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惠聰 張鵬 任一諾 饒紫夢



摘 要: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文章通過文獻綜述建構集體責任心的二維空間模型,編制醫學生集體責任心問卷,并進行預測問卷的分析與修訂、信效度檢驗,形成包含40個題項的醫學生集體責任心正式問卷。該問卷信度Cronbach α系數為0.939,結構效度和區分效度均較好,測量工具穩定可信。
關鍵詞:醫學生;集體責任心;二維空間模型;問卷編制;責任心
中圖分類號:G44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6-0044-04
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家庭和社會成員,作為一個公民和生產者、技術發明者和有創造性的理想家,都要承擔不同的責任。這些不可推卸的責任,構成了各種各樣的責任關系,而責任心就是在各種責任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責任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責任心則是一個人對責任的客觀實在性的認識。而集體責任心的概念可以定義為個人對現實生活中各種責任關系的反映,個體在社會活動中將社會價值觀與行為規范內化,并在這種內化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責任(知),產生了相應的主觀體驗(情)、意志行為(意)。近年來,一些醫院的醫護人員對病人不負責任,病人及其家屬對于醫護人員的不理解,導致醫患關系緊張,醫患糾紛增多。據調查,在一些醫患糾紛中,醫護人員的集體責任心到位與否和最終的醫患關系的好壞聯系密切。而作為醫護工作的主體,有必要了解醫學生集體責任心的現狀。目前,國內缺乏對醫學生集體責任心的深入探討,所以本研究主要以醫學生為研究對象,有針對性地了解集體責任心的情況。
本研究采用文獻分析法,綜合前人關于集體責任心的研究,從知、情、意的心理過程和學校、學院的研究層級兩個方面,構建醫學生集體責任心二維空間理論模型。并在該模型的基礎上,經過項目分析及信效度檢驗編制《醫學生集體責任心正式問卷》,采用正式問卷,通過實證研究驗證醫學生集體責任心二維空間理論模型的可行性及《醫學生集體責任心正式問卷》的有效性。
一、理論建構
由前人研究可知責任心的理論結構非常復雜,它包含多種心理成分,涉及多個維度,僅從單一的維度對責任心進行研究,不能夠很好地反映責任心的全貌。知、情、意的心理過程是研究心理學不可缺少的維度,故將醫學生集體責任心劃分為集體責任認知、集體責任情感、集體責任意志三個相互作用、相互銜接的部分。但本研究發現,僅從心理過程角度無法全面預測醫學生的集體責任心行為,更無法有效地提出準確而系統的教育措施,因此本研究在參考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集體責任對象維度。將醫學生集體責任心的不同責任對象層級進行整合,分為學院集體責任心、學校集體責任心。本研究從集體責任心層級和責任心心理過程兩個角度提出了集體責任心二維空間模型的理論構想,并分別從心理過程的知、情、意三方面和集體層級兩大方面構建模型。而集體層級則選取了與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觀角度,模型構想如圖1。
二、問卷編制
根據本研究提出的二維空間模型,建立醫學生集體責任心問卷編制結構,具體見表1。
本研究根據大學生集體責任心的理論建構,在國內外相關文獻和國內外相關問卷的基礎上,共編寫了44個題項(見附錄1 預測問卷)。其中,集體責任心的層面維度上,學校集體責任心19個題目,學院集體責任心25個題目;集體責任心的心理過程維度上,集體責任心的認知方面19個題目、情感方面12個題目、意志方面13個題目。為了避免思維定式的影響,預測問卷中有6個題目為反向計分,在統計計分時做相應的分數轉換。
三、預測問卷的分析與修訂
1.預測被試
本研究選取河北醫科大學的醫學專業一、二、三年級在校生為調查對象,使用問卷星方式隨機發放問卷300份,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完整性和真實性檢查,并對有明顯作答傾向的問卷予以剔除,共回收有效問卷286份,問卷有效率為95.33%。其中預測被試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19歲至2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9.92歲,具體被試構成見表2。
2.統計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進行問卷的描述性統計、項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并采用LISREL8.70進行問卷的驗證性因子分析及效度分析。
3.項目分析
本研究采用P值法對問卷題目的區分度進行分析,其中方差方程的Levene檢驗顯示各題項的方差相等假設成立,因此直接選取假設方差相等條件下的計算結果。根據統計結果,各題目都達到0.001以上的顯著性,即各題的鑒別力較好,具體結果見表3。
之后本研究采用皮爾遜相關法計算每個題目與問卷總分(平均分)的相關系數,見表4。結果顯示,除B31、B35、B36、B42題之外,其他各題項與總分的相關系數均大于0.20,結合對問卷區分度的分析,將B31、B35、B36、B42這四題項刪除。
4.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40個題項進行因子分析適當性檢驗,其中學校分問卷(19題項)的Bartlett球型檢驗的P<0.001,KMO檢驗值為0.899;學院分問卷(21題項)的Bartlett球型檢驗的P<0.001,KMO檢驗值為0.929,2分問卷均可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然后將各因子中因子負荷小于0.4的題項、與幾個因子有高負荷的題項、特征根大于1但題項少于3個的因子所包含的題項、明顯不屬于同一因子的題項予以刪除,結果保留40個題項。
本研究釆用正交旋轉法對問卷進行了結構分析,從2分問卷中分別提取3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計貢獻率分別為47.053%和53.202%。其因素解釋變異量及因子負荷矩陣見表5和表6。根據每一個公共因子所包含的題項內容及最初的理論構想,因子命名為:學校集體責任心認知、情感、行為維度,學院集體責任心認知、情感、行為維度,故醫學生集體責任心問卷最終保留40個題項。
據上述標準總共刪除了4個題項,余下40個題項,至此就構成了醫學生集體責任心的正式問卷(正式問卷略)。
5.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廣泛使用且得到國際認可的Cronbach α系數進行預測問卷的信度檢驗,具體結果見表7。結果顯示本問卷的α系數都在0.85以上,說明本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作為醫學生責任心的測量工具是穩定可信的。
