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2021 年度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人力資源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1 年底,全國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91萬家,從業人員103.15萬人,年營業收入2.46萬億元,比2020 年分別增長29.08%、22.31%、20.89%,人力資源服務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穩就業促發展作用日益增強。2021 年,全行業為3.04 億人次勞動者提供了各類就業服務,為5099 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了專業支持。2021 年,全國共舉辦各類招聘會28.6 萬場,網絡招聘發布崗位信息8.45 億條,培訓勞動者2662.22 萬人次,推薦高端人才141.04 萬人,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9584.02萬份,有力促進了就業大局穩定和人力資源順暢流動配置。
服務內容日益豐富。傳統業態穩步增長,與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融合的新興業態快速發展,網絡招聘、網絡培訓等在線服務充滿活力?;A設施不斷完善,全國共建立4.9 萬個固定招聘場所、2 萬個招聘網站。
產業園體系不斷完善。依托中心城市、圍繞主導產業、服務實體經濟,全國共建成24 個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集聚人力資源服務企業4120 家,入駐園區企業年營收4063 億元,成為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高地,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外開放深入推進。貫徹《外商投資法》,持續擴大人力資源市場開放。一批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加快“走出去”,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行業連續兩年亮相服貿會,積極助力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賽事活動,評審認定首批12 家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向世界展示行業風采。(稿件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
今年,四川將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幫助困難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截至5 月15 日,全省已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0.24 億元,惠及企業26.58 萬戶、職工309.93 萬人。其中,向服務業市場主體發放穩崗返還資金9.87億元,惠及企業26.45 萬戶、職工301.29 萬人。預計全年全省將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0 億元,失業保險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據介紹,凡是2021 年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沒有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5.5%的參保企業(30 人及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的20%);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及所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環保政策,沒有被列入嚴重失信企業或僵尸企業出清名單,均可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
穩崗返還標準為: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2021 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的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其中,企業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不含補繳的歷史欠費。
為減少辦理時間和資金發放環節,四川優化失業保險穩崗資金返還業務流程,在全省推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無需申請,穩崗返還資金將直接返還至其對公賬戶或社會保險費繳納賬戶。
參保單位可登錄四川省公共就業創業網上服務平臺,注冊完成后,進入“單位業務—補貼申報服務—穩崗補貼直返確認”模塊,確認2021 年度穩崗返還的金額,填報接收穩崗返還資金的單位銀行賬戶信息后,點擊“確認”鍵完成信息確認。無法在網上進行信息確認的參保企業,可到參保地經辦機構現場辦理。
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對完成確認的參保企業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核和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由經辦機構直接將穩崗返還資金發放至企業對公賬戶或社會保險費繳納賬戶。
據悉,按照統一部署,6 月底前全省將完成全年發放量的90%以上。(稿件來源/四川日報)
5 月13 日,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2022 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公告,全面啟動年度“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工作。
據悉,2022 年四川省計劃新招募1539 名高校畢業生到鄉鎮從事兩年的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等服務。其中,支教184 人,支農507 人,支醫429 人,幫扶鄉村振興419 人。招募對象為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含2022 年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0 周歲(1992 年5 月22 日及以后出生)。
“三支一扶”人員服務期間的工作生活補貼標準按照當地鄉鎮事業單位從高校畢業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員試用期滿后的工資收入水平確定,并在當地參加社會保險。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可按規定在報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招聘、報考碩士研究生、參加職稱評定和自主就業創業等方面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本刊記者/張玉芳)
5 月24 日,四川省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函保險服務平臺上線儀式在成都舉行。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黃曉東出席儀式并致辭。
啟動儀式演示了四川省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函保險服務平臺的主要功能及特點。據介紹,該平臺具備農民工保證金線上繳存、保后巡查、在線理賠、保單上鏈等功能,通過與四川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數據共享,對欠薪風險及時預警,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全流程線上閉環管理,開辟了監管部門、承保金融機構協同聯動、多元共治的欠薪治理新路徑。
據悉,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是治理工程建設領域欠薪亂象、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的重要制度安排。為深入貫徹落實人社部等7 部委聯合印發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規定》,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釋放企業沉淀資金,減輕企業負擔,充分發揮金融、保險機構資金融通和風險保障的職能作用,四川省積極探索引入工程擔保公司保函和工程保證保險,創造性地建成了四川省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函保險服務平臺。該平臺上線運行后,可實現施工企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保函開具線上“一網通辦”和監管部門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存情況的系統監管、遠程監控、風險預警,推動根治欠薪工作的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治理。(本刊記者/張玉芳)
為助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今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把原“四大片區”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研修項目調整為“鄉村振興”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研修項目,圍繞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升級、治理能力提升和創新創業提檔”需要,向21 個市(州)征集了選題。
經專家評審,農業科技、衛生醫藥、鄉村規劃、文化旅游、電子商務、健康養老等領域10 期項目入選2022 年度鄉村振興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研修計劃。每期項目由四川省專業技術
人才隊伍建設資金予以專項資助15 萬元,用于對當地100 名左右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大約6 天的集中研修培訓活動。
該項目是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繼2016 年以來,開展58 期“四大片區”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研修項目,培訓當地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6000 多人后,深入貫徹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和發展后勁的又一實踐舉措。 (稿件來源/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