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萌 鄭 富
(1.首都師范大學附屬玉泉學校 北京 100195;2.河南大學 河南開封 475001)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不同的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不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含四個要素: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具體來說,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然后要了解英語語言背后的一些文化內涵,最后要學會獨立思考,觸類旁通地進行學習,有鉆研精神,這些就是英語學科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伴隨新課改的實施,初中英語教學,作為小學到高中的過渡學段,課程的教學目標也由單一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走向多元的對知識、核心素養、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生要能夠理解語言并用語言做事情;實現初中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除了學習英語本身,學生還可以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思想品德、社會文化理解方面有所發展;培養學生辨識中英思維異同并用正確思維進行語言解碼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如何調整學習策略和拓寬英語學習渠道,讓學生有意識地提升英語學效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吃透核心素養的內涵,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融入教學設計的環節中,積極引導學生,明確學生學習目標,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真正有所收獲。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就是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師應該牢牢把握住每一天每一節課,引導學生,從感知與理解語言,到操練與使用語言,把課堂交給學生,自由探索語言知識,發現其中的奧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初中英語階段應具備的學科核心素養。
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全面而系統的,學生的學習也更加自主獨立。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教師應該在遵循教學原則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教學設計,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制定合理的優化策略。
為了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教師在使用教材時,首先要深入分析和重組教學內容,找到適合學情的學習目標。如果學習目標定得過多、過高,就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其積極性的發揮;如果學習目標過低、過少,一些學生會覺得課堂節奏松散,沒有緊張感;其次,學習目標的確定要建立在教師認真研讀教材與文本的基礎上,文本的主題意義、具體內容、深層含義和文體特征等都需要教師準確把握。以人教版英語教科書(以下例子均為同一版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A 1a-1c為例,該部分包含一個聽前活動(將圖片中的動物和給出的單詞進行配對),一個聽中理解活動和一個聽后做對話的語言表達活動,聽力內容是Julie和John在逛動物園的過程中談論自己喜愛的動物是什么,為什么喜歡這種動物,以及它們來自哪里等。通過這段聽力文本的輸入,學生們就可以了解如何表達喜歡的原因,介紹動物等等。聽力文本中出現了可以供同學們談論動物的句型,如:Why do you like pandas?Because they are kind of interesting. Where are they from? They’re from China.等。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談論動物的相關話題比較感興趣,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為后面的口語輸出活動做鋪墊。根據以上的文本解讀,我們可以為學生設置如下學習目標:
① Learn to use the new vacabuIary:panda, koaIa, Iion, interesting, cute, scary,AustraIia, South Africa.
② Learn to use the key sentences: Why do you Iike...? Because they are....Where are they from? They are from....
③ Predict what you wiII Iiste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④ Check your prediction whiIe Iistening.
⑤ Listen again and get specific information using the strategy of Iistening carefuIIy.
⑥ AppIy the target Iangguage to taIk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Is.
⑦ Think and taIk about how peopIe get aIong with animaIs.
此外,教師在吃透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還可以根據學生需求,選取課外的材料,將其與課本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擴大語料輸入,拓寬學生知識面。比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This is my sister.)Section B(1a-2c)的聽說課,教師可以拓展一個介紹外國朋友是如何介紹家人的視頻和語料,讓學生切身感受其中的語言特色和英美文化。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量身定做校本教材。
英語聽力教學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聽前準備、聽中活動與聽后活動。教師在聽前準備時應該注意活動設計的趣味性,在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掃清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的一些詞匯、語法、話題理解方面的障礙,為后面做準備。在聽中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聽力技巧,比如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在聽中做筆記的習慣、利用題目給出的圖片或者表格信息等,訓練學生的聽力技巧也是課堂的教學目標之一。在聽后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層次不同但又緊緊圍繞主題的課堂活動,比如對話、英語脫口秀、模仿、表演、小組匯報等活動。這些活動有助于學生消化運用聽力文本,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課堂效率更高,此外,活動難度不同,適合不同英語基礎的同學,把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也調動起來,引入活動中,讓英語課堂成為大家普遍參與的課堂,而不是少數積極分子的課堂,在一點點的進步中,學生就會找到成就感,保持英語學習的熱情。例如,在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 1a-1d這一課時中,表1的學習活動可以供大家參考。

表1

1. Free talk: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 do you like them? 復習舊知,激活學生背景知識,為后文的聽做準備學習理解活動2. Look at the pictures of animals and match the description words with the animals.(1a)3. Listen and circle the descripton words.(1b)聽中圈畫,理解文本大意4.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chart with the descripion words you hear.(1c)聽中記錄,抓住文本細節應用實踐活動1.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運用編寫對話的方式,實現學生對語言的再現、內化與鞏固。創設新情境,讓學生靈活使用語言,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批判性思維2. Think about how to protect some kinds of endangered animals.遷移創新活動1.Introduce your favorite animal from three aspects(their food,appearance , habits...) , in your group.
