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尚聰,鐘 耿,關忠勇
廉江市人民醫院,廣東 廉江 524400
腦出血多是由于血壓驟升,引發腦部粥樣硬化的小動脈破裂而導致,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等因素均參與其發病過程,通常表現出嘔吐、偏癱等癥狀,具有起病急、進展快等特點,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影響[1]。既往臨床多以預防感染、降顱壓等方式治療該疾病,通過延緩疾病進程,以改善患者腦功能,但該方式僅能緩解癥狀,無法從根源上控制病情進展,故需探尋更有效的治療措施[2]。高壓氧(HBO)具有開放顱內血管側支循環、提高氧彌散能力等優點,能夠通過提高局部腦組織區域的血氧飽和度,改善神經元細胞代謝,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HBO治療對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廉江市人民醫院收治的94 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7 例。對照組患者男29 例,女18 例;年齡45~74 歲,平均年齡(59.75±2.46) 歲;體質量指數(BMI)19~27kg/m2,平均BMI(23.61±0.43)kg/m2;出血量34~58 mL,平均出血量(48.74±1.45)mL;病程14~90 d,平均病程(36.20±8.23)d;出血部位為幕上出血17 例,基底節出血14 例,幕下小腦半球出血16 例;合并疾病為糖尿病15例,高血壓21例,冠心病11例。觀察組患者男30 例,女17 例;年齡46~75 歲,平均年齡(59.78±2.49)歲;BMI 20~28 kg/m2,平均BMI(23.63±0.45)kg/m2;出血量35~60 mL,平均出血量(48.79±1.48)mL;病程15~89 d,平均病程(36.34±8.11)d;出血部位為18例幕上出血,15例基底節出血,14例幕下小腦半球出血;合并疾病為糖尿病16例,高血壓22例,冠心病9例。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患者年齡、出血部位、性別、出血量、合并疾病及BMI 等具有可比性(P>0.05)。
(1)納入標準:①符合腦出血相關診斷標準[5],并經頭顱CT檢查確診。②出血量≥30 mL。③發病時間<24 h。④簽署知情同意書。⑤年齡>18歲。⑥凝血功能正常。⑦首次發病。(2)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嚴重不足。②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起搏器植入、嚴重心律失常等。③存在傳染性疾病。④免疫功能障礙。⑤精神疾病。⑥蛛網膜下腔出血、外傷性腦出血。⑦存在HBO 治療的絕對禁忌證,如未處理的高熱、氣胸、活動性肺結核等。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術前尿常規、血常規檢查,隨后兩組患者均施行微創血腫清除術,具體如下:(1)依照CT 掃描確定手術穿刺點、進針方向、深度。(2)局麻、消毒后采用槍式電鉆鉆開顱骨,并采用顱內血腫穿刺針進入血腫區域,拔掉針芯后放置密封帽,連接側管,緩慢抽吸,當抽吸量為總出血量的30%~50%后,以生理鹽水3~5 mL/次反復沖洗,沖洗液為淡紅色為宜。隨后于血腫腔注入含有20 000 U 尿激酶生理鹽水,封閉引流管,2 h 后開放引流。(3)依照CT 顯示顱內血腫變化狀況反復注入尿激酶,1~2次/d,待CT顯示腦積血基本消除后拔除引流管,留置時間≤1 周。對照組患者于術后予以脫水降顱壓、糾正水電解質平衡、預防感染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醫用空氣加壓氧艙(上海七零一所楊園高壓氧艙有限公司,型號:SHC900GD)治療,給予0.2 Mpa 壓,加壓15 min 后,患者帶面罩分三次穩壓吸氧20 min,每次休息5 min,減壓15 min,共100 min,1次/d,10次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需連續治療30 d。
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預后狀況。(1)神經功能。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NIHSS)[6]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做出評估。總分為0~45 分,其分值包括視野、意識水平、面癱、上下肢運動、面癱、共濟失調等,分值高低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呈正比。(2)認知功能。治療前、后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7]對認知功能做出評估,其主要由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力、視空間功能、計算和定向力、語言功能、抽象思維能力等7個方面組成,總分為30 分,受教育年限≥12 年者,Mo CA 總分<26 分表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受教育年限<12年者,Mo CA總分<25分表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分數越高,表明認知功能越好。