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靜 目兮
9月上旬,銅山區人民法院張集人民法庭第一審判庭內莊嚴肅穆,一件“農村建房合同糾紛案件”正在緊張有序地審理中。旁聽席上坐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隨著案件審理的不斷深入,或聚精會神捕捉每一段對話,或關注每一個細節,并不時在小本子上做出詳細記錄……
這是徐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張集人民法庭旁聽庭審案件中的一幕,也是自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機制啟動以來,徐州市人大、市政協首次組織開展的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活動。
為什么要開展聯合監督?“為整合全市人大、政協監督力量、凝聚監督合力、增強監督實效。”市人大機關有關人員介紹,今年6月份,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共同開展“創立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新機制,大力促進全市公正司法水平提升”活動,由此打響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合監督的“徐州品牌”。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如何在各自監督中探索履職結合點?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探索出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新模式,并選擇執法、司法工作中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突出問題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形成強大監督合力。
記者了解到,這一聯合監督機制在全國尚屬首創,不僅充分發揮新時代代表委員作用,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徐州、法治徐州貢獻出智慧和力量。
高站位的動員部署才能凝聚起思想共識。6月7日,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活動啟動儀式拉開帷幕,宣讀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活動方案,公檢法司主要負責人表態發言,為開展好聯合監督活動奠定堅實基礎。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活動旨在通過組織全國、省、市、縣、鎮五級人大代表和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對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的工作聯合開展監督,推動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根據方案要求,人大、政協集中組織代表委員深入人民法庭、檢察辦案現場、警營、司法行政陣地,以監督案件辦理、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對執法司法工作開展全方位監督。
方案下發后,各縣(市)區迅速行動,召開本級動員會,研究出臺各自活動方案,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創新自選動作——
泉山區增加了代表委員進社會治理網格環節,云龍區采取隨機抽取部分監督點的方式,賈汪區運用“先期調研+現場檢查+滿意度測評”的模式,形成閉環式監督。市級公檢法司部門也分別出臺配套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全力配合聯合監督活動的開展。
如何讓聯合監督取得實效、創成品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以組織進法庭、進檢察、進警營、進司法行政“四進”活動為抓手,科學謀劃、全力落實,打出代表委員聯合監督的“組合拳”。
人民法庭是訴源治理和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是服務人民群眾“最前沿”的觸角。8月中旬,銅山區代表委員聯合監督走進兩起大學生涉嫌交通肇事案的公開聽證會現場。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處理,充分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既維護了法律尊嚴,又彰顯了司法溫度。11月中旬,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組織代表委員走進市公安局賈汪分局馬莊派出所,代表委員們不僅觀摩了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現場演練,還詳細了解公安隊伍和業務建設情況,并對公安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其譜感慨,推進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活動深入高質量開展,運用好聯合監督成果,將該品牌打造得更響更靚。
目前,全市代表委員聯合監督“四進”活動正在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組織代表委員深入銅山區人民法院張集人民法庭參與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專家論證會;豐縣組織代表委員到順河法庭、開發區派出所、趙莊鎮司法所等;沛縣組織代表委員深入大屯法庭、正陽派出所;新沂組織代表委員走進馬陵山法庭、城關派出所新戴警務室;邳州組織代表委員旁聽檢察機關羈押必要性審查聽證會;睢寧組織代表委員觀摩一起擬不起訴案件公開聽證會;泉山區代表委員聯合監督,對五個社會治理網格警務室建設、監控使用和“警格+網格”運行狀況進行調研,提出有效意見建議千余條……
“代表委員在聯合監督活動中既要當好聯絡員,把群眾的呼聲和意愿帶到司法機關,又要當好監督員,監督法律、工作、作風的落實,提升公正司法的水平。”徐州市人大代表趙強給了自己一個清晰定位。
“截至目前,全市已組織代表委員1422人次進法庭55次、進檢察26次、進警營33次、進司法行政32次。聯合監督把重心放在執法司法工作基層,不僅有利于面對面傾聽群眾呼聲,也延伸監督觸角,實現了監督全覆蓋。”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工委主任張新茹說道。
堅持監督與推動工作相結合,把監督的過程當成共同研究、推進問題解決的過程,成為徐州兩級人大、政協探索聯合監督機制的重點。
“這既是代表、委員、司法機關互通信息、交流情況的平臺,也是聯合監督中發現問題、督促整改的利器。”為此,兩級“公檢法司”對代表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立行立改,并促進法庭工作、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進一步完善。
——市中院以聯合監督活動為契機,專門出臺《關于打造人民法庭“五大提升工程”,服務鄉村振興保障“善治徐州”建設的實施意見》,全力打造鄉村振興貢獻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融入度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提升、改革賦能精準度提升、基層基礎支持度提升工程,為助力“善治徐州”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市檢察院全面邀請代表委員參與公開聽證,專家論證,實地勘察公益訴訟案件,減刑、假釋案件庭審,監獄、看守所巡回檢察監督等公開辦案活動,確保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
——市公安局按照“一窗受理、一窗通辦、集成服務”要求,設立遍布全市的集成化審批服務窗口,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跑路”。
——市司法局全面推進154個司法所分類建設,提升司法所在加強基層法律服務、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中的職能作用。鼓樓區司法局還設立非訴訟中心和警司聯動平臺,開展直通群眾的“上門”法治服務。
“代表委員聯合監督活動的深入開展,開辟了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發力,扎實推進聯合監督活動走深走實,取得實效、贏得民心。”馮其譜意味深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