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楊書軍
2021年,我只出差過一次,但這一次7天6夜的出差經歷,卻讓我感受了無限真情,終生難忘。
2021年7月18日18時至7月21日0時,鄭州出現罕見的持續強降水天氣。鐵路塌方、公路沖斷、民航受阻、地鐵被淹,電力供應中斷,群眾生產生活秩序遭受嚴重破壞。
災情就是命令,第一時間恢復電力供應是災后重建的重要保障。國網漯河供電公司在接到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命令后,于2021年7月22日起陸續派出41人支援鄭州災后重建,主要負責搶修現場安全監督、配網技術管理、物資配送等工作。他們不辱使命,勇于擔當,圓滿完成鄭州、鶴壁等25個市縣供電公司災后重建物資配送工作,做好了來自安徽、重慶等5支援豫隊伍1000余人搶修作業現場安全監督工作,讓85個停電小區恢復供電,為災后重建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國網漯河供電公司宣傳小分隊負責人,我現場親歷了災后重建的過程,至今仍歷歷在目,讓我深深感動。
“剛接到領導電話,我要去鄭州災區現場進行宣傳報道。今天是你的生日,不能在家陪你了。”2021年7月22日一大早,國網漯河供電公司員工于江新給妻子道歉。
“生日年年有,現在救災工作重要,你放心去吧。”妻子非常理解。
正當于江新準備出發到鄭州救災保供電現場,進行采訪報道的關鍵時刻,身份證卻怎么也找不到了,這讓他一時急得團團轉。
原來是女兒得知這個消息后,怕爸爸去往災區不安全,偷偷把身份證藏了起來。
“好閨女,把身份證給爸爸吧,爸爸去現場宣傳搶險救災感人事跡,能夠鼓舞受災群眾,更好地幫助解決困難。”于江新妻子勸說女兒。
“請閨女放心,爸爸一定注意安全,保證完成任務,平安回家。”于江新向閨女作出保證。
“好,爸爸說話算數,一定早日平安回家。”女兒點點頭。
到了中午,在現場救災保供電的兄弟們突然有了一個主意,通過手機給嫂子送個生日祝福。大家身著鮮艷的工作服,站成一排,用短視頻的方式共同祝福嫂子生日快樂。于江新的妻子被大家現場送來的特殊生日禮物感動了,她連聲感謝,并叮囑大家在現場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災后重建現場,于江新拍攝的照片和短視頻生動感人,受到網友熱評,他也為自己能夠通過宣傳支持救災工作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2021年7月23日,國網漯河供電公司支援鄭州災后重建小分隊指導員苑廣和同事一起在10千伏楊紅線釣魚溝現場進行安全監督。周圍有不少村民觀看,其中一位老人仔細地看著苑廣,尤其對其手臂上漯河安全監督的袖章特別關注。
“1975年漯河受洪澇災害時,我參加過救災工作,作為一名軍人,參加搶險救災是我們的責任。這次鄭州的洪澇災害也很嚴重,但是政府的應急措施很及時。”在工作的間隙,老人主動與苑廣交流。
“我在供電公司工作,也是一名黨員,有啥需要盡管提。”
“同志,我也是一名黨員,我的黨齡已經60多年了!”老人緊緊握住苑廣的手,“太感謝你們了!今天一直為我們用上電努力忙碌著。”
一股暖流在苑廣心中涌過,他感覺到特別的幸福,同時也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能夠有機會從事為人民服務的電力工作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2021年,總有一些感動,讓我們體會人間真情;總有一些困難,讓我們激發前行的力量。無論是困難的艱辛,還是成功的喜悅,都能夠轉化為激勵我們奮勇前行的精神力量。2022年,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用接續的奮斗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