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學本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以下簡稱歡采廠)地處錦州凌海市,是遼河油田主力油氣生產單位之一。碧水紅灘是歡喜嶺油田40多年來的一條高辨識度風景線。在長期的開發生產建設中,歡采廠嚴格落實濕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嚴守生態紅線,推行清潔生產,努力構建勘探開發和生態安全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實現了油區生產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連續十多年榮獲油田公司“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稱號。
堅持生態優先理念,實現和諧共生。采油廠所在生產區域內葦田、稻田交織,河流縱橫其間,保護濕地生態歷來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歡采廠積極踐行“貢獻綠色能源,共享碧水藍天”生態環保理念,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為重點,促進油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如今,從歡采礦區到一線井站,沿途呈現出現代化石油工業與生態和諧相融的景象。
提升生態環保自覺。組織開辦生態環境保護大講堂,系統宣貫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深化干部員工對環保工作的認識。大力普及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借助微觀歡采、井站圍欄、墻面等宣傳載體,開展“愛候鳥、愛油田、保護環境、共建家園”主題活動,增強干部員工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與地方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白色垃圾清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環保公益活動,提高崗位員工生態保護的自覺性,營造“綠色生態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國家環境友好企業——歡喜嶺采油廠油區。劉海/攝
提升生態環保標準。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環保制度要求,加強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落實治污減排、環境風險防范等責任。制定實施《自然保護區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生態示范區綠色修井作業管理辦法》,建立生態保護示范區“一排查兩評估”機制,編制完善基層站隊“四圖兩制”,從制度建設上推動管理標準更高、管理要求更嚴。
狠抓綜合治理,推動生態環保落地。大力開展花園式井站建設、植樹造林、恢復植被等工作,對油區井場、站點、油區道路和周圍環境進行生產環境綠化,使生產區綠化率達到95%以上。同時,按照班站每周、作業區每月、采油廠每季三級管理方式,開展生態環境隱患排查,分級制定整改措施并消項管理,保證生態環境安全。

① 采油現場。何林/攝

③ 候鳥成為油區亮麗風景線。劉海/攝
加快清潔生產步伐,實現達標排放。濕地生態保護是一個有機整體。在遼河口濕地生態保護工作中,歡采廠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清潔生產,注重油田伴生氣回收,加強廢氣、廢水、固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態環境得到了有力保護。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開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改造安裝污水處理裝置,新增采出水回注井,全面完成加熱爐“油改氣”,實現“零燃油”,實施伴生氣回收利用工程,實現綠色生產、低碳發展雙落地。
嚴格堅守生態底線。有效實施作業廢水、生活污水減量、過濾、收集處理,保證生產、生活污水零外排;強化土壤監測,對聯合站和重點生產區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定期進行取樣檢測,經檢測全部達標;每季度對注汽鍋爐煙氣和區域噪聲排放情況進行檢測,有控廢氣排放達標率、區域噪聲排放達標率均為100%。
加強綠色科技應用,實現增產不增污。環境保護需要企業綠色發展,綠色發展則需要依靠綠色科學技術。近年來,歡采廠通過轉變開發方式、管理模式、采用先進技術等一系列“綠色革命”,實現綠色環保建產。積極推進“大井組、立體式、工廠化,井站并建、多站共建、集成橇裝”的集約化、效益化建設模式,進一步優化井場組合、場站和道路建設,從源頭上節約了土地、減少了環境風險點源。
推行綠色處理技術。二氧化碳具有驅油作用,能夠提高采收率,同時降低碳排放。為此,歡采廠積極打造綠色能源,將二氧化碳回收與利用作為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程的重要項目常抓不懈,通過建設氣體處理站,將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液化,形成一條“采集—處理—銷售”的完整碳產業鏈,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萬多噸,銷售收入800萬元以上,實現了低碳發展目標。
實施物聯網建設。組織對歡127區塊實施物聯網改造,在井口、加熱爐等設備上安裝視頻監控、數據采集傳輸等裝置,充分利用物聯網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模式,實行無人值守、集中監控,把單站管理變為集中管理,對區塊內井場進行實時監控,對所有生產井數據采取遠程錄取,實現油水井管理覆蓋,大幅提升了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