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男,趙志偉,張 敏
1.和龍市龍城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和龍 133500;2.延邊大學,吉林延吉 133000
抗生素曾被廣泛用于畜禽日糧的飼料中,用于改良畜禽健康,促進畜禽生長,但長期濫用抗生素致使病原菌體的抗藥性和畜禽產品有害物殘留日益嚴重[1],為此抗生素的替代物研究備受人們的關注。育肥期是豬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育肥程度的好壞是現代養豬生產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2]。豬的采食行為受到環境、飼料(飼料成分、營養物質水平、適口性)等的影響。中藥材具有天然性、安全可靠性、低毒副作用和良好的無公害環保性能,在飼料添加劑等相關領域具有巨大的潛能。與抗生素相比較,天然草藥添加劑提高了口感,提高了畜禽的生產性能,改善肉品質,毒副作用小,不易在肉等畜產品中存留有害殘留物等特點[3]。黃芪、當歸提取物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助消化助吸收等功能[4,5]。從中草藥中提取相關的有效成分是國內外許多研究人員的研究方向,都很少將抗生素運用于飼糧當中[6~9]。本試驗將黃芪提取物及當歸提取物制成中藥復合制劑,添加于育肥豬日糧中,以探究其對育肥豬屠宰率、消化率及相關指標的影響,以便在育肥豬生產養殖過程中應用與推廣。
本試驗所用黃芪、當歸均采用水提濃縮法制得。通過納米技術對中草藥當歸、黃芪進行特殊加工,得到黃芪、當歸提取物制劑。所用中藥主要有黃芪、當歸,其中黃芪∶當歸為1∶1,混合均勻制得富含黃芪、當歸提取物的日糧飼料。
本試驗在和龍長白山牧業有限公司完成。試驗隨機選用48頭日齡、體重相近“杜×長×大”三元雜交豬,平均重為87.38±0.62 kg的肥豬,試驗是單因素設計,試驗組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采用飼喂基礎日糧加上0.5%的黃芪當歸提取物(黃芪∶當歸為1∶1),每組設4個重復,每個重復6頭,公母各半。基礎日糧營養成分見表1。本試驗預飼期7 d,共試驗49 d。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試驗開始前,對欄舍進行清洗打掃,并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凈化豬舍一周后開始預實驗。先采用常規的飼養方式對“杜×長×大”三元雜交肥豬進行為期7 d的預試驗,在此期間讓肥豬逐漸適應新環境和新的飼料配比。第8天試驗正式開始,舍溫保持在18 ℃,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整個試驗期,肥豬自由采食和飲水,定期清理舍內糞便,并使房屋通風良好。每天記錄豬的投料量、剩料量,觀察每組豬的體態健康狀況。按豬場要求,養殖人員每日更換衣物,消毒后方可進入圈舍。防疫計劃每3 d執行一次,每天用過氧乙酸噴灑消毒,并每天車輛噴灑和消毒三遍才可進場。
1.4.1 飼料樣的采集
在試驗期結束前,連續3 d通過四分法收集飼料樣品,在65 ℃下干燥48 h,回潮24 h,粉碎然后通過40目篩進行篩分,并保存在冰箱密閉袋中。用于飼料干物質、粗灰分、粗蛋白、粗纖維和粗脂肪的消化率的測定。
1.4.2 糞樣的采集
在試驗結束前3天,對所有動物進行24 h全收糞法,每天的上午10∶00為24 h的節點,每天于14∶00~15∶00收集各欄糞便。將收集的糞樣存于滅菌管中充分混合,取10%加入濃度為10%的硫酸固氮(每100 g糞樣加硫酸10 mL),全部糞樣置于-20 ℃保存待用。
1.5.1 生長性能指標的測定
分別在飼養試驗正式期開始的第1天和試驗結束最后一天的早晨進行空腹稱重。每天記錄各組投料量和余料量,實驗結束后計算各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關公式如下:①平均日增重=(試驗末重—試驗始重)/飼養天數;②平均日采食量=(總投料量—余料量)/飼養天數;③料重比=(總投料量—余料量)/(試驗末重—試驗始重)。
1.5.2 日糧表觀消化率指標的測定
以酸不溶灰分作為內源指示劑進行飼料干物質、粗灰分、粗蛋白、粗纖維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測定,測定時先將同欄3 d樣品混合均勻,取200 g于65 ℃風干待測,參照GB/T23742-2009測定飼料中酸不溶灰分。測定的方法和有關公式如下:①粗蛋白的測定:半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②粗脂肪的測定:索氏脂肪抽提法測定;③灰分的測定:灼燒重量法測定;④養分表觀消化率(%)=100%—(a/b)×(c/d)×100%。