(3) 預后狀況。預后狀況采用格拉斯哥預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8]評估。①死亡。②植物生存:眼睛能睜開,僅有最小反應。③重度殘疾: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照顧。④輕度殘疾:能獨立生活需進行保護。⑤恢復良好:可正常生活。優良率=恢復良好率+輕度殘疾率。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OCA評分、NIHS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 評分較治療前低,MOCA 評分治療后較治療前高,且觀察組患者MOCA評分較對照組患者高,NIHSS評分較對照組患者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值P值NIHSS評分 MOCA評分治療前14.74±2.41 14.76±2.45 0.040 0.968治療30 d 11.22±1.78a·8.43±1.34a 8.585 0.000治療前8.79±1.38 8.82±1.41 0.104 0.917治療30 d 17.58±3.15a 20.43±3.88a 3.910 0.000
觀察組患者預后優良率較對照組患者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 例(%)
腦出血作為臨床嚴重的非外傷急性腦血管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主要是由于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引起大腦內血管破裂,血液從破口處流出而導致,腦動脈畸形、吸煙、酗酒、高血壓合并小動脈硬化均是其發病因素[9]。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腦出血患病率呈明顯升高趨勢,其以四肢麻木、視物障礙等為主要病理學特征,若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易導致患者神經功能惡化,重者甚至死亡。目前,臨床多以降顱內壓、微創血腫清除術等措施治療該病,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病情進展,改善其腦功能狀況,以此抑制腦出血進程,達到治療目的。但該方式無法解決缺血功能障礙引發的腦細胞缺氧、腦水腫等狀況,無法滿足臨床所需。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NIHSS 評分低,GOS 優良率、MoCA 評分高,說明HBO 治療在腦出血患者中療效確切,改善神經功能、認知功能,促進患者預后恢復。張其兵等[10]研究指出,HBO 可有效減輕腦出血患者臨床癥狀,促進其神經功能快速恢復,利于其認知功能水平的提高,與本研究結果類似。患者在腦出血后,受過氧化反應、免疫反應等因素影響,極易損傷患者神經系統,故在腦出血后應及時增加腦組織氧供應量,提高腦灌注。HBO能夠通過穩壓吸氧,能夠快速補充腦組織氧儲量和氧含量,進而延長腦組織毛細血管氧彌散距離,以此改善患者腦組織缺氧狀況[11-12]。腦出血作為實質性出血,出血后易壓迫神經細胞,引起細胞水腫壞死,進而加重患者神經功能損傷。HBO作為無創治療措施,通過刺激巨噬細胞,增加其對于凋亡細胞的吞噬能力,進而快速清除壞死水腫,減輕腦水腫所引發的臨床癥狀。同時,HBO 還能夠收縮腦血管,使出血區域的腦血流量減少,減輕腦水腫,降低顱腦內壓,促使缺血區血管擴張,加快血流速度,抑制氧自由基反應與脂質過氧化反應兩者動態平衡、協調紊亂,以此減少腦再灌注損害,進而改善患者神經功能,促進神經功能快速恢復,還能抑制神經細胞損傷與凋亡,降低全身與局部腫瘤壞死因子-α的表達,減弱神經元凋亡相關蛋白表達,減輕腦損傷,也能促進髓質間充質肝細胞向腦損傷區域轉移,促進膠質細胞增生與腦神經發生,刺激NGF、BNDF 的表達,有助于促進神經元的修復,改善患者神經功能[13-14]。腦出血患者受腦組織缺氧因素影響,致使其腦內血管無法有效循環,對于周圍事物處理能力急劇降低。HBO 通過提高血漿物理溶解氧量,提升血氧分壓,進而阻止細胞內乳酸形成,有效減少炎癥因子、氧自由基的過量分泌,從而確保血腦屏障完整,促進腦組織有氧代謝,以此提高其認知功能。腦出血后患者存在腦細胞缺血、缺氧功能障礙,破壞其神經結構,導致神經纖維與神經細胞之間聯系被阻斷,進而影響預后。HBO通過讓患者處于大氣壓之上的環境內呼吸純氧氣,增強患者血氧張力、腦血氧含量,提高毛細血管動脈氧分壓,進而減輕內皮細胞粘附,改善腦細胞損傷部位血管循環和再灌注,利于其預后快速恢復[15]。本研究樣本量小且僅局限于本院本科室,代表性不足;觀察指標選取存在一定只關心;觀察期限短,治療后未進行長期隨訪等,仍存在一定不足之處,今后仍需加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期實施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HBO治療能夠加快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提升患者認知功能水平,有利于獲得良好預后,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