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娣
(齊齊哈爾大學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2021年11月8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此次大會與以往不同,其召開正值“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這次大會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是一次總結,更是下一次騰飛的積蓄之旅。這是在重要歷史時間節點召開的一場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是一次偉大的會議,是一次備受矚目的大會,是一次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回顧了黨奮斗的艱辛歷程,全面闡釋了黨奮斗百年的重要成就,深刻總結了黨奮斗百年的歷史經驗,為黨的前進指明了方向,為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注入思想偉力,為創造新時代黨和人民的事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繼續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1]欲知大道,必先明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五十周年,站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點上進行一次深刻總結與思考至關重要,這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確保全黨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更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實現積蓄力量的關鍵時刻。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百年輝煌歷程,在這一百年的光輝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斷探索,將馬克思主義與自身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換來的,這是一條中國人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2],在歷史中汲取經驗,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中國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3]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帶領人民走向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場脫貧攻堅戰彰顯了中國共產的智慧與執著,也是為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為了能夠順利開啟“十四五”規劃,為了能夠順利完成2035年遠景目標,為了順利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及時總結,及時整改,為全面開啟下一個百年之旅積蓄更多的力量,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先后制定了“兩個歷史決議”,分別是1945年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兩個歷史決議是在重大歷史關頭發揮了統一全黨思想,加強全黨團結的積極作用,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時隔四十年,在“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又再次回顧、總結、提升、前行,這是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做出的重大決議,這是確保全黨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指出:“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4]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帶領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5]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我們迎來了新的挑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6]面對更為艱巨的大考,我們要汲取歷史經驗,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營養,確保全黨能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學習寶貴經驗,統一思想,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這需要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史的經驗和成就,能夠進一步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對黨帶領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8]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中總結新的歷史經驗,從偉大的建黨精神中汲取黨自我革命的先進經驗,從偉大的長征精神中提高黨的政治本領,從偉大的抗疫精神中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回顧歷史,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積累了先進經驗,取得了巨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等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積累了新的寶貴經驗,這需要我們進行總結。只有不忘來時的路,我們才能走得更好,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史的重要成就和歷史經驗是自我改進的過程,也是自我反省的過程,更是一個提升力量、永葆活力的重要契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各族人民的團結,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與堅定信念。
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黨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的需要,“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9]能夠明晰黨繼續帶領人民奮勇前行的前進方向,確保全黨能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促進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順利實現。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目標,而且一直用自己的行動和真誠來踐行這一使命,這是初心更是責任,在發展和前進的道路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10]經歷了百年錘煉,我黨不斷成長,帶領人民實現了重要輝煌成就。黨和人民不懈奮斗,取得了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成果,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引領著整個中華民族進入偉大復興階段。在日后,我們也要堅定不移地高舉科學社會主義發展觀念,為人民書寫更加美好的詩篇,實現下一個百年目標。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堅定信仰、堅持創新、堅持自省,在理論上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但是也注重將這種理論與中國特色、中國國情相結合,嘗試將中國發展、中國歷史、中國建設與之相結合,加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然后用這種經歷了歷史磨練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中國騰飛,同時中國發展也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讓它更加堅實、更加全面、更加實用,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十分顯著,尤其是在中國化的道路上實現了多次的飛躍與成長,諸如我們今天的理論結晶——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來源于實踐而又高于實踐,是黨的理論與時俱進的體現。馬克思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煥發強大的生機與活力。
理論建設是思想政治建設的核心要義,思想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路徑。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中,黨始終以思想建設為基礎,不斷增強隊伍建設。經過一百年來的不懈探索和實踐,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建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由建黨之初的50余名黨員到今天擁有9514.8萬名黨員,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飛躍,是最大的政黨,是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不斷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始終堅持思想建黨、思想強黨。從最初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如今的“黨史學習教育”,都體現出了我們黨始終堅持思想建黨、思想強黨,不斷結合自身實際,根據時代要求始終加強自身修養,確保“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11]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不斷打造一支日臻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12]始終堅持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頭腦。思想建黨不僅僅是為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而提出的理論引導,同時也為中國建設與發展和改革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用正確的思想指導中國的具體實踐,也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已經使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13]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歷經了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新民主主義時期,靠自己、謀強大的革命時期,拼全力、求進步的建設時期。是這種堅持讓我們渡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同時也讓我們擁有了更加堅定的未來發展目標,并也為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建黨的過程中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讓科學社會主義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中始終高舉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做出了獨特貢獻。蘇東劇變后,國際共產主義陷入低潮,世界一度進入了再度思考境遇,但是中國共產黨卻始終堅信科學,堅持發展,樹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捍衛著共產主義社會構建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科學的社會主義之所以擁有豐富的生長土壤是因為它立足于人民,反映了人民最內心深處的意愿,適合中國與時代的接軌,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延展性。[14]進入新時代不僅代表著一段努力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段辛苦執著的追尋之旅,中國將煥發新生力量,高舉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嘗試用一種強大的力量來照亮人類新文明的曙光。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史,不僅僅能夠弄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成功,還有助于未來我們更好地繼續成功。“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15]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勇前行。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會發現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思想建黨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不斷地強調它的重要性,同時也不斷地踐行它,用理論武裝自己,用信念支撐自己。因此,在即將開啟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先進經驗,增強黨的自身建設,繼續帶領人民贏得更大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之日起,就始終堅持把思想建黨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提出了思想建黨,并堅持“用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16]作為思想建黨的基本原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展,黨始終堅持思想建黨,將思想建黨作為根基。政治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徹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困難、風險和挑戰接踵而至,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在河南洪水搶險救災中,黨員沖鋒在前,這都源于理想信念的堅定,來源于黨始終堅持思想建黨,這是百年歷史經驗的結論,必須毫不動搖地始終堅持和貫徹落實。
馬克思主義好比一本真經,我們正在不斷地向其汲取營養,為自身發展鋪就堅實的道路,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但是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在堅持真理的同時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始終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和本國實際相結合,在此基礎上推進馬克思主義民主化大眾化時代化。1921年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后,黨就重視人民的歷史性,不斷地帶領著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不斷地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因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取得了眾多成就與發展,并以此來指導實踐,武裝全黨,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大成就,順利完成了第一個百年目標。未來為了更好地完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為了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甚至是日后的每一個目標,我們都要始終踐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以及對我國新時代發展方向的指引性,豐富理論知識,駕馭更好的實踐方向。堅持利用最新成果不斷自省感悟,然后成長,這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創新是制度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制度創新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穩定性的特點,貫穿于黨發展與建設的各環節、各角落,尤其是黨十八大、十九大的召開以來,思想建黨強烈,利用思想與制度的并行之力來發展黨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基礎性。在黨的建設中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始終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同向發力,確保全黨始終“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17]真正做到黨風廉政建設,確保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帶領人民劈波斬浪,勇往直前。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積累了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等制度化的思想建黨的優秀成果和先進經驗。在歷史和現實中都需要黨在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同向發力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的風霜雨雪,篳路藍縷,不懈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共產黨是百年大黨,成為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為“二十大”的順利召開,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順利完成,為中國夢的實現我們要在汲取百年經驗的基礎上,積蓄力量再出發,努力迎接黨的第二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