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斐CHEN Zhifei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8)
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業電商的支持,2013 年默默無聞的生鮮領域變成了電商爭奪的新戰場,而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一直存在物流要求高、產品成本高、交易糾紛難以處理、無核心盈利模式、用戶習慣線下、信任度低的困境。區塊鏈是第五次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作為新型應用模式,其廣泛應用于各大行業。本文將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中的應用路徑,并驗證區塊鏈技術有助于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的協同發展。
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的研究,一直以來是學者關注的焦點。有學者從“產—供—銷”各環節研究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的運作模式,如岑玉明提出以消費者為核心,優化生鮮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采購環節,制定采購計劃,可提高供應鏈績效。陸生堂認為在數字化經濟時代,生鮮電商構建全渠道數據平臺、冷鏈物流管理、自動營銷平臺,實現生鮮電商“智能超短供應鏈”模式,同時運用“社群營銷”和“直播營銷”精準對接用戶,建立長期契約下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劉明朝分析了生鮮電商各階段生產活動成本,得出從生鮮電商供應鏈環節降低運營成本,能最大程度上創造利潤。
有學者研究新零售模式下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協調性,如田宇基于生鮮電商和社區零售店組成的生鮮O2O 供應鏈系統中,通過批發模式或傭金模式,與社區零售店合作,使得消費者購買到物美價廉的生鮮農產品。劉墨林設計了“收益共享——雙向成本分擔”契約,通過合理設置契約參數,實現了生鮮電商供應鏈協調和帕累托改進。
但是鮮有學者研究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與新型技術結合,打破貿易壁壘,實現信息共享,供應鏈協同發展,僅有學者研究冷鏈物流和物聯網技術在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中的運用。
區塊鏈技術處于起步階段,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金融、醫療、支付結算、社交、游戲、房產、物聯網、農業、文娛等行業。
有學者研究區塊鏈技術的特征、構架模型、核心技術等的工作原理和機制。如Upadhyay Arvind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應鏈的績效和溝通能力、確保人權保護、提高醫療保健患者的保密性和福利,減少碳足跡,為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有學者研究區塊鏈技術與金融體系的融合,如宋立豐認為基于區塊鏈技術創建的個人虛擬資金共享模式,可實現虛擬資產的大規模共享,為共享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和方向。Kuhle Paul認為區塊鏈技術改變了數據記錄方式和資產管理模式,可通過設計區塊鏈應用程序管理商用飛機租賃中的資產。
有學者研究區塊鏈技術與其他行業的融合,Miyachi Ken認為區塊鏈增強了醫療信息管理,通過隱私保護框架,增強信任,實現信息共享、主權信任,從而解放醫療數據。
但是鮮有學者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中的應用,有學者研究了區塊鏈對供應鏈系統的優化作用,如Maity Meghna提出分散的數據庫可以讓同行(零售商、供應商、制造商) 訪問數據,同時減輕區塊鏈技術對數據的篡改,確保了同行之間的透明度以及不同供應鏈網絡分散數據庫中數據的隱私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在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傳統生鮮電商供應鏈中存在的四大困境,提出區塊鏈技術與生鮮電商平臺高度契合,打造共享運營平臺、建設區域物聯網,實現多層級的信用傳遞;定向加密和解密授權,保護用戶隱私,智能合約共創生鮮電商供應鏈共享機制,全面銜接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實現萬物互聯的超級紐帶;加強市場公平交易,保障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信用。推動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多主體更好地合作與協調、進一步化解系統性風險;實現供應鏈物流信息可追溯與可視化;提升物流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控制供應鏈風險。最終驗證區塊鏈技術助力生鮮電商供應鏈協同發展。
