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經過對國際貿易結構的經驗及理論研究,在貿易品交易過程中,技術分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怎樣辨別國際貿易結構,探究貿易品技術分布的現實情況,仍然需要進一步分析。為此,本文介紹了當前國際貿易的基本情況,描述了在國際貿易發展中我國面臨的一些問題,通過探究貿易品技術分布的相應貿易結構分析方式,以期為相關人員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國際貿易;貿易技術;結構分析;貿易品;技術分布
本文索引:馬賽.國際貿易結構分析:貿易品的技術分布[J].中國商論,2022(03):-071.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2(a)--03
從國際貿易結構分析角度來說,需要相關人員探究貿易模式,將其作為國際貿易經驗以及理論研究的重點內容,不管是規模經濟還是絕對優勢都是貿易模式中必不可少的關鍵詞匯。通過這些關鍵詞匯,貿易理論家充分探究了貿易模式相應理論的發展階段,現實貿易結構得到了充分重視,這些經驗研究有利于發展和精煉要素稟賦理論,進一步展現出規模經濟對新貿易理論的重要地位,分析和研究貿易及技術的相應理念。本文簡要分析了現存的貿易結構經驗,提出了以貿易品技術分布為主題的貿易結構分析方式,希望進一步考察貿易品技術分布的相關應用。
1 當前國際貿易的基本情況
1.1 國際貿易蓬勃發展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際技術貿易始終處于蓬勃發展狀態,幾乎每年都會增加一倍的貿易額,面對各個國家之間關系的不斷變化,國際貿易銷量越來越大。新時期,國際貿易傾向于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載體,從創新能力和技術角度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成果,使得我國在世界上的總格局以及國際競爭中都產生了巨大變化。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深入,國際貿易整體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所以各個國家都開始廣泛汲取國際合作以及國際分工的優勢,設法在整體國際貿易中占據主動地位。
1.2 國際貿易水平越來越高級
從國際貿易結構情況來看,國際貿易愈發趨向高級化,一方面是國際技術轉讓層面側重高層次的領域,另一方面是國際技術交流傾向于高層次技術。從國際貿易頻高層次的變化而言,增加了大量咨詢服務、技術訣竅、專門知識、商標以及專利等軟件貿易,相反,購入的儀器、設備等數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縮減。
1.3 國際貿易出現競爭與合作的新格局
目前,國際貿易市場出現空前激烈的競爭,而主要的競爭模式則表現為以知識為核心的技術層面較量。隨著各國創新能力以及技術開發能力的提升,很多國家的貿易狀況發生了變化,使得貿易趨向于多極化,競爭越來越難以控制。比如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很多跨國公司為了能夠獲得有利地位,紛紛尋求合作,構建戰略聯盟,跨國公司通過戰略聯盟手段,一方面可以減少巨額資金投入,讓風險得到分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應用對方公司的各種先進技術,將這種先進技術和本公司的技術融合起來。
1.4 國際貿易受到自由化和信息化的影響
由于國際貿易涉及內容非常復雜,涉及范圍非常廣泛,不管是何種層面,國際貿易環境都有了巨大變化,大量的新發明以及新技術在信息技術領域飛速發展,不管是信息網絡還是信息設施都得到了廣泛應用,使得國際貿易的應用手段和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大提高了國際貿易的信息交互能力。不少國家都制定了更加寬泛的投資政策,希望能夠為技術貿易的全面推進開辟良好道路。同時經濟區域一體化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全面邁進,讓國際貿易不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都產生了一定變革,進而持續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腳步。
2 我國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產生的問題
2.1 缺乏對國際貿易或規則的分析和深入探究
因為我國不少工作人員并不了解國際貿易的相應規則,導致最近幾年不少高新技術類資產出現嚴重流失的情況,很多技術人員并不清楚國際貿易的程序以及復雜流程,難以靈活應用技術貿易準則,并且在簽訂國際貿易合同的過程中,僅僅將側重點放在支付方式、技術、資料交付以及技術價格確認上,沒有注重保密、責任咨詢、技術服務、考核與驗收等問題,這造成我國不少國際企業蒙受了極大的利益損失。
2.2 引進行為急功近利