本研究從結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區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來考查問卷的效度,采用的是常用的驗證性因子分析法(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本研究從集體責任心層級和責任心心理過程兩個角度提出了責任心二維空間模型的理論構想,模型擬合度為:χ2=1665.03,df=725,χ2/df= 2.29,CFI=0.96, NNFI=0.96, NFI=0.93,IFI=0.95,GFI=0.96,RMSEA=0.072,SRMR=0.062。其中χ2/df<5,說明模型可接受,擬合指數均大于臨界值0.94,說明模型擬合情況較好,RMSEA和SRMR均小于0.08,結合多個擬合指數顯示的結果來看,該模型擬合度較好,與最初的理論構想是一致的,初步表明本問卷的結構效度比較好。同時,本研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考查學校集體責任分問卷和學院集體責任分問卷的區分效度,以確定這兩個層面是有一定獨立性的。結果顯示,與其他幾個模型相比,兩因子模型對數據的擬合效果最好,χ2=1805.51,df=739,χ2/df=2.44,CFI=0.95,NNFI=0.95,NFI=0.93,IFI=0.95,GFI=0.95,RMSEA=0.077,SRMR=0.063,說明本研究中的兩個構念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
四、結語
本研究綜合有關責任心的研究后,從集體責任心層級和責任心心理過程兩個角度提出了責任心二維空間模型的理論構想,并在此基礎上編制醫學生集體責任心預測問卷。預測問卷編制44個題項,經過項目分析及因子分析,刪除不符合標準的4個題項,形成了包含40個題項的正式問卷,正式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朱塞佩·馬志尼.論人的責任[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3]趙興奎.大學生民族文化責任心狀況調查[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1).
[4]陳雪薇.基于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責任心的實踐研究報告[J].當代家庭教育,2021(02).
[5]張積家.試論責任心的心理結構[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04).
[6]姜勇,龐麗娟.幼兒責任心維度構成的探索性與驗證性因子分析[J].心理科學,2000(04).
[7]陳蓓.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評價問卷的編制[J].教學與管理,2021(1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編號:20190404010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呂惠聰(1991-),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護理管理研究;張鵬(1982-),男,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從事學生管理研究;任一諾(1996-),女,河北石家莊人,護士,從事護理管理研究;饒紫夢(1991-),女,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會計師,從事后勤管理研究。
*張鵬系本文通訊作者
Exploration of th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Questionnaire Compil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y
Lyu Huicong1, Zhang Peng2*, Ren Yinuo3, Rao Zimeng4
(1. School of Nursing,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2.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3. No.3 Hospital,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4. Catering Service Center,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Abstract:?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emotion and belief in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mself and others, family and collective, state and society,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conscious attitude of abiding by norms,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and fulfilling obligation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wo-dimensional spatial model of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compiles the questionnaire of medical student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nalyzes and modifies the predictive questionnaire, tests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forms a formal questionnaire of medical student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with 40 items. The reliability Cronbach α coeffici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0.939, the structural validity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re good, and the measurement tools are sta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two dimensional space model; questionnaire preparation; conscientious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