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鳳,盧榮花,吳義生XU Feng, LU Ronghua, WU Yisheng
(1. 南京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南京 211106)
“互聯網+教育”時代,在線教學與實體環境面授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青睞,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是關鍵。然而,如何建立混合式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如何科學地進行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是當前高校教學質量評估領域的重要問題。
目前,教學評價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質量評價與教學效果評價兩個方面。教學評價方法較為多樣化,可歸納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種。定量評價研究,一般結合問卷調查結果,綜合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和督導評價等多方面的材料對教學進行定性評價(袁慧玲,2021);定量評價方法則包括層次分析法(賀玉婷,2021)、模糊綜合評價法(范英兵,2020)、灰色關聯法和神經網絡(邱智超,2021)等。
通過文獻梳理發現,盡管教學評價研究日益豐富,但專門針對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評價研究并不多見;另外,教學效果定量評價的指標權重分配大多為單一賦權方法。本文同時考慮主觀賦權與客觀賦權,構建基于綜合賦權的模糊層次評價模型,并以《物流工程》課程為例,進行該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評價,以期為其他教學評價研究提供參考。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隸屬度理論的綜合評價方法,能夠對受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進行隸屬等級狀況的綜合評價。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通過判斷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指標權重的分配。模糊層次分析法則是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再運用模糊評價法進行綜合評價,是一種適用于對多因素影響對象進行定量評價的有效方法。
教學效果評價屬于多主體、多指標評價問題。由于不同的評價主體在考慮的側重點、教學感受和打分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單純根據評價主體的打分進行主觀賦權,或單純根據評價指標變異程度的客觀賦權,均存在片面性。下面構建兼顧主觀賦權與客觀賦權的綜合賦權模糊層次評價模型,以更客觀和有效地對混合式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綜合賦權模糊層次評價模型的構建思路及實施步驟描述如下:
步驟1 建立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評價因素層次結構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因素集表示為A,設評價因素層次數為m,指標總數為n。

步驟6 計算模糊綜合評價結果B=W*R,完成混合式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
混合式教學是將在線教學與面授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綜合借鑒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建立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分層結構表。目標層為教學效果,一級指標層分為教學資源層、教學態度層、教學方法層和教學成效層,二級指標層共設9 個具體指標。評價因素層次及各指標之間的結構關系如表1 所示。
《物流工程》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授課基于學生的泛在學習學情,設計和開發多元化混合式教學資源,通過課前導入電子化教學資源、課中面授講解和課后學生根據需要以語音、視頻或圖片等作業形式,開展了在線與面授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
為獲取教學效果評價的相關數據,設計《“物流工程”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發布在問卷星上,并邀請《物流工程》的授課學生參與答卷,共回收有效問卷45 份。下面結合問卷調查結果,運用上述綜合賦權的AHP-FCE 模型進行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
按照表1 的評價層次與評價指標結構,將《物流工程》課程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評價因素分為4 個層次,共9 個具體評價指標,即m=4,n=9。

表1 混合式教學效果評價因素層次與評價指標結構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運用層次分析法,兩兩對比各個因素層次中的不同指標,判斷每兩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一級指標層4 個層次因素相對重要性的兩兩判斷矩陣,如表2 所示。


表2 一級指標層的相對重要度判斷矩陣

將《物流工程》 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評價級別分成優、良、中、差四個等級,構建評語集V= {V,V,V,V}。其中,V=[0.75,1),表示教學效果為優;V=[0.5,0.75),表示教學效果為良;V=[0.25,0.5) 和V=[0,0.25) 分別表示教學效果為中和差。
調查問卷中,評價分值“10 分、8 分、6 分、4 分”分別對應評價等級“優、良、中、差”,整理并統計各評價指標的統計值,如表3 所示。

表3 混合式教學效果各評價指標的統計值



由主、客觀權重矩陣及綜合權重矩陣可知,指標a、a和a的權重較大,其余指標權重相對較小。這說明在《物流工程》課程的混合式教學中,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和在線教學的師生互動情況是學生比較重視的方面;同時反映了學生對混合式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良莠不齊,差別較大。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儀態與用語、教學方法和面授時的教學互動打分分值較高,且分值離散度較小,說明學生普遍認可上述指標對應的教學儀態、教學方法和面授互動,評價較高。
按照綜合賦權方法,此次對《物流工程》混合式教學效果的評價值為0.6091,評價等級為“良”。盡管最終評價等級相同,但純客觀賦權的評價偏低,純主觀賦權的評價偏高,而綜合賦權的評價結果居中,相對更為合理。
為有效評價混合式教學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種兼顧主觀賦權和客觀賦權兩種賦權方法的綜合賦權模糊層次評價模型,并以《物流工程》課程為例,運用所提出的模型對該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顯示: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值為0.6091,等級為“良”。在未來的混合式教學中,可以通過開發多元化教學資源并充分使用、保持教學熱情和優化教學儀態,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契合的教學方法,增加師生互動頻率和過程性考核的比例等,提高該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