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強

余曉威/攝
習主席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在之后的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他再次強調,“強軍之道,要在得人”。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為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人才強軍戰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級還須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戰斗力、育人才就是固根本、重人才就是謀發展的理念,鮮明立起“黨委把工作任務交給官兵能夠放心托底,官兵把前途進步交給組織不用分心走神”的人才工作導向,一手抓當前、一手謀長遠,想實策、出實招、干實事,努力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真正做到人才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人用人是官兵最為關注、部隊最為直接的導向,選對一個人、激勵一大片,選錯一個人、打擊一大片。要端正選用人才的“風向標”。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公平公正、任人唯賢,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甄別考察人才,以對黨忠誠選忠誠于黨的人,以事業為先選擔當干事的人,以扎實作風選作風扎實的人。要常念選用人才的“緊箍咒”。決不允許上級對下級吃拿卡要,決不允許下級對上級跑找送要,一級講給一級聽、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對一級監督,齊心協力打造風清氣正、人才輩出的政治生態。要開辟選用人才的“快車道”。在人才任用、調配和晉升上,優先考慮艱苦邊遠地區、“四鐵”先進單位以及經受大項任務鍛煉檢驗的官兵,真正把組織放心、官兵滿意的人才選出來,把想打仗、謀打仗、能打仗的人才用起來,讓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香起來。
溫室里長不出參天樹,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馬。使人才脫穎而出,就要讓他們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手的山芋,在最難干的崗位上砥礪淬火,多做幾次“熱鍋上的螞蟻”,方能百煉成鋼。要狠抓源頭固根本。注重把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長期戰略工程,著力構建“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建立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素質培養體系,堅持戰士從新兵抓起、士官從初選抓起、干部從學員抓起,持續優化人才成長路徑,解決人才匱乏問題。要瞄準實戰強能力。堅持把人才多放在備戰打仗一線、吃勁要緊崗位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摔打錘煉,有意識地給人才交任務、壓擔子、出情況,真正讓人才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在切身體會危險就在眼前、生死就在旦夕的緊張和壓力下激發潛能,在真刀真槍的考驗砥礪中練就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領。要靶向施策穩隊伍。結合新的軍官政策,走開機關基層交流任職、敏感崗位定期輪換的發展路子,讓人才在不同崗位歷練中開闊眼界、增長才干。著眼新的編制體制優化人才配置,統籌管理干部、士官、義務兵和文職人員的進出更替、職級發展,常態化搞好人力資源精準調控,避免人才流失,保持人才隊伍穩定。
人才是選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對于人才成長來說,嚴管就是厚愛,厚愛必須嚴管,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如果管理不嚴,人才隊伍就會松垮慵怠,如同一盤散沙,這是對人才的不負責;如果厚愛不夠,人才就容易畏首畏尾,施展不開拳腳,這是對事業的不負責。嚴管出戰斗力凝聚力,厚愛出向心力創造力。只有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才能在全部隊形成大膽闖、大膽干,敢擔當、敢作為的良好格局。要用“嚴管”倒逼“有畏”。始終把嚴管嚴教作為最根本的關愛,嚴格落實定期評議、組織講評等機制,發現問題該提醒的及早提醒、該批評的及時批評、該處理的嚴肅處理,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切實管出能力、管出作風、管出形象、管出安全。要用“厚愛”激發“有為”。時刻把幫難解困作為最現實的關愛,深入推進“暖心工程”,積極做好子女入學、家屬就業、困難救濟等工作,嚴格落實探親休假、住房保障、經費補貼等福利待遇,設身處地、真心實意地幫助官兵排憂解難,真正以“后方無憂”推動“前方無畏”,持續增強人才的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要用“嚴愛”成就“有位”。黨委在履行好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主體責任,抓好監督、執紀、問責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努力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使人才在部隊這個大舞臺上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真正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