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京連 / 文
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盡責奉獻,科學發展,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跨上新臺階。12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主辦,上海各行業協會、商會、同業公會協辦,上海市質量協會等作為技術支持的“2021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暨十周年經驗總結會”舉行。
今年是市經團聯、市工經聯連續第十年舉辦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參與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單位數量達到歷史新高,共有508家企業報名參加自主發布。其中,435家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發布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由此,上海成為企業在國內統一發布平臺上自主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最多的城市。
市經團聯、市工經聯會長管維鏞對十年的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工作作了總結。他表示,十年來,在市經信委、市國資委、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市質協等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參與社會責任報告平臺發布的主體不斷壯大,從2012啟動之年的32家,到今年的508家,數量不斷增長,內涵不斷豐富,成果不斷顯現,形式從僅僅發布報告發展為今年選樹100個履責典型和100個實踐案例。報告發布單位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盡責奉獻、科學發展,為踐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表率。
十年來,上海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自主發布、持之以恒、形成機制。今年的發布單位中,匯聚了一批在滬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以及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批外商投資企業、一批5A級行業協會和事業單位;制造業占比30%,覆蓋3+6等重點產業,服務業占比51%,覆蓋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交通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商貿、物業、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其中,連續五年發布的企業達三成,連續十年發布的企業占5%。通過持續發布報告,廣大企事業單位在科學發展、納稅與誠信、綠色低碳、安全生產、顧客與消費者權益、和諧勞動關系和服務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不斷提升績效,取得新的突破。歷年來,重點產業和民生服務頭部企業中,有200多家企業被推薦在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發布,占全國發布總量的三分之一。

二是理念融合、內容豐富、質量提升。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報告質量處于較高水平,部分企業依據ISO 26000國際標準和社會責任國家標準撰寫報告,體現出領先的國際視野和較高的履責水準。外企的報告發布引入國際先進的理念和做法,給予了國內企業借鑒和啟示。民營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報告質量逐年提升,今年發布數量達140家,行業分布日趨多樣。
三是規范管理、倡導分享、引領示范。十年來,逐步形成了組織發動、報告評審、報告發布等15項工作程序。市經團聯、工經聯及廣大行業協會共同倡導履責經驗分享、選樹典型案例,在鼓勵廣大企事業單位自主發布報告的同時,對報告組織專業評價,助推發布單位的成果分享,不斷挖掘亮點、推廣示范,促進報告發布制度的成熟與完善。
四是凝聚共識、堅持公益、善作善成。十年來,市經團聯、工經聯堅持公益服務的原則。全力推動廣大企事業單位了解社會責任理念、學習社會責任標準,開展了近300場各具形式、各有特色的標準宣貫、經驗分享和宣傳推廣等公益性活動,不斷凝聚共識、營造氛圍,引領廣大企事業單位在改革發展大局下開展履責實踐,重視信息的真實披露,有效提升報告的可靠性,彰顯上海企事業單位的時代擔當。

十年來,2000多家次企業在平臺發布CSR報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越來越成為上海企業的時尚、擔當和自我要求,主要表現在八個“關注”上:一是關注“雙創”成果;二是關注科學發展;三是關注企業社會貢獻度和信用等級;四是關注綠色發展意識的增強程度;五是關注安全生產投入和安全事故控制;六是關注和諧勞動關系;七是關注客戶滿意度和投訴率指標;八是關注企業參與慈善公益事業。
經過十年的發展,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出現了六大新變化:一是報告的數量逐年增加;二是發布企業構成更加多元;三是報告連續性發布企業逐年增加;四是報告信息量更廣更深;五是報告參考標準從一開始的突出企業形象為主,到按國際接軌的標準ISO 26000編制;六是報告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十年來,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工作越來越完善,已經成為國內自主發布的重要平臺。上海市經團聯、工經聯將不斷完善社會責任培育和發展體系,從可持續發展視角,強化責任溝通,提升透明度,為政府部門和廣大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提供熱誠、專業、一流的服務,更有效地發揮好樞紐聯合組織的作用。
市經團聯、工經聯執行副會長史文軍對2021報告發布工作作了總結。
經過三個月的典型選樹,大會授予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為“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杰出企業”,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75家企業為“上海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優秀企業”;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為“創新發展企業”案例,上海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為“綠色發展企業”案例,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為“和諧發展企業”案例,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為“特別貢獻企業”;參與此項活動推廣的上海醫藥商業行業協會等10家行業協會、商會、同業公會為“優秀組織者”。
2021年度報名自主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508家企業中,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實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436家企業為優秀、爭優、達標級企業。
上海市原第十屆政協主席蔣以任出席會議并向獲獎企業授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張宏韜總工程師出席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