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華,符小玲,歐陽艷紅,戴春花,陳玉萍
1.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附屬海南醫院),海南 570311;2.海南省海口市人民醫院
支氣管擴張是臨床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遷延難愈、治療周期長等特點,因此病人常合并抑郁癥,而抑郁情緒不僅影響病人身心健康,而且影響病人治療依從性,不利于病人預后[1-2]。穩定期支氣管擴張病人回歸家庭后由于缺乏專業性護理指導,加重病人出院后不良情緒,導致病人出院后消極應對疾病,影響病人疾病管理能力[3]。延續護理在一定程度上可為出院病人提供院外護理指導,但傳統延續護理對病人心理缺乏關注,不能有效改善病人不良情緒[4]。感恩拓延-建構理論認為每種積極情緒都具有適應性及獨特性,可構建包括智力、心理、生理及社會的持續個人資源,從而有效緩解不良情緒[5]。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在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心理護理提供指導,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90 例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臨床診療指南:呼吸病學分冊》及《內科學》中對支氣管擴張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為反復咯血、咳痰;合并呼吸道感染史;經CT 或MRI 影像學確診為支氣管病變;病人處于疾病穩定期,且具備良好的認知功能及溝通功能;病人對本次調查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臨床資料不全,出院后無法隨訪。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90 例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分為觀察組45 例及對照組45 例。觀察組:男23 例,女22 例;年齡32~74(54.22±4.25)歲;病程2~8(4.98±0.98)年;學歷:小學10 例,初中12 例,高中14例,專科或以上9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31~74(54.47±4.36)歲;病程2~8(4.90±0.92)年;學歷:小學10 例,初中11 例,高中13 例,專科或以上11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病人住院期間行常規性護理指導,包括口頭宣教、用藥指導、飲食指導、日常生活指導及呼吸功能鍛煉,出院后通過電話隨訪或微信隨訪的方式對病人進行院外隨訪,出院第1 個月每周隨訪1 次,出院第2 個月每2 周隨訪1 次,出院第3 個月后改為每月隨訪1 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基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病人實施護理干預,干預內容包括兩部分,分別為院內護理和院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1 院內護理 ①勵志座談會:病人出院前由研究小組組織病人召開座談會,為病人播放預后效果理想的病人圖像或相關視頻,引導病人以積極的情緒面對疾病。②培養病人興趣:鼓勵病人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指導病人通過聆聽音樂、繪畫、看書、練字、插花、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病人不良情緒。③正向回憶:引導病人回憶患病前后的自我體驗,鼓勵病人在日常交流時使用一些表達感激的肢體語言,如點頭、微笑、擁抱等,常將“你好”“謝謝”“沒關系”掛在嘴邊,鼓勵病人主動參與社會交流活動。④感恩表達:鼓勵病人出院后每個月至少與他人保持1 次面對面的交流及接觸,鼓勵病人日常生活中勇敢說出感恩之情,通過寫感謝信或祝福卡片的形式向家人表達感恩之情。⑤生活雜記:鼓勵病人出院后每天記錄身體的變化及值得感謝的事情,并寫下對未來的期望及向往的人際關系,從而減輕病人抑郁情緒。
1.2.1.2 院外護理 ①成立支氣管擴張病友之家:由研究小組建立微信群及“支氣管擴張病友之家”微信公眾號,每周通過公眾號為病人推送支氣管擴張居家護理相關知識、用藥注意事項、居家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休息活動、用藥護理、飲食指導、并發癥預防等信息。②病友聯誼會:每個月邀請知名專家講解支氣管擴張相關知識及居家護理注意事項,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知識講座后通過游戲的方式強化病人間交流,鼓勵病友間分享患病經歷,以增強彼此康復信心。③微信隨訪:病人出院后責任護士每天16:00~17:00登錄微信群為病人答疑解惑,并鼓勵病人在微信群中分享居家康復護理視頻,以增加病人居家康復信心。
1.2.2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6 個月后抑郁、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①抑郁癥狀:采用美國精神病學會研制的抑郁癥狀群量表(PHQ-9)[6]評價病人抑郁癥狀,量表共9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0~3 分,總評分0~27 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抑郁癥狀越明顯。②自我效能:采用程潔等[7]編制的簡明中文版支氣管擴張自我效能量表進行評價,量表包括自我照護效能(7 個條目)、社交自我效能(6 個條目)、藥物選擇自我效能(5 個條目)、抗感染效能(4 個條目)、保持活力效能(3 個條目)、疾病自理效能(3 個條目)6 個維度,共28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0~4 分,總評分0~112 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③應對方式:采用中文版醫學應對問卷[8]進行評價,問卷包括屈服應對(5 個條目)、回避應對(7 個條目)、面對應對(8 個條目)3 個維度,共20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1~4 分,維度得分越高表示該項應對方式應用越多。