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自遠,李捷輝
(江蘇大學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隨著汽車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汽車電子/電氣(E/E)系統集成度和復雜性日益增加,軟硬件隨機失效的風險也在不斷提高。為提高汽車安全性,國際標準化組織在《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IEC 61508)[1]基礎上,針對汽車E/E系統的特點,制定并頒布《Road vehicles-Function safety》(ISO 26262,本文簡稱標準)[2]。
化石能源短缺阻礙內燃機的發展,甲醇是理想的替代燃料。在直列四缸高壓共軌柴油機進氣道上加裝噴醇器[3],在低速工況時,采用純柴油工作模式,在中高速工況時,采用雙燃料工作模式,采用進氣道多點噴射方式,由柴油引燃甲醇燃燒。
功能安全概念開發是整車功能安全開發過程中重要環節,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此開展一系列研究。馬行等[4]開發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功能安全概念,搭建UML模型,進行仿真測試;Huang等[5]開發線控轉向系統功能安全概念,提出多項功能安全要求,構建反饋轉矩損失和轉向能力損失故障樹;Mauborgne等[6]提出操作危害性分析方法和系統安全需求相關模型,并應用在車輛突然加速、剎車失靈危害事件上。
本文參照標準的要求,針對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定義其相關項,進行危害分析和風險評估,得到ASIL等級和安全目標,開發功能安全概念,在Isograph軟件中搭建FTA故障樹模型,驗證功能安全概念正確性。
概念階段開發流程第1步為相關項定義,其中相關項為能夠實現整車或部分整車功能的系統,相關項定義需要描述待開發系統結構,明確系統內要素功能交互作用和功能架構,劃分邊界條件。
第2步為危害分析和風險評估(HARA),危害分析目標是得到整車級危害,風險評估根據嚴重度(S)、暴露率(E)、可控度(C)對整車級危害進行分類,并確定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 (ASIL)和功能全目標(SG)。
第3步為功能安全概念,提出系統功能安全要求,并根據ASIL分解規則,將其分配到要素中去,更新系統功能架構,樹立安全機制(SM),確定安全狀態,從而提高系統容錯能力,減輕故障影響,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需要定義的相關項為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此系統根據發動機所處工況控制甲醇/柴油噴射量、噴射時刻。
甲醇/柴油噴射控制功能架構如圖1所示,甲醇供給裝置、高壓共軌裝置、電源、整車CAN總線為外部環境要素。甲醇供給裝置、高壓共軌裝置為甲醇/柴油提供噴射壓力,電源處理電路將24 V電壓轉換成5、12、48 V電壓,CAN通信模塊發送報文到整車CAN總線,傳遞發動機工況信息。
圖1 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功能架構Fig.1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methanol/diesel injection control system