首先,過于輕視軟件重視硬件。在國際企業引進技術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側重進口成套設備,輔助引進其他方式和軟件技術,從宏觀角度考慮,大部分合同金額都投入設備購買,很少有以技術引進為主的合同,使得很多技術并沒有得到創新,僅僅是對原有技術的重復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引進的新設備再次成為舊設備,從而不得不重復上述行為,形成對國際貿易的持續性依賴。其次,輕視技術,重視資金引入。很多國際性企業重視業績與利益,為了更高限度地追求經濟效益獲得良好的區域性政績,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忽視了長期效益,將注重點放在短期效益下,不得不采用盲目引資的方式,甚至一些區域僅僅注重引入的數量,根本不關注引進的實際質量,導致很多項目被重復引入,嚴重阻礙了國際企業的未來發展,讓跨國企業無法適應國際貿易的激烈競爭,成為市場競爭中的犧牲品,無法形成競爭優勢。
3 以貿易品技術分布為主題的貿易結構探究
為了探究國家的貿易模式或者貿易結構,相關人員必須分析進口技術分布以及出口技術分布,將技術分布圖作為主要參考標準,判斷我國在過去以及當下的國際貿易結構發展情況,對比我國貿易結構與其他國家貿易結構之間的差距,或者比較雙邊貿易結構,當然不只是比較直觀貿易結構,還可以按照分布圖情況分析結構差異。從貿易品技術分布角度來說,探究其應用可以分為:競爭互補指數,高技術產品數量探究,技術高度指數和技術高度曲線。
首先,競爭互補指數。選擇兩個國家,并找出兩條曲線來表示出口技術的分布情況,在整個圖軸中高度代表出口額度,如果兩者之間產生交叉重復部分,則表明兩者之間出口了同種類型的產品,說明這些產品屬于一種競爭狀態;如果兩者之間重復的面積越來越大,則說明兩個國家之間相同商品具備非常強的競爭性。對比兩條曲線相互覆蓋的區域,就可以判斷出兩個國家是否屬于競爭互補的狀態。如果曲線所表示的內容是總體出口額度,那么所覆蓋的區域就是兩個國家的競爭互補狀態。如果曲線所交叉的部分顯示的是兩個國家之間的產品,那么兩條曲線覆蓋的區域則是在相應市場上所帶來的競爭互補關系。倘若橫軸只能表示部分產品,那么兩條曲線覆蓋的區域表示兩者在部分產品方面的競爭互補程度。通過面積比的形式來展現競爭互補指數計算公式:
此次設定技術附加值步長為1,其中競爭互補指數必須要在0~1進行分布,其中1代表的是完全競爭關系,0則代表不存在競爭關系,也就是完全互補關系,如果得到的競爭互補指數越大,那么代表兩個國家之間具備大面積的交叉,所以具備非常強的競爭關系,反而不存在過強的互補關系。
其次,高技術產品數量探究。技術附加值指數就是各個商品所具有的技術水平,使得技術工作人員能夠清晰判斷技術附加值所帶來的產品屬性,明確高技術產品以及低技術產品所形成的產品劃分,有關人員能夠直觀地看出產品所具備的技術價值。同時需要制定一項人為標準來判斷產品所具備的高技術價值,遵循一定的順序標準來排列貿易產品所具備的技術附加值,并且將貿易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劃分為低技術產品、中等偏下、中等偏上技術產品以及高技術產品,在總體技術類別中,技術附加值指數則以0.25為參考標準,即0~0.25、0.25~0.5、0.5~0.75以及0.75~1分別表示低技術、中等偏下技術、中等偏上技術以及高技術產品。為此,技術人員可以按照等級劃分貿易產品, 明確計算出國家進口以及出口高技術產品的具體數額。
最后,技術高度指數以及技術高度曲線。從世界角度來說,判斷貿易產品是否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必須明確其技術分布,并且這種技術水平高低處于一種動態狀況,所以通過加權平均值的方式很難直接體現國家的技術水平。受到基尼系數和洛倫茨曲線的專業理論因素的影響,技術人員為了獲得更加準確客觀的國際貿易品技術水平數據,需要分析技術高度指數和曲線。利用曲線在整體圖形中的形狀以及狀態,能夠直接觀察到國際貿易產品技術水平的現實情況,倘若該國家所出口的產品屬于低附加值產品,那么便可以通過圖像直觀顯示出形態變化情況。倘若國家出口的低附加值產品數量過多,那么曲線在距離原點較近的部位則顯示得愈發平坦,倘若一個國家出口高附加值產品數量過多,那么則會表現出相反的狀態。所以利用曲線形態可以表現出國際貿易產品技術附加值是否升值,曲線所處的位置如果較高,那么貿易產品的總體技術水平呈現出正向狀態,由于曲線所處高度能夠展現出貿易產品技術水平情況,所以該曲線也可以視為貿易品技術高度曲線,技術人員可以利用曲線覆蓋面積來體現貿易產品技術高度值。現實情況下,技術高度指數一般在0~1分布,如果指數呈現出較低狀態,那么貿易產品所具備的技術水平較低,如果技術高度指數數量較高,那么貿易品所具備的技術水平則較高。在整個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技術水平的高低屬于一種相對狀態,所以無法進行絕對性表述。
4 考察貿易品技術分布情況
通過參考世界貿易組織中提供的各種國際金融數據信息以及光盤數據庫,可以選取各種分類貿易數據,以美元為計算單位,判斷各個國家的人均GDP,然后計算出多種產品所帶來的技術附加值。根據上述內容表述可知,技術人員應用貿易品技術分布圖有利于直觀地判斷貿易結構情況,所以在探究我國貿易結構的過程中,必須應用我國貿易品技術分布圖。從各個國家之間存在的競爭互補性來看,不管是中國對美國,還是中國對日本和韓國,幾個經濟主體之間并沒有強烈到不可逆轉的競爭關系,并且屬于互補性較強的一列,但是中國和東盟之間則擁有明顯的競爭關系,遠遠超過美國和日韓等國家,而歐盟則屬于中國最為重要的競爭國家之一,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從歐盟所承受的競爭壓力要遠遠超過我國對歐盟所帶來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在劃分貿易品技術水平時,大體上有四個等級,上述內容中已經介紹了這四個等級的具體情況。從歐盟現實的發展狀況而言,歐盟本身增加了中國的競爭壓力,而且所給予的競爭壓力大多傾向高技術以及中等偏上技術產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歐盟國家分布產業較廣的原因。從現實國際貿易發展角度來看,我國在國際發展貿易中會不斷遭受韓國、日本以及美國的高技術產品競爭,并且遭受東盟國家的中低技術產品競爭,進而形成一定的市場壓力,在現實狀態下,這些壓力的來源并不算大,從中高技術領域考量,歐盟才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有力競爭者。在國際貿易競爭市場上,我國的競爭優勢和歐盟的競爭優勢相比仍然沒有明顯好轉,我國無法對歐盟產生更大的競爭影響,這是我國在施展對外政策和發展對外貿易環節中必須面臨的挑戰。
