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斌
近年來,綿陽市安州區圍繞改善村級發展環境,探索鼓勵由村集體牽頭成立村級勞務實體,為在家勞動力和企業(項目)搭建穩定就業、放心用工的平臺,實現農民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雙提升”。
黨建引領提升服務水平。以“雙核”“雙聯”“雙引”“雙學”四大行動為抓手,出臺鼓勵建立村級勞務專業合作社的實施意見,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人數較多、有主導產業支撐、村兩委班子能力強的村率先開展勞務專業合作社試點工作。同時強化政策指引、培育管理、示范帶動,切實發揮黨組織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引領作用、村委會的公共管理作用和村級勞務合作社的經營服務作用,建立職能明確、權責清晰的“基層組織促發展、發展經濟助黨建、黨建提升為服務”的新模式。
集體帶動強化產業支撐。鼓勵以村集體為主導,建立村級勞務合作社、勞務公司、勞務小分隊等多種勞務實體發展載體,實行市場化運作,發展共享用工、多渠道靈活就業,將村集體、村勞務合作社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結成“利益共同體”,發揮各自所長,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各方利益最優化。
企業互動實現經濟共贏。堅持“訂單式”“委托式”培訓模式,結合本地產業、企業發展需要和農民工培訓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勞務品牌培訓和返鄉創業培訓51 班次,共培訓1854 人。同時出臺大力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的實施意見,通過“政策引”“服務引”“鄉情引”三大貼心舉措,吸引返鄉創業優秀人才4200 余名,創辦各類實體3300 個,帶動3 萬余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助推鄉村經濟發展。
組建合作社“標準化”。出臺村級勞務專業合作社籌建運管實施辦法、鼓勵支持農民工勞務經紀人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指導性文件,對勞務專業合作社開展培訓給予適當資金保障,對發展社員達100 人及以上的,按就業率給予補貼。目前全區共成立村級勞務合作社9 個、勞務公司10 個、勞務小分隊17 個,吸納農村勞動力1000 余人,輻射周邊剩余勞動力2500 余人。
培育合作社“規范化”。指導村級勞務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收益分配方式,持續完善社員管理、財務管理、收入分配等管理體系,實現“民辦、民管、民受益”。引導村級勞務合作社精準尋求用工信息、主動承接勞務工程、規范勞務服務協議簽訂等,不斷加強其組織性、專業性和可靠性。同時用活政策“指揮棒”作用,鼓勵村級勞務合作社適當引進專業技術和管理類人才,增強市場競爭力。
打造合作社“專業化”。針對有勞動意愿和勞動能力的農村待業人員因文化水平不高難以找到合適就業崗位的問題,勞務合作社分門別類建立工作臺賬,主動對接承攬道路建設、環境綠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并逐步向生態旅游、物業管理等新興服務領域拓展,為農民就業和增收開辟新路徑。全區首個組建的村級勞務合作社界牌鎮眾顯勞務專業合作社已吸納社員121 人,成功推薦300 余名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緊盯精準摸排清家底。詳細摸排全區農村勞動力基本信息、勞動技能和培訓需求等,分類建立臺賬,并廣泛宣傳企業用工信息、就業扶持政策等,引導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目前,全區農村勞動力20.6 萬人中,外出務工12.3 萬人,剩余農村勞動力8.3 萬人。
緊盯勞務推薦穩就業。村級勞務合作社主動對接區內外各企業、服務業等用工單位,及時收集發布用工需求信息,搭建用工平臺,積極開展勞務推薦。目前與區內20 余家企業、農家樂、種養殖合作社等建立了長期勞務合作關系,有效促進剩余勞動力就地就近穩定就業。截至目前,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穩定就業700 余人,年人均增收5000 元。
緊盯項目建設促發展。村級勞務合作社主動對接區內外企業、種養殖合作社和農旅、國土、水利、交通等建設項目,高效整合利用各類資源,強化項目勞務承接,暢通村民就業難、企業用工難“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村級勞務合作社共承接各類建設勞務項目10 余個,實現勞務收入1500 余萬元,純利潤100 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