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柳笛,王 喆,趙雨彤,孫名輝,戴偉偉
(石家莊鐵道大學,石家莊050043)
2020 年為了應對疫情沖擊,在繼續做好“六穩”工作的基礎上,中央提出“六保”新任務,其中保就業保民生被列在“六保”之首。地攤作為人間煙火氣的代表,以其投資門檻低、受眾廣、靈活性高等優勢成為拓展收入來源和提高就業的重要途徑。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淘寶、抖音、快手、支付寶、微信等平臺也為傳統地攤賦能,推動了地攤選品、貨源更新的速度和移動支付的普及,地攤不再是網外之地。本項目擬通過調查當前地攤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現狀和問題,促進互聯網與地攤經濟的深度融合,解決流動攤販貨源、融資、銷售等遇到的問題,提升消費者地攤消費的效用水平。
由于受疫情影響封閉管理的原因,本次調研采用線上問卷的方式進行網上數據收集,發放了630份問卷,回收了600 份,其中無效問卷70 份。問卷信息涉及消費者的性別、年齡、一周內購買商品的次數、購買商品的種類、對地攤商品質量評價等數據信息,并用Apache ECharts 對數據進行分析。
圖2 不同性別消費者購買偏好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衛生、商品性價比、商家的服務態度等都是影響消費者消費的主要因素。從數據來看(如圖3 所示),20 歲以下的年輕人最注重的是食品衛生問題,其次是質量和性價比問題;21-30歲的人群對商品質量、食品衛生問題、商品性價比、服務態度和后續服務的注重程度呈遞減趨勢;31-40 歲的人群最注重商品質量問題,其次是食品衛生和商品性價比;40 歲以上的人群比較注重食品衛生和商品質量。對于餐飲方面的小攤來說,人們更關注的是食品衛生;對于生活日用品來說,消費者更關注質量。
圖3 不同年齡消費者對地攤消費的關注因素
口碑相傳是很多地攤做大市場份額的重要原因,商家們傾向于張貼海報進行宣傳,也傾向于利用自己的客戶關系進行宣傳。不同年齡和性別對地攤商品的宣傳態度迥異。從數據來看,20 歲以下和50 歲以上的人群幾乎不宣傳;20-50 歲的人群大多數人偶爾宣傳,較少人傾向于經常宣傳。男性消費者的各項占比要比女性消費者的各項占比差距小,女性消費者更傾向于偶爾宣傳。因為互聯網的普及,21-40 歲人群經常宣傳地攤商品的次數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如圖4 所示)。
圖4 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地攤商品宣傳的態度
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逐步在地攤普及,但是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支付偏好是有差異的。
如圖6 所示,各年齡段的消費者在購買地攤商品時,所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是微信支付。50 歲以上的人群使用現金支付的占比超過了支付寶。而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用銀行卡支付。年輕人使用現金的比例比較低,而中老年人使用現金的比例比較高(如圖6 所示)。
圖5 不同性別的消費者對地推商品宣傳的態度
圖6 不同年齡段消費者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從圖7、圖8 可知,各年齡段的消費者每周購買地攤商品的次數大多為5 次以內,購買10 次以上的寥寥無幾。20 歲以下和50 歲以上的人群,購買0次的占比僅低于購買5 次以內的;21-50 歲的人群,購買5-10 次的占比與購買0 次的占比相當。由圖表得知,青年群體購買地攤商品的次數明顯多于老年群體。青年群體更能熟練地使用手機支付,對生活更有多樣化的需求。
圖7 不同年齡段消費者一周內購買次數
圖8 消費者一周內購買次數
從圖9 可以看出,消費者在地攤購買該商品的原因占比最大的是付錢方便;其次是因為產品的質量好和朋友推薦;再次是朋友圈刷到過、抖音爆款和衛生狀況良好。
圖9 消費者購買原因
由圖10 可知,大部分消費者對現有支付方式滿意,而只能使用現金支付被消費者認為是支付方式的最大弊端,同樣,只支持一種支付方式也無法滿足互聯網多樣化的需求。還有一種消費者認為的支付方式弊端是支付方式太多容易掃錯碼,在便利的同時卻也浪費了時間。
根據表2各路拳法的應用情況統計可知:1)沖拳和貫拳在比賽中使用的頻數較多,這也是諸多選手習慣操作和應用最為廣泛的拳法技術,對于抄拳和鞭拳的應用情況則相對較低,并且沖拳和貫拳的使用率占到拳法應用總數的90%以上;2)對于各路拳法每局應用的數量來看,沖拳占據明顯優勢,然而出拳成功率卻較低,可見沖拳和貫拳戰術上屬于虛招,有利于配合其他技術動作的應用和戰略戰術上的制衡;3)在各路拳法使用成功率上,鞭拳和抄拳的成功率是比較高的,可見這兩路拳法技術適合比賽中的關鍵制勝環節,對于戰勝對手取得比賽勝利有著決定性意義[8]。
圖1 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購買偏好
圖10 消費者認為現有支付方式存在的弊端
由圖11 可知,71%的消費者認為自己在地攤購買的商品質量一般;23%的消費者認為質量很好;6%的消費者認為自己購買到的商品質量差。地攤商品的品質整體有待提高是地攤經濟需要解決的問題。
圖11 消費者認為商品的質量
由圖12 可知,消費者認為互聯網與地攤的融合帶來的便利是囊括各方面的。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支付日新月異,支付更便捷了。消費者了解商品的渠道更多了,可以更好地選擇自己所需的商品。
圖12 消費者認為地攤與互聯網的融合帶來了哪些便利
由圖13 可知,34%的消費者認為地攤商販的攤位影響了過道;28%的消費者認為商販的食品衛生不過關;20%的消費者認為地攤商販的信譽差,易出現隔天不見蹤影的現象;17%的消費者認為商品質量不過關。地攤商販的流動性較強,多數商販擺攤都是暫時性的,經營許可證對他們無法形成約束。追究到責任,若有互聯網的強力介入監督,這些存在的問題也會相應減少。
圖13 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由圖14 可知,48%的消費者選擇直接跟商販交涉;32%的消費者選擇發朋友圈;各有10%的消費者會拍段抖音小視頻或將意見投遞到相關部門。