生鮮產品作為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本身具有鮮活性,其生產具有區域性、季節性、分散性等特征,對于生鮮電商市場,消費者尤為重視農產品新鮮度,因此生鮮農產品供應鏈變得至關重要。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業電商的支持,生鮮領域變成了電商爭奪的新戰場,近年來生鮮電商供應鏈出現四大困境:
(1)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對物流要求較高。生鮮農產品具有鮮活性和較高的質量要求,所以產品在整個運輸、倉儲過程中,要求不破損、不變質、不污染,這就需要通過精包裝或專業設備運輸等。對于生鮮電商而言,需要當天下單,當天貨到或次日送達服務,因此,保鮮與速度成為了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的最大困境。
(2) 產品成本高。由于生鮮農產品生產者主要是中小微企業或農戶,生產者分散,且用戶下單需求種類多樣,單一農場不能滿足綜合電商的需求,需要多個農場、農戶供貨,采購量小,配送成本高,整體生鮮電商的盈利水平下降。同時農產品在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存銷售等物流環節均需專門的冷鏈設施,建設成本高、投資回報期長,甚至造成沉沒成本。
(3) 交易糾紛難以處理,無核心盈利模式。生鮮電商的盈利模式都依附于電商網站的模式,沒有一個獨立的核心盈利模式,被模仿和超越是正常的,同時生鮮電商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中,跨越地理區域,涉及的產品種類多樣,當商品交易產生糾紛時,存在產品追蹤流程不精準、舉證困難、責任劃分不明確的問題。
(4) 用戶習慣線下,信任度低。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用戶都希望自己購買到的產品新鮮實惠,一般用戶習慣在線下實體店購買,線上購買人群相對較少且分散,造成配送困難。同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民關心的頭等大事,而產品在生產—包裝—倉儲—配送—運輸等環節存在著多種變故,一旦出現問題時無法補救,只能重新下單或放棄,導致顧客信任度再次下降。
如何突破傳統生鮮電商供應鏈中存在的四大困境,實現生鮮電商長遠發展?2019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近年來,區塊鏈有效應用于生鮮行業,結合物聯網、GPS數據、輔助路徑優化、AI 預測等智能化功能,服務于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具體實施路徑如下:
(1) 區塊鏈+商流
區塊鏈技術融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推動上下游產業互信,實現數據高效共享,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有效解決生鮮電商物聯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數據融通、網絡安全、多主體協同等問題,實現商業順暢流通。同時區塊鏈技術形態與生鮮電商平臺高度契合,打造區域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的超級紐帶,加強市場公平交易,保障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信用。
(2) 區塊鏈+物流
區塊鏈技術涉及多方主體協作,數據真實性高、信息傳輸效率較高,可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可溯性,因此,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于生鮮電商供應鏈物流領域,目前,區塊鏈技術與生鮮電商物流主要運用于以下三個場景:
①可追溯與可視化。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可實現商品流通信息真實可溯,滿足監管機構、消費者、供應鏈參與方等多重主體對產品的全面追蹤需求。如在生鮮電商供應鏈中,采用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實時檢測各類數據,優化庫存管理,降低產品損耗。生產者和電商企業通過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可以精準把控各環節溫度、濕度、儲存時間等,從而優化庫存管理、提升生鮮產品質量,獲得消費者青睞。消費者可通過掃描溯源碼,實現一物一碼的全流程貨物追溯,方便地讀取產品質量信息。監管機構通過區塊鏈+物聯網信息共享,提升監管效率。
②物流流程優化,供應鏈協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供應鏈系統,構建可視化、透明化的物流網絡,促進物流主體間信息共享,依靠智能合約進一步優化交易流程,加快單證流轉和對賬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整體效率,實現供應鏈主體之間的整合、優化和協同。
③保護隱私,信息共享。雖然信息共享可幫助企業優化物流流程,但由于運輸物流業競爭激烈,含有敏感商業信息,在數據安全難以保障的情況下,企業數據共享意愿低。區塊鏈技術可通過定向加密和解密授權,最大可能的保護用戶隱私,獲取真實運營數據,形成智能合約,自動對賬,明確責任,創造供應鏈共享機制。
(3) 區塊鏈+資金流
眾所周知,我國生鮮農產品生產者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業,其經營風險較大、信用狀況不佳、生存周期較短,在享受金融服務方面劣勢明顯,典型表現為: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體現在:信息不對稱制約融資;信用環境較差,業務安全性難以保證;融資成本較高。
