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偉全
四川省成都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環境集團)前身為成都市興蓉集團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不忘初心,積極踐行國企使命,從事水務環保運營管理事業已有70余年。作為一家大型水務環保專業運營及城市綜合運營商,成都環境集團不斷加速向專業化、特色化城市運營商轉型升級,從傳統供排水向原水、供水、污水處理、再生水應用、固廢資源化利用到流域綜合治理和片區綜合開發等領域迅速拓展。目前,集團下屬企業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共73戶,在職職工約6000人,總資產超600億元。讓環境更優,讓生活更美一直是每一個成都環境人的夢想與實踐。
一直以來,成都環境集團致力提供先進的水務環保運營管理、廢棄物處置、資源循環利用等綜合解決方案。構建了從原水、供水、污水處理、固廢利用到流域綜合治理等完整的產業鏈,供排水規模700余萬噸/日、固廢處置規模超2萬噸/日,業務規模位居西部第一、全國前列,運營管理水平國內領先,多次被評為“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廠
良好生態環境是企業發展應優先考慮的民生福祉,水生態治理無疑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成都環境集團興蓉環境致力不斷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積極組織下屬排水公司對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提標改造,有效提升出水水質,切實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2020年,在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城市排水分會組織下,集團下屬排水公司與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12家水務企業成立全國“地下污水處理廠技術聯盟”,共同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地埋式污水處理廠采取“地上景觀公園+地下污水處理”的先進設計模式,具有土地集約、環境友好、社會效益顯著等優勢,將污水處理的“鄰避效應”轉變為具有城市綠色功能的“鄰利效應”。目前興蓉環境在建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共計5座,建成投運后將新增54萬噸/日的污水處理產能。
在做優水務、服務城市民生的同時,成都環境集團大力拓展和耕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滲濾液處理和污泥處置等環保業務,以綜合環保解決方案為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綠色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下屬再生能源公司萬興環保發電廠(二期)項目,是四川省處置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109.5萬噸。項目的投運有效提升了成都市生活垃圾處置水平。此外,成都環境集團下屬排水公司污泥處置公司在國內率先采用“半干化+焚燒”污泥處置工藝,進一步降低污泥處置和煙氣排放對環境和市民生活的影響。
2021年10月19日,財聯社·ESG高峰論壇將“2021中國企業ESG最佳環境案例獎”頒發給成都環境集團興蓉環境。這說明集團在整合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責任等多維因素中的積極表現得到了公眾認可和支持,體現了企業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努力。

成都市自來水七廠
創新一直以來是決定企業發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本著務實創新、合作共贏的集團精神,成都環境集團一直非常重視科技創新所帶來的驅動作用。
成都環境集團興蓉環境為提升公司科技創新能力,搭建與高校的科研合作平臺。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水務先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在供排水及滲濾液處理等領域開展研究合作,通過水務先進技術的攻關突破和產學研合作創新,更好地應對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問題。
2021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結果中,成都環境集團再生能源公司參與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基于哌嗪類螯合劑的飛灰高效穩定化/固化填埋及資源化技術”正式獲批立項。該項目由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都環境集團再生能源公司和日本東曹株式會社聯合參與,擬通過開發高效低成本飛灰穩定化/固化填埋技術并建立工程示范,形成創新型商業示范推廣模式,同時將構建飛灰螯合穩定化/固化填埋長期穩定性和環境安全性評估理論體系和方法,為國家制定飛灰穩定化填埋技術政策標準提供數據支持。這是成都國企首個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環境能源類科技創新項目,標志著成都環境集團正式進入相關科研領域的“國家隊”。
作為一家市屬國有大型環境企業,集團始終以身作則,經過不斷的試驗與設備改造,對鄉村田間地頭的污水排放設施完成改造升級。2019年,剛接手雙流區污水設施運營的成都環境集團空港環境,便立即對轄區內各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現狀進行全面梳理,整理成冊,形成動態更新,并針對每一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的實際情況制定整改方案,以“一站一策”實現對各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的全方位管理。此外,空港環境公司還自主實施了50余項技術改造,并取得了2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使整改后的設施出水水質得到顯著改善。