注:a為日糧中指示劑含量;b為糞中指示劑含量;c為糞中養分含量;d為日糧中養分含量。
1.5.3 屠宰性能指標的測定
試驗結束后,將每組肥豬禁食禁水24 h,稱重。屠宰試驗在延吉市的指定生豬屠宰場進行,按屠宰場屠宰流程進行宰殺,參照NY/T825—2004《瘦肉型豬胴體性狀測定技術規范》,測定肥豬屠宰率、眼肌面積和背膘厚度。
試驗中記錄所得的數據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整理,并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數據統計軟件對獲得的數據執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均顯示為平均值±標準差。
由表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干物質含量顯著增加2.59%(p<0.05);試驗組粗脂肪含量顯著增加7.04%(p<0.05);試驗組粗蛋白含量顯著增加2.99%(p<0.05)。

表2 黃芪、當歸提取物對肥豬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試驗組肥豬增重量、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與對照組相比均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黃芪、當歸提取物對肥豬增重的影響
由表4可知,試驗組與對照組的各項屠宰指標均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黃芪、當歸提取物對肥豬屠宰性能的影響
國內外許多科研機構已經從單純的自然種植中草藥轉向為提取其活性成分,用以調節家畜和家禽消化道內的環境,并對其進行調控,用以減少抗生素作為家畜家禽生長劑的使用[10~13]。本試驗對照組中的干物質、粗脂肪、粗蛋白的表觀消化率均顯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通過對黃芪、黃連的研磨,將其加入育肥豬日糧當中制成飼料,通過飼喂發現肥豬對脂肪與蛋白質的消化程度有明顯的提升[14,15]。研究發現,通過添加研磨后的中草藥,豬對日糧中營養的吸收程度會大大提高,并且顯示出肥豬對于蛋白質與脂肪的消化程度也有明顯的促進現象[16,17]。將育肥豬飼料中加入研磨后的中草藥,同樣也發現有助于育肥豬對于營養的吸收程度,對脂肪蛋白質的吸收率、表現消化率有明顯的提升現象[18]。本試驗中,試驗組對干物質、粗脂肪、粗蛋白的表現消化率顯著提高,與上述研究報道結果相似,說明黃芪、當歸提取物可以顯著提高對干物質、粗脂肪、粗蛋白的消化率。
本試驗中,黃芪、當歸提取物對肥豬增重的指標有一定提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劉金鳳等用黃芪等中藥材作為原料,利用粉碎過篩后將其添加到育肥豬的日糧當中,發現可以促進育肥豬進食、降低料重比,并且提高了育肥豬的日增重。用黃芪、板藍根等中藥材作為原料,利用粉碎,過80目篩后將其添加到育肥豬的日糧當中, 結果表明該中藥制劑可以顯著提高育肥豬的采食量,并且也降低了料重比[19]。通過制首烏、黃芪等中草藥作為原料,經研磨粉碎后加入到日糧當中,發現中藥飼料添加劑可以促進育肥豬的進食,降低料重比,并且提高肥豬的日增重[20,21]。本試驗中試驗組的肥豬平均日增重增加、平均日采食量也有增加的趨勢、料重比也有降低的趨勢。與上述研究報道結果相似,從育肥豬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可以看出來,黃芪、當歸提取物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具有一定提高作用。
黃芪、當歸提取物對于肥豬的瘦肉率、屠宰率有所提高,顯著提高肥豬平均背膘厚度(p<0.05)。翟向和等利用黃芪、白芍等中藥材,研磨后加入日糧當中,飼喂三元雜交豬,經飼喂屠宰后發現,添加中藥材飼喂的豬肉品質有所提高,胴體瘦肉率與眼肌面積都有所增加,與上述研究報道結果相似。從試驗組育肥豬的屠宰性能可以看出,日糧中添加黃芪、當歸提取物對肥豬的屠宰性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顯著提高了肥豬對飼料養分的表觀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