④疾病管理能力:采用自擬的支氣管擴張疾病管理量表進行評價,量表包括支氣管擴張知識(5 個條目)、藥物不良反應(3 個條目)、呼吸道管理(5 個條目)、咳嗽排痰技巧(5 個條目)、情緒管理(4 個條目)、日常生活管理(3 個條目)6 個方面,共25 個條目,每個條目賦值0~4 分,總評分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疾病管理能力越好。⑤生活質量:應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9]進行評價,量表從呼吸癥狀、疾病影響、活動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各方面賦值0~100分,總評分為各方面平均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生活質量越差。
1.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 軟件分析相關數據,干預前、干預后6 個月抑郁、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均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抑郁癥狀及應對方式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抑郁癥狀及應對方式評分比較(±s)單位:分

表1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抑郁癥狀及應對方式評分比較(±s)單位:分
時間干預前例數45 45應對方式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PHQ-9 評分22.25±4.22 22.10±3.98 0.173 0.863 13.02±3.88 17.52±3.78—5.573<0.01干預后45 45回避24.25±4.14 24.02±3.41 0.288 0.774 14.25±3.17 20.11±3.45—8.390<0.01屈服17.25±3.98 17.69±3.58—0.551 0.583 11.98±3.62 14.25±3.26—3.126<0.01面對22.52±3.42 21.98±3.74 0.715 0.477 28.52±3.52 25.88±3.88 3.380<0.01
2.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評分比較(±s)單位:分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評分比較(±s)單位:分
時間干預前例數45 45干預后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45 45自我照護效能18.75±2.96 18.22±2.47 0.922 0.359 25.25±3.98 21.52±3.42 4.768<0.01社交自我效能15.25±2.11 15.14±3.12 0.196 0.845 21.25±3.11 17.98±2.98 5.093<0.01藥物選擇自我效能13.25±2.63 13.69±2.98—0.743 0.460 18.25±2.41 15.93±2.88 3.487<0.01抗感染效能9.25±1.22 9.74±1.45—1.735 0.086 14.52±2.02 11.42±3.12 5.595<0.01保持活力效能5.02±0.89 5.11±0.98—0.456 0.649 10.96±1.25 8.11±1.14 11.301<0.01疾病自理效能5.78±0.92 5.82±1.02—0.195 0.845 10.22±1.85 7.25±1.42 8.543<0.01總分67.30±3.22 67.72±3.45—0.597 0.552 100.45±5.96 82.21±2.10 19.363<0.01
2.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評分比較(±s)單位:分

表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評分比較(±s)單位:分
時間干預前例數45 45干預后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45 45支氣管擴張知識12.52±2.11 12.55±2.06—0.068 0.946 18.45±2.96 14.52±2.74 6.536<0.01藥物不良反應5.25±0.78 5.11±0.85 0.814 0.418 10.45±2.12 6.98±1.96 8.062<0.01呼吸道管理12.85±2.11 12.78±2.26 0.152 0.879 18.69±2.74 14.12±2.23 8.678<0.01咳嗽排痰技巧12.77±1.69 12.69±1.78 0.218 0.827 18.41±2.02 14.25±2.10 9.577<0.01情緒管理9.45±1.02 9.90±1.36—1.776 0.079 14.02±2.01 11.52±2.03 5.87<0.01日常生活管理5.78±1.11 5.63±0.96 0.686 0.495 10.11±2.03 6.85±1.01 9.645<0.01總分58.62±4.98 58.66±5.77—0.035 0.972 90.13±6.98 68.24±5.88 16.089<0.01
2.4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單位:分

表4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單位:分
時間干預前例數45 45干預后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45 45呼吸癥狀78.98±4.22 79.02±3.98—0.046 0.963 45.25±3.11 65.58±4.25—25.896<0.01疾病影響78.02±4.69 78.55±3.14—0.630 0.530 42.98±3.05 68.99±4.77—30.817<0.01活動能力78.69±4.32 78.12±3.25 0.707 0.481 43.02±3.74 67.12±4.36—28.144<0.01 SGRQ 評分78.41±4.85 78.22±3.74 0.208 0.835 44.02±3.96 66.78±4.58—25.217<0.01
