德品質、誠信等方面查找差距,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結合組織生活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八是通過開展特色的組織生活,讓黨員切實履行黨員義務。我院從2015年開始就在從化區嶺南鎮開展愛心專項幫扶工作,設立了大學生愛心專項幫扶基金,開展黨員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初心和使命。
為了全面加強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和管理,黨支部成立了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學習會。學習會是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學習會組織架構見圖1。

圖1 學習會組織架構
學習會下屬所有學習班(以各行政班為單位組建)每月開展1次理論學習,學習內容由學生黨支部統一要求,范圍包括黨史、黨的理論知識、時事政策、黨員先進事跡等,由輔導員作為主講,行政班全體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理論學習。通過理論學習班,切實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學生黨支部著力引導大學生堅定跟黨走的信念,選拔優秀輔導員擔任學院分團委書記,通過分團委與周邊中小學合作開展大學生社會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學生志愿者定期參與,不斷弘揚、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育人為先,重視思想政治與道德教育,保證青年學生政治立場不動搖,增強他們對黨的信賴、信念、信心。
(1)堅持“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結合主題教育,黨支部定期組織師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領師生聽黨話、跟黨走。
(2)開展黨的知識宣傳。黨支部開展了“紅色微黨課”活動。精心篩選10名黨員、發展對象成為紅色故事傳人,每人用10分鐘把經典紅色故事通過微黨課的形式推送到公眾號,組織推廣和學習。每期紅色微黨課的推出,都能在學院里掀起“學起來、評起來、轉起來”的熱潮,激勵師生勇擔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
(3)開展榜樣引領工程。開展升旗早訓活動,黨支部精心挑選優秀的學生代表,用學生身邊的案例作國旗下的講話,傳播正能量,樹立新榜樣。
每年組織教師黨員申報班導師,通過班導師制度,教師黨員實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引領學生思想,并及時了解和幫助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以校企合作為抓手,構建學院—黨支部—企業—學生融為一體的聯合培養模式,依托企業實訓實操的功能,以跨境電商專業課程為試點,與廣州新思路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阿里巴巴貿易數字精英培訓班”,輔導員參與,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實訓課融為一體,將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有機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積極開展校企雙育人工作,著力促進學生優質就業。
黨支部通過對學生的摸底了解,每年確定一批家庭經濟困難、身體殘疾等需要相關幫扶的對象,在經過與學生本人溝通談話后,遵循自愿的原則確定幫扶對象,然后采用“一幫一”“一幫N”等不同幫扶形式,在思想、學習、生活、工作上對困難學生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黨支部及時了解、聽取、回應師生意見和訴求,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積極開展服務和慰問等活動,關心、貼近師生生活,以實際行動切實提升師生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同時,推進“雙創”建設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作用,對標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結合支部實際情況開展實踐探索,將黨建育人功能落到實處,不斷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