萬興環保發電廠
2020年,空港環境公司啟動“幸福美麗新村計劃”,著力為雙流區新增23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2021年4月,新增的一體化設施項目均完成建設,為雙流區彭鎮、黃龍溪鎮、永安鎮、黃水鎮4座鄉鎮部分村落徹底解決了污水排放的后顧之憂。
2021年9月16日,成都環境集團環境建設公司研發的“一種貨運索道滾移鞍座”和“一種絞車防斷軸裝置”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后,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將分別應用于貨運索道技術領域和客運地面纜車安全技術領域,為各個重大民生項目建設保駕護航。2017年,環境建設公司承建了六盤水梅花山旅游景區的客運索道項目。“一種貨運索道滾移鞍座”完美解決了六盤水常年陰雨濕冷,梅花山上峰多溝深、山大路險彎多的問題;成功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索道貨物運輸的多種弊端。“一種絞車防斷軸裝置” 成功解決了傳統的客運地面纜車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國內首個在纜車驅動絞車上增加防斷軸的設計,有力增強了客運地面纜車選型設計、配套、安裝一體化的能力,為地面纜車安全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后盾。
成都環境集團依靠科技創新,憑借先進的水務環保設施,豐富的城市運行管理經驗,積極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累計承接了廣東深圳、江蘇徐州、海南文昌、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河北石家莊等全國8個省區、10余個城市的運營水務環保經營性項目,為全國生態城市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優質水資源。
作為城市美好環境的守護者、重大民生項目的建設者、幸福美好生活的服務者,成都環境集團始終以實際行動助力成都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成都環境集團作為生態文明思想的踐行者與推動者,始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記于心,踐于行。
為增強員工環保意識,成都環境集團持續開展環保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環保教育宣傳、環保培訓等,通過開展“世界水日及中國水周主題活動”“世界地球日活動”“世界環境日活動”“環保志愿服務進社區”“植樹節”等各類活動,有效帶動和凝聚員工力量,同時引導更多社會公眾增強環保意識,共同保護生態環境。
2021年,集團深入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解決市民急難愁盼,聚焦主責主業,全力確保多個新建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如期實現建設目標,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三期項目等重點民生工程順利實現主體竣工。聚焦民生改善,全面完成成都市錦江區、成華區、青羊區、武侯區、金牛區和郫都區的45個老舊院落、5082戶家庭一戶一表和管道改造任務,讓人民群眾用上“安心水”;共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652次,為群眾辦實事239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市民排憂解難。
集團長期將志愿服務作為常態化的民生工作來開展,目前集團注冊志愿者人數1000余人,堅持每月組織黨員志愿先鋒隊,開展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通過幫扶孤寡老人,講解用水知識等內容,增強員工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意識和責任心。今年,集團在廠區和50個社區,同步開展了2021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蓉水萬家情’為幸福美好生活賦能”大型惠民活動,吸引上萬名市民參與。活動期間,志愿者免費為市民進行水樣檢測,出具檢測數據817個;免費實施管道維修90處,受理戶內求助3264處。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解決群眾用水問題,公司受理戶內求助15590條,幫助解決用水需求,收到錦旗10面、表揚信1封。

成都市垃圾滲濾液廠
圍繞中心工作,集團廣泛開展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活動,選樹先進典型,營造干事氛圍,開展“成都工匠”“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等評選表彰活動,近年來,榮獲一個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稱號,共培育2位“四川省勞動模范”、2位“成都市勞動模范”、3位“百佳創客明星”、15位“成都工匠”,2位省級“五一勞動獎章”和多位市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獲得多項省級五一勞動獎狀、成都市抗疫專項五一勞動獎狀殊榮,并涌現出1個省級模范小家、多個成都市“工人先鋒號”集體。通過巡回報告會、宣傳手冊、網絡專題學習等形式,大力宣傳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在集團上下形成了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濃厚氛圍,營造尊重勞動、熱愛勞動、開拓創新的社會風氣,進一步弘揚了奮斗精神與工匠精神。
作為中國城市公共服務運營市場改革的先行者,成都環境集團將持續加強成品水制造、應急供水、水庫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供排水廠網建設等方面保障工作,致力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質量典范性民生工程,加快推進成都市供排凈治一體化,為打造水清岸綠的美好居民生活環境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