5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貿易結構分析的方式,本文探討和研究了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從中可以看出我國逐漸改變技術附加值結構,將低技術附加值產品轉化為中高等技術附加值產品,并且進口環節仍然沒有改變以中高技術產品為主的局面。我國逐步增加了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但是高技術產品依然無法成為總體出口產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法帶來出口的高速增長。從整體國際貿易發展角度來看,盡管我國提高了一部分出口貿易品技術高度,但是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較仍然存在差距,一些產品無法與日本、韓國以及美國等進口品技術高度競爭。 與此同時,從國際貿易關系的角度來看,我國對外貿易仍然受到各個國家的較大競爭壓力,現實狀態下,相較于日本、韓國等較為明顯的競爭對手,歐盟才是我國中高技術領域最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所以對于我國高技術領域發展而言,注重自身對外產品輸送質量和加強對競爭者的關注尤為重要,通過分析貿易品技術分布狀況,技術人員必須探究國際貿易結構。
參考文獻
[1]杜宇霞,張真.淺析跨境電商的發展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J].對外經貿,2018(1):55-58.
[2]邢欣,周靖,羅仕龍,等.國際貿易網絡的拓撲演化與聚類結構分析[J].微型機與應用,2017,36(6):92-94+98.
[3]顏少君.下一代貿易:E國際貿易發展趨勢特點[J].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2018(2):19-22.
[4]聶紅隆.“一帶一路”戰略下浙江省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的實證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8(5):10-12+19.
[5]張詩瑜,張義.論“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協同[J].中國商論,2016(7).
[6]周霖.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市場,2020(18):7,15.
[7]張圓媛.試論信息化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態勢[J].大眾投資指南,2019,323(3):217-217.
[8]王淑偉.新時期我國國際貿易和對外運輸特點分析及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20,963(6):20-22.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Technical Distribution of Traded Goods
Guangxi Transpor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23
MA Sai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is obvious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goods trading. But how to distinguish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tructure and explore the reality of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of trade goods still needs further analysis.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describes some problems faced by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opes to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relevant personnel by exploring the corresponding trade structure analytical method of trade product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trade technology; structural analysis; trade goods; technology 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