英語學習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受學生情感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一些在某方面很優秀,但是英語科目薄弱的同學,更應該注重對其自信心的培養。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個也不拋棄,一個也不放棄”的態度,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感化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主動探索求知,歸納總結規律,有利于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情感交流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語言是思維的物質載體,不會說話,我們的思維就無從表達,思維能夠對語言進行完善,比如,我們寫文章和寫信都是構思好了再寫,教師給學生創設寬松的環境,學生學習豐富的語言知識,思維變得活躍,能力也隨著增長。因此,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在學生取得進步時,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與贊揚;在學生感到灰心喪氣時,及時加油打氣,讓英語課的教學成效最大化。比如,教師經常用這樣肯定的口吻“You did a good job! Have a try! You are excellent!”和學生交流,學生收獲了教師的肯定,會信心倍增,有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教師要求必須使用英語之外,也會使用漢語,課后交流也用漢語比較多,缺乏英語環境,所以學習的語言無法及時得到鞏固,導致英語聽說能力無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影響學習效果。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是一些機械的模仿與操練性質的作業,缺乏創新。因此,我認為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要布置書面作業,比如抄寫聽力文本:改編對話等,鞏固所學,在新情境中使用目標語,還要布置幫助學生鍛煉語言流暢性與準確性的作業,比如朗讀、背誦等,更需要布置一些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作業,比如一些采訪性活動,錄制介紹某一話題的視頻等,這樣就將課堂所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了,讓學生有機會展示和表達自己,從而鍛煉聽說技能,發展思維品質。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7,section B,1e,該部分的聽力材料主要是討論如何在商店購物,這是學生們在生活中都會體驗到的真實情境,學生有興趣進行討論,因此教師可以向外拓展,布置相關話題的作業。把學生分組,課后討論現在的購物方式有哪些,說出自己喜歡哪種購物方式以及為什么喜歡,對比幾種購物方式的優缺點,形成報告,在下節課上課時進行匯報,小組之間互相評價。這樣的合作性質的作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任務,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小組合作還鞏固了課堂內容,培養了發散性思維,引發了學生對消費觀的思考,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可謂事半功倍。
在英語聽說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學習的動態情況,及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獎勵,激勵學生不斷前進。針對學生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幫助學生成長。因此多元化、尊重個性差異的教學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口頭評價、學生互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評價都是老師們可以選擇的方式。一堂課沒有教學評價是不完整的,有生成就要有反饋,教學評價對學生和老師而言,都很重要。
口頭評價是一種常見的、高效的,課堂上使用頻率較高的評價方式。教師的語言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老師無心的一句話可能讓一個學生受益終身,因此我們不能忽視贊美的力量。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前進行動員,也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給出及時的肯定或指正,委婉地指出不足,發自內心地給出表揚,讓學生堅持做得好的方面,改變不足的方面,明確以后努力的方向。然而在實際上課中,教師往往只用一些簡單的短語或者詞匯評價學生,如“Good!Wonderful!Great!”等,這種評價只明確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不能更進一步評價答案內容或者行為表現,而且這些話在課堂上重復多了,學生難免會產生疲憊感,評價便流于形式,缺乏實際意義。
因此,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應該從不同的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對學生內容的創造性進行評價(You are creative. You give us something new.),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行為舉止進行評價(You speak clealy and loudly. You have a good behavior),對學生舉手這件事情本身進行評價(You are so brave and active. You are better than yesterday.)。再比如,在人教版英語七下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A 2d一課中,最后的輸出活動是兩人一組分角色表演Jane和Bob之間的對話,在學生準備時,教師就可以給出類似于表2的參考表,讓學生清楚評價標準是什么。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因此教師的評價也應該是個性化的,學生在教師豐富細致的點評與鼓勵中成長,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表2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來達到彼此促進的目的。互相評價會涉及分組學習,這種模式在英語課堂上應用比較廣泛,在口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組內同學之間可以進行口語對話、合作表演、朗讀比賽等,然后其他小組的同學根據評價標準對其他組的同學的展示做出評論,然后由教師進行補充,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評價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相互促進。比如可以組織聽力原文的朗讀比賽:
“Hi, I’m Jenny. Here are two photos of my family....Coco is in my family, too.”
教師指定該文章為朗讀比賽的內容,全班分成6個組,每組5個人,學生先在組內輪流朗讀課文,進行組內成員互評,每組選出一個代表進行比賽,之后每組之間進行點評。在這個過程中,全員參與了課堂,完成了互動,在同學互評的過程中大家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也看到了同伴的進步,與此同時,同學們知道了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彼此了解和溝通,在英語聽說課的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在傳統評價方式的基礎上又多了一些選擇。現在的青少年是信息技術的“原住民”,課堂上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會勾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一起中學”聽說訓練軟件可以供同學們進行課后的朗讀或聽力“打卡”,系統自動評分,教師可以用于布置課后作業使用,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聽力及口語能力,堅持下去,學生定會有較大進步。“英語趣配音”中有豐富的演講、歌曲、視頻、動畫資源,教師還可以組織類似配音比賽的學科活動,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根據教學實踐,希沃白板中有一些蒙層、克隆、課堂獎勵、學科工具、課堂小游戲等功能,教師們可以選用,多媒體技術具備在課堂互動方面的優勢,這不僅能激發教師們運用新技術的熱情,拓寬教學思路,更能增強學生對課堂的趣味性和關注度,提升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要培養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聽說教學是一個牢靠的抓手,需要教師們基于學情,制定合理的聽說課學習目標,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注重對學生有效的個性化的評價,布置有創造性的作業或者活動等。教師作為學生的“啟明燈”,要重視自己對學生的榜樣引領作用,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教育技能,奉獻給學生高品質的課,讓學生每節課有不一樣的收獲,激發學生求知探索知識的內驅力,促進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把學生培養成適應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