傳感器、MCU、相關電路、執行器為系統內部要素,系統接收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凸輪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計算發動機轉速、確定噴醇和噴油時刻;接收進氣壓力溫度、冷卻水溫度傳感器信號判斷發動機工況;接收油門位置傳感器和制動踏板開關傳感器信號,確定駕駛員加減速需求,增加或減少燃料噴射量;接收甲醇壓力、軌壓傳感器信號,分別監測甲醇軌內壓力、調節軌壓。MCU輸出噴醇控制信號經噴醇驅動芯片驅動噴醇器;輸出噴油控制信號經噴油驅動芯片驅動噴油器,輸出軌壓控制信號經噴油驅動芯片驅動燃油計量閥;系統根據發動機轉速和工況調節燃料噴射量,計算輸出轉矩。
標準中規定,可應用FMEA或HAZOP方法分析相關項,得到整車級危害。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包含要素較多、工作狀況復雜,具有2種工作模式,任一要素功能失效在不同工況下,可能導致不同的整車級危害。本文參照FMEA方法的DFMEA方法[8],結合系統結構、系統功能、及其內部要素之間聯系和相互作用,構造出失效模型,如圖2所示。運用此模型進行分析,得到系統級危害和整車級危害,如表1所示。
圖2 系統失效模型Fig.2 Failure model of system
表1 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危害分析Table 1 Hazard analysisofmethanol/diesel injection control system
此模型從系統要素功能單點失效出發,任一失效都具備失效起因(FC)、失效模式(FM)、失效危害(FH)。失效起點通常為系統某個要素功能失效,通過失效鏈A傳遞至子系統、系統,導致系統級危害。整車失效起因為子系統功能失效,通過失效鏈B傳遞至系統、整車,導致整車級危害。
失效起因有功能喪失、功能超范圍、非預期功能等形式。在失效鏈A中,功能喪失失效形式為信號處理電路不能接收和輸出信號、驅動芯片及其高低邊驅動電路不能接收和處理信號等,功能超范圍失效形式為傳感器電壓或電流信號偏高/偏低、噴油或噴醇控制信號脈寬過大/過小、電源過壓/欠壓等,非預期功能失效形式為噴醇控制信號異常輸出、制動踏板開關信號異常輸出等,如在低速工況下輸出噴醇控制信號。在失效鏈B中,失效起因為子系統功能失效,功能喪失形式為不噴醇/不噴油,功能超范圍失效形式為噴醇量或噴油量異常增減,非預期功能失效為異常不受控噴醇,如在低速工況下噴醇。
失效模式為子系統或系統不能實現預期功能的方式。在失效鏈A中,失效模式為甲醇噴射控制系統或柴油噴射控制系統異常工作模式,即單一噴射控制系統功能失效。在失效鏈B中,失效模式為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功能失效,即2種噴射功能同時失效。失效危害為不同失效模式下可能會造成的事故后果。在失效鏈A中,失效危害為要素失效、子系統失效造成的系統級危害。在失效鏈B中,失效危害為系統失效造成的整車級危害。
根據危害分析結果得出整車級危害,對其進行歸納,得出5個危害事件。在風險評估時,按照標準的要求,考慮其最壞潛在事故場景,本文完成5個危害事件的風險評估,如表2所示。以危害ID為Haza0005:車輛不能馬上減速事件為例,闡述風險評估過程。
表2 危害事件的風險評估Table 2 Risk assessment of hazard events
風險評估需要確定危害事件ASIL等級,ASIL等級越高,此危害事件失效對應風險越大,對系統安全性要求和設計要求就越嚴格。風險評估過程需要參照ASIL矩陣,根據S、E、C等級,確定危害事件ASIL等級,其原理可表示為1個模型,其原理如式(1)所示:
f(R)={S,E,C}
(1)
式中:R為危害事件的風險;S表示危害事件嚴重度等級;E表示危害事件暴露率等級;C表示危害事件發生時所有相關人員對危害可控度等級。
車輛不能馬上減速最壞潛在事故場景為:裝有本系統的重卡在國道上行駛,車速為72 km/h[9],不能馬上響應駕駛員減速需求,正面撞向行人。