3.1 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抑郁情緒的影響 支氣管擴張病人由于肺功能嚴重受損,導致病人勞動能力下降,加之病人病情反復,加重病人心理負擔,導致病人出現抑郁情緒[10]。既往臨床對支氣管擴張病人護理主要注重軀體癥狀護理,而忽視了病人心理方面的護理,從而影響病人康復信心,不利于病人預后[11]。研究指出,積極的心理護理可增強病人疾病康復信心,減輕病人抑郁情緒,改善病人生活質量[12]。感恩拓延-建構理論作為積極的情緒管理方式讓病人在感恩他人的互動中獲得積極回饋從而有助于其體驗感恩愉悅,讓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13]。汪淼芹等[14]研究指出,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病人抑郁情緒具有良好的調控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能有效減輕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抑郁情緒。這是由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通過成立支氣管擴張病友之家和舉辦座談會的方式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增強了病人的康復信心,從而減輕了病人不良情緒[15]。此外,感恩拓延-建構理論通過培養病人興趣,有效轉移病人注意力,從而減輕病人不良情緒[16]。
3.2 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應對方式的影響 應對方式是指病人面對逆境時采取的應對態度,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助于病人更好地應對疾病,提高病人治療信心[17]。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回避評分、屈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而面對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可促使病人采取積極的方式面對疾病。這是由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可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使病人建立正確的治療觀念,從而增強病人治療信心,讓病人能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疾病[18]。
3.3 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自我效能的影響 自我效能是指病人應對疾病時的信心,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病人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疾病[19]。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照護效能、社交自我效能、藥物選擇自我效能、抗感染效能、保持活力效能、疾病自理效能及自我效能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可增強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的自我效能。這是由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在病人住院期間為病人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減輕病人由于信息缺乏而產生的不良情緒。另外,在病人出院后通過為病人建立微信群,使病人出院后仍獲得有效的護理指導,從而增強病人治療信心,提高病人自我效能[20]。
3.4 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疾病管理能力的影響 研究指出,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水平與病人預后呈正相關,提高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可促進病人康復[2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病人支氣管擴張知識、藥物不良反應、呼吸道管理、咳嗽排痰技巧、情緒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疾病管理能力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可提高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病人疾病管理能力。這是由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通過院內健康指導讓病人學會支氣管擴張日常護理注意事項,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管理的認識,出院后通過微信隨訪讓病人能獲得連續的護理指導,進一步提高了病人疾病管理能力[22-23]。
3.5 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對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呼吸癥狀、疾病影響、活動能力及SGRQ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可提高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生活質量。這是由于感恩拓延-建構理論讓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能更好地認識疾病,增強了病人治療信心,減輕了病人不良情緒,從而促進病人身心健康,提高病人生活質量[24]。
感恩拓延-建構理論能有效改善老年支氣管擴張伴抑郁癥病人抑郁癥狀,增強病人自我效能,使病人能以積極的方式面對疾病,提高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