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執著,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技術工人就能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成為不斷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大國工匠。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賀信中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鉆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是一個呼喚勞動創造、鼓勵拼搏進取的時代,也是一個有機會干事創業更能干成事業的時代。這個時代需要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用雙手托舉復興夢想,靠智慧開創更好明天。
近年來,我省從加快技術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到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從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到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受到激勵,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成長為高技能人才和四川工匠、天府工匠。據省總工會統計,目前全省技能人才達1056 萬人,創建各級各類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5000余家,評選命名“四川工匠”180名,營造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大國工匠是職工隊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偉大征程中,勞動者不僅應干一行、愛一行,還要做到鉆一行、精一行,把“敬業”上升為“精業”,努力練就過硬本領,成為行家里手,更好適應事業發展需要,建功新時代。
全社會要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建設技能型社會,為廣大勞動群眾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創造條件,努力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