嚴重度S代表危害事件對駕駛員、乘客、行人造成的傷害程度,用S0~S3 4個等級來表示,等級越高,造成傷害程度越高。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頒布的《Considerations for ISO 26262 ASIL Hazard Classification》(SAEJ 2980)[10]規定,當碰撞時車輛速度大于40 km/h且碰撞類型為正面碰撞時,嚴重度S等級為S3。文獻[11]中規則集規定,當車輛大于16 km/h且行人速度大于2 km/h時,嚴重度S等級為S3,此場景車速為72 km/h,碰撞時行人速度大于2 km/h的占比區間約為90%[12],因此,嚴重度S等級為S3。文獻[13]中基于碰撞事故數據庫評估嚴重度S方法規定,車速為70~100 km/h的商用車與行人發生碰撞時,嚴重度S等級為S3。因此,Haza0005危害事件嚴重度S等級為S3。
暴露率E代表危害事件在特定環境場景發生可能性,用E0~E4 5個等級表示,等級越高,危害發生的概率越大。暴露率E需通過場景持續時間占比或發生頻率來確定。在危害事件Haza0005中,若系統內要素故障,只有在急減速工況下才會導致危害事件發生,因此應通過場景發生頻率來確定E等級,根據ISO 26262-3-2018附錄B.2中參考表格,此類場景1個月內會發生多次,因此,本危害事件暴露E等級為E4。
可控性C代表故障發生后,駕駛員、乘客、行人等相關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用C0~C3 4個等級表示,等級越高,危害越難控制。在危害事件Haza0005中,要求駕駛員快速遠離正常行駛路徑的物體,且安裝本系統車輛均為大型商用車,車輛質量和體積較大,不到90%的駕駛員或事故參與人員能夠避免此類傷害,因此,本危害事件可控度C等級為C3。
根據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HARA分析結果,得到4個安全目標,本文以SG0004-立刻響應減速需求為例,開發功能安全概念[14]。為滿足SG0004對于安全的要求,系統應正確接收油門位置、制動踏板開關傳感器信號,檢測輸入信號故障,正確判定減速需求,快速減少噴油量、噴醇量,并檢測輸出信號故障和執行器故障,在故障條件下進入對應安全狀態,提示駕駛員車輛故障信息。
在圖1系統功能架構基礎上,為與SG0004-安全目標相關的要素分配功能安全要求,同時制定安全機制,更新系統功能架構,如圖3所示。功能安全要求有其對應ASIL等級,為降低系統性失效概率,當2組要素間不存在共因失效和級聯失效,充分獨立和冗余時,可利用ASIL分解規則[15]將高安全等級分解為低安全等級,若要素之間不存在獨立性,需繼承安全目標ASIL等級。
圖3 更新后的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功能架構Fig.3 Update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methanol/diesel injection control system
安全狀態表示系統中不存在不可接受風險的工作狀態,在安全狀態下,系統的功能有預期運行、降級運行、關閉3種模式。當安全機制探測到系統存在故障后,應在故障處理時間間隔(FTTI)內進入安全狀態,SG0004對應系統安全狀態如表3所示。
表3 系統安全狀態Table 3 Safety status of system
系統功能安全要求如表4所示,此系統架構輸入量為油門位置開度和制動踏板開關,在功能上互相獨立、冗余,反映駕駛員減速需求,“正確輸入有關減速需求信號”功能安全要求為ASILD等級,分解為ASILB(D)等級“正確輸入油門位置開度”和ASILB(D)等級“正確輸入制動踏板開關”,確立ASILD等級檢測油門位置、制動踏板開關邏輯一致的安全機制,若邏輯不一致,轉入安全狀態Sast0003。
表4 SG0004的功能安全要求Table 4 Functional safety requirements of SG0004
表4(續)