此時,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完美地解決了供應鏈金融難題。區塊鏈提供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建立可靠交易數據下的分布式共享模式,吸引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接入區塊鏈節點,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實現信息開放共享、金融安全可靠、供應鏈系統穩定高效。具體而言,區塊鏈技術將從三個方面為供應鏈金融賦能:
①暢通多層級的信用傳遞。區塊鏈平臺的搭建,保障生鮮電商供應鏈全鏈條信息化,打破交易壁壘,實現信息透明、暢通與安全,加強企業信用監管,同時,區塊鏈記錄的數據不會丟失且無法篡改,解決了生鮮電商上游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單證偽造、信息遺失等問題。
②推動多主體更好地合作與協調。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信息可追蹤與不可修改的分布式賬本,為各參與方提供了去中心化、平等協作的平臺,實時同步與實時對賬,大大降低供應鏈系統信用協作風險和成本,解決多主體的信任關系問題,推動多主體更好地合作與協調。
③進一步化解系統性風險。區塊鏈技術實現信息共享,建立“智能合約”機制,極大地降低了因信任缺失而帶來的各種交易成本,明確了交易各方如約履行的義務和責任,確保履約風險可控,交易順利進行,各方資金有效運轉。
(4) 區塊鏈+信息流
區塊鏈與信息流是天生的一對,其鏈式結構能儲存時間序列數據信息,使得企業和消費者可實時查看商品狀態,與產品新鮮且快速流轉的形式達成一致需求,因此,區塊鏈+信息流的優勢在于:
①信息共享。在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中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使信息由各個參與者同時記錄、共享需求變動等信息,信息加密和解密授權、零知識證明等隱私保護機制,實現隱私保護,信息共享,企業最大獲利。
②多主體參與監控、審計。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生鮮電商供應鏈多中心協同認證體系,不需要委托第三方作為獨立的認證中心,各方交易主體可隨時將交易數據記錄在信息庫,且他人不可篡改,實現多主體參與監控、審計,有效防范交易不公、交易欺詐等行為。
③確保數據真實性。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加密數據的讀寫,確保商品內容不可刪改、交易數據安全可靠,有助于解決產品數據溯源、防偽篡改、交易糾紛等問題。
④降低溝通成本。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交易數據共享,通過“智能合約”技術,用數據或代碼自動執行合約內容,數據實時更新,且人為干預較少,降低賴賬和毀約的可能性,有效劃分責任,實現生鮮電商產、供、銷動態管理,提升供應鏈效率。
因此,區塊鏈技術在本質上解決了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中的隱私安全保護、信息可溯性、交易合規性、數據真實性和流程處理效率等問題,直擊生鮮電商供應鏈管理困境,區塊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效協助生鮮電商實現全面協同發展,在實際生活中具有極高的適用性和應用價值。
本文的實踐應用價值在于:(1) 區塊鏈技術促使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長效穩定運行,與生鮮電商平臺高度契合,打造共享運營平臺、建設區域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的超級紐帶,加強市場公平交易,保障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信用;(2) 區塊鏈多層級的信用傳遞,推動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多主體更好地合作與協調,進一步化解系統性風險;(3) 區塊鏈技術與生鮮電商平臺高度契合,打造共享運營平臺,實現供應鏈端到端全程監控,解決商品質量溯源、安全監管等問題,實現供應鏈物流信息可追溯與可視化。(4) 區塊鏈技術定向加密和解密授權,保護用戶隱私,智能合約共創生鮮電商供應鏈共享機制,提升物流效率,控制供應鏈風險、優化供應鏈管理。
本文明確提出了現階段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存在的四大困境,進而熟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模式,從區塊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個方面提出具體的解決路徑,從本質上解決了生鮮電商供應鏈系統中隱私安全保護、信息可溯性、交易合規性、數據真實性和流程處理效率等問題,直擊生鮮電商供應鏈管理困境,有效協助生鮮電商實現全面協同發展。最后說明區塊鏈技術對生鮮電商供應鏈協同發展的實際價值。這對區塊鏈技術在生鮮電商供應鏈中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但是整體而言,區塊鏈技術在生鮮電商行業的應用還不完善,仍需持續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