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建國
近年來,成都市郫都區扎實推進工傷預防工作,不斷優化、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著眼工傷事故源頭預防,著手改善勞動環境,著力提升群眾工傷預防的意識和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部門協同,數據共享。郫都區成立了工傷預防工作領導小組,科學制定了《郫都區工傷預防試點管理辦法》,形成“統籌協調—部門聯動—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工傷預防聯席會議,切實落實工傷預防主體責任。同時,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及平臺,通過線上交流群、工傷事故聯合調查、事故數據分享等,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及時處置、及時改進。
政府引導,企業共治。引導各行業主管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履行工傷預防工作職責,涉及行業主管的工傷預防工作均由人社和其主管部門共同策劃實施。為切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郫都區人社局把工傷預防監管與工傷保險費率掛鉤相結合,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黑名單”制度,督促企業從保護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出發,主動抓好工傷預防。目前,已有120 余家企業建立了工傷預防績效考核獎懲機制。
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在工傷預防工作中,充分利用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專業力量發現問題,利用各部門的執法權力督促問題的治理和改善,將責任落實到位,將問題整改到位。
風險防控在崗位,意識提升在人員。強化工傷事故源頭預防,引導企業開展崗位風險因素及防控能力評估,優化崗位風險防控措施,建立崗位風險防控責任清單制,并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提高企業員工風險防控技能。
自工傷預防項目實施以來,在全區篩選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發生率高、工傷保險費支繳率高的93 家重點企業作為工傷預防工作重點。深入企業開展工作,對員工進行工傷政策及工傷預防技能的宣傳和培訓,對安全風險及隱患進行“地毯式”排查,特別是對不滿足安全生產條件和職業衛生防控的設備設施及作業環境,聯合行業主管部門督促整改,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健康發展。
著眼工傷預防,持續發力。以工傷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危害為著眼點,制作機械傷害、交通事故、塵肺病、觸電、中毒窒息事故等系列警示片9 部。今后將持續拍攝各類安全事故及職業病防范警示片、標準化作業的教育片,形成整套宣傳培訓素材,讓廣大群眾從中得到警示,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倡導企業員工安全標準化作業,將風險防控變成潛意識行為。
陣地前移,貼近群眾。以社區與園區為基線,計劃用3年時間在貼近群眾生活和工業企業建設的社區設施里建設工傷預防文化宣傳陣地,讓工傷預防看得見、摸得著。同時將以此為中心,“放射狀”在各企業建設微型工傷預防警示基地,力求所有從業人員不僅能在社會及家庭中得到警示,也能在工作場所中得到標準化作業的訓練,從而提升風險防控意識和技能。
線上線下,廣泛宣傳。從關心關愛職工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的角度,通過開展線下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及線上媒體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工傷預防宣傳氛圍,引導企業和群眾關注工傷預防。目前,已開展入社區、入園區、入校園、入工地等“接地氣”的工傷預防宣傳活動100 余場次。
郫都區自2017 年開展工傷預防工作以來,實現了“三升兩穩一下降”,即參保單位、參保人數、待遇支付保障金額三提升,工傷認定、待遇支付人次保持穩定,事故發生率下降,工傷預防效果顯著。
參保單位數、參保人數實現雙提升。據統計,2017 年至2021 年,參保單位逐年上升,在2017 年的基礎上增加了214.28%;參保人數逐年增加,在2017 年的基礎上增加了65.36%,工傷擴面工作成效顯著。
工傷認定數相對穩定。據統計,2017 年至2021 年期間,工傷人數分別為408 人、390 人、406 人,420 人、511 人(成都市62 人、郫都區451 人、公務員8 人),工傷認定數相對穩定。
工傷發生率顯著下降。2021 年工傷事故發生率在2017 年的基礎上下降32.4%,工傷發生率實現逐年下降。
工傷保險待遇支付金額提升,支付人次保持穩定。2021年工傷保險賠償金額在2017 年的基礎上增加了1793.93 萬元,提升112.7%,有效保障了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分散了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待遇支付人次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