圖14 消費者意見發表的方式
由圖15 可知,對于食品安全監管和提高商品質量的建議占比最多;其次是地攤的經營環境和地攤垃圾的處理方式;最后是地攤的客服服務。
圖15 消費者對于地攤發展的建議
從上述問卷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整個地攤經營過程中,互聯網僅僅是一個低端的參與者,而非一個重要的推手。目前消費者對地攤消費主要的吐槽點有:
地攤經營者主要采用傳統的定點占道經營、沿街販賣,在進貨、售賣的過程中缺乏互聯網元素,應用最多的互聯網工具是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移動支付,產品質量控制、進貨渠道觸網程度不高。經營結束后對環境衛生關注度低,很少設置垃圾處理設備,早市、夜市結束后的衛生狀況堪憂。
地攤宣傳大多是在小范圍內的口耳相傳,顧客多是回頭客,絕大部分地攤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聯網、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工具進行精確的宣傳;地攤主缺乏正規高效的意見反饋搜集平臺和健全的信息分析機制,大部分攤主僅僅是當面問詢消費者,既不正式也不高效,對地攤發展起到的幫助作用十分有限。
部分地攤商品消費者對智能手機和互聯網軟件APP 應用不太熟練,因而這部分人傾向于傳統的現金付款、現金找零,而有些地攤經營者在此方面明顯準備不足。
隨著大量網購平臺的出現,消費者對自身權益保護比較看重。消費者在購買商品體驗上的意見是促進地攤經濟活動良性高效發展的動力。但是在地攤消費中,由于地攤經營者流動性大,即使出現了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假冒偽劣等問題,消費者投訴無門。
政府監管部門對地攤的監管仍然是傳統的面面監管,而問題發生和監管存在明顯的時間差,地攤主有很大可能在得到消息時進行證據的銷毀或轉移,從而逃脫監管部門的制裁。同時,監管人員一定程度上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執法簡單,從而使一些不良商家有機可乘。
地攤經營者大部分是一些中年人或文化水平較低者,他們本身對互聯網的了解僅限于皮毛,而互聯網繁雜多變,導致這部分人不能跟上互聯網、智能化發展的節奏,對于在經營過程中如何與互聯網融合、借助互聯網增收提效等知道甚少。在宣傳上,少數經營者會在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發布視頻擴大影響,但大部分經營者對于互聯網的認識仍處于較低的水平上。
另外,絕大部分地攤攤主都是自己進貨、自己銷售,整個流程都比較隨意,既缺乏能夠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上游供貨商,又缺乏自己承銷的固定品牌產品。他們對于產品是否優質、商品信息是否透明等沒有過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地攤經濟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監管法律條文的制定滯后于互聯網發展的實際情況,現有法律條文對地攤商販的監管不到位;監管人員缺乏對互聯網與地攤融合發展的深度了解,其思維慣性、執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與現有的實際發展情況不相符。
互聯網與地攤經濟融合發展是“互聯網+”潮流的大勢所趨,不可逆轉。但根據地攤經濟發展狀況來看,互聯網與地攤經濟的融合仍處于較低水平,互聯網在整個地攤經濟的活動中并未真正發揮出其龐大力量。基于地攤經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匯集多方力量強化地攤經濟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提出以下措施:
當地政府應牽頭建立多方參與的互聯網平臺;幫助建立消費者信息反饋云平臺,征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意見;數字化賦能,牽頭高德、百度等巨頭利用地圖大數據為底層個體經營者提供有效的擺攤地點以及擺攤時段,降本提效。
監管部門要利用現有的互聯網手段,推進數字化監管,實時監測但不干預攤主的經營,線上能夠解決的問題絕不拖沓;適當改變原有的人事任用標準,征收一些有互聯網、經濟學雙重背景的高素質人才;網上向地攤攤主普及監管方面的法律條文、規章制度。
地攤行業協會應聘請專業的互聯網營銷人才為地攤主進行培訓,提高攤主的互聯網營銷知識素養,學習了解對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方法;宣傳和引進特色網紅商品和網紅小吃;利用現代自媒體手段,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當地地攤經濟的知名度。
地攤經營者要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應熟練應用智能手機及與經營相關的APP;利用互聯網的信息透明化的特點,將采購流程向消費者披露,商品信息向消費者公開;積極利用征集的消費者意見建立融合互聯網的采購機制,分析消費者購物傾向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活動;利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合理宣傳,擴大知名度。
消費者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地攤平臺,根據關鍵詞搜索、推薦指數等指標尋找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地攤商戶;要積極給地攤經營者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優質商戶進行宣傳;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主動向消協和監管部門進行投訴,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