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敏
(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幼兒園 山東 東營 257091)
如今的年輕父母們,在成為父母之前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如何教養子女的專業培訓,普遍存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輕個性、情感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對孩子過多限制、過度保護導致許多孩子自理能力差;因為是獨生子女,導致幼兒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隔代撫養導致親子關系生疏……因此,如何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成了困擾家長的一大難題。他們大都將這些困擾寄希望于老師,其實不然,早期教育光靠幼兒園的單方教育是不夠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總則里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痹诮M織與實施中,《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p>
幼兒園親子活動是指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父母與子女間或祖父母與孫子女間的活動行為,它是以孩子為主體,父母為主導,家庭為單位而進行的。親子活動是兒童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園親子活動在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親子活動是一種以親緣關系為基礎,建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實施親情影響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它將游戲活動作為主要教育手段,教學活動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而成,提高了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親子游戲具有多元性、多向性和全面性的特點。
2.1 多元主體性。在幼兒園親子活動中,教師、家長、幼兒都是活動的主體,都應積極參與活動。
2.2 多向互動性。多元主體性決定了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多向互動性,師幼間、親子間、幼兒間、教師與家長間積極交流、互動。
2.3 全面教育性。親子活動全方位地開發了孩子們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創造、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使孩子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增進親子感情,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積極的親子交往能使幼兒成長為健康、快樂、善良、積極向上的現代兒童,因此,幼兒園親子教育活動是一種輔助日常教育活動的有效活動形式,是促進家長轉變觀念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起著積極促進作用,也為完美幼兒人格奠定了基礎。
教師可以通過對親子互動的觀察,更清楚地了解到幼兒的個體發展特點和個體需要,及時了解到家長的兒童觀、教育觀及對孩子的指導方式方法,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親子活動中,家長能更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正確評價孩子的發展水平。通過與孩子互動,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交流及合作。而且家長親自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對幼兒園教育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方式方法將會有更準確的把握,更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園合作。
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家園合作以成為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方式,在幼兒教育發展中正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讓幼教工作者嘗到不少甜頭,使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但要科學合理的開展親子活動還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例如,硬件設施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支持等。盡管現在已有不少幼兒園都在嘗試這一新穎的教育形式,但還缺乏足夠的理論支持,系統性、針對性還遠遠不夠;師資力量的培育,我國的親子教育活動起步較晚,許多理念及教材都是由外引進的,而各種親子教師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有許多都是低水平、簡單的、單向的培訓,許多親子教師實際上是僅僅靠著一本教材、一些簡單理念武裝起來的。
幼兒園親子活動是一項多層面、多元化的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幼兒園的相互配合方能奏效,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