ASILB(D)等級的“正確輸入油門位置開度”可分解為同為ASILA(D)等級的“正確輸入油門位置1開度”和正確輸入油門位置2開度,確立ASILD等級的“驗證2路油門位置開度電壓一致性”安全機制,若2路油門位置開度不一致,轉入安全狀態Sast0002。實現油門位置開度電壓輸入功能硬件要素為2路油門位置傳感器和模擬量信號處理電路,經過ASIL分解后,能夠降低硬件要素對于單點故障度量和潛在故障度量的要求,減小硬件要素開發難度的同時提高系統可靠性。輸入制動踏板開關功能安全要求和油門位置開度要求類似,不再贅述。
噴醇驅動芯片接收減少噴醇量要求,經高/低邊驅動電路控制噴醇,電源為高/低驅動電路供電,實現噴醇功能的所有要素均按照ASILD等級開發。信號回采模塊檢測驅動芯片輸出PWM脈寬和驅動電流變化,若檢測到噴醇驅動芯片或驅動電路產生故障,關閉噴醇功能,進入安全狀態Sast0001。
噴油驅動芯片接收減少噴油量要求,經高/低邊驅動電路控制噴油,調節共軌管壓力。系統設計2個獨立、冗余的噴油驅動芯片,任意1個驅動芯片均可獨立控制2個噴油器和燃油計量閥,“噴油驅動芯片正確接收減少噴油量要求,驅動噴油器和燃油計量閥”功能要求為ASILD等級,可分解為2個同為ASILB(D)等級的“正確接收減少噴油量要求,通過噴油驅動芯片1或2驅動對應噴油器和燃油計量閥”和“噴油驅動芯片2正確接收減少噴油量要求,驅動噴油器和燃油計量閥”,通過ASIL分解,可降低噴油驅動芯片1和2和高低邊驅動電路對于單點故障度量和潛在故障度量目標值的要求。系統通過信號回采模塊監控驅動芯片輸出PWM脈寬和驅動電流變化,若檢測到噴油芯片或驅動電路故障,通過SPI通信關閉故障驅動芯片,使用另1路噴油驅動芯片,進入安全狀態Sast0001,若2個噴油驅動芯片均故障,進入安全狀態Sast0004。
電源管理模塊將電源電壓分別轉換為5 V為MCU供電,轉換48V為噴油高邊電路供電,轉換成12 V為噴醇高低邊驅動電路供電,同時檢測供電欠壓、過壓故障,通過SPI通信傳輸故障信息至MCU。當系統檢測到要素故障,進入安全狀態前,由于系統內此時存在故障,可認為CAN報文信息不可靠,選擇通過點亮故障燈提示駕駛員故障信息。
根據標準中要求,需采用安全分析方法,評估系統架構隨機硬件失效指標(PMHF)與安全目標一致性,驗證功能安全概念。
在Isograph軟件可靠性工作平臺中,對系統進行可靠性建模,搭建FTA故障樹[16]模型,評估系統中要素故障率,計算PMHF是否滿足ASILD等級目標值。
FTA故障樹模型如圖4所示,頂事件為安全目標SG0004被違反:車輛不能馬上響應減速需求,中間事件為信號輸入故障、噴醇故障、噴油故障、供電故障。由于篇幅限制,對輸入故障和噴油故障、供電故障分頁顯示,但不影響計算結果。
以噴醇故障分支為例,說明故障樹搭建過程。根據系統架構和與噴醇功能相關要素功能安全要求,規定存在ASILD等級安全機制,其診斷覆蓋率(DC)為99%,檢測噴醇器、噴醇驅動芯片、高低邊驅動電路故障,若確認故障,關閉噴醇功能。若系統故障且違反安全目標,一類事件為被安全機制覆蓋的故障發生時,安全機制的自身失效,即噴醇器、噴醇驅動芯片、高低邊驅動電路任一要素故障,且安全機制在此時失效;另一類事件為沒有被安全機制覆蓋的殘余故障發生,即噴醇器、噴醇驅動芯片、高低邊驅動任一要素故障且此種故障沒有被安全機制覆蓋。
對于ASILD等級安全目標,系統PMHF值應小于1E-08/h。在SG0004中,檢測噴醇故障安全機制的失效率(FR)為5E-09,故障檢測時間間隔為0.5 ms,要素的失效率根據SN 29500標準進行計算,在分配時,考慮到實際因素,分配給傳感器和執行器的失效率相對較高。在軟件中設置以上對應參數,系統最終PMHF值為9.405E-09/h,符合ASILD等級安全要求。
1)基于汽車功能安全標準,完成甲醇/柴油噴射控制系統的相關項的定義,分析系統結構和功能。
2)運用DFMEA方法,構造出失效模型,并對相關項進行危害分析,結合S、E、C3個指標進行風險評估,得到5個安全目標及其對應的ASIL等級。
3)針對SG0004-立刻響應減速要求,等級為ASILD等級的安全目標,開發其功能安全概念,并利用Isograph軟件進行驗證,結果表明:開發的系統符合ASILD等級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