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受經濟下行影響企業普遍存在用工難和人員流失率高的問題,廣安華鎣市以華鎣山經濟開發區為抓手,創新舉措,破解企業用工難題,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隨著企業用工新形勢、新情況的出現,華鎣市積極探索臨時用工新業態,將臨時工納入政策激勵范疇,鼓勵中介機構向企業推薦臨時工,滿足企業臨時性、階段性用工需求。深入摸排有臨時用工需求的企業階段性崗位類別、崗位數量以及有臨時用工意愿的求職者信息,建立基礎信息數據庫。引導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改善服務方式,通過微信群聯系確定當期人員,簽訂短期合同,專車早晚接送,用工結束當場發放工資。同時積極兌現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激勵政策,并將參加臨時用工的求職者納入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覆蓋范疇。自臨時用工補貼政策出臺以來,每年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薦的臨時工達2 萬余人次,該項目榮獲2019 年度全省就業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優秀項目。
強化基礎性保障。華鎣市出臺了《四川華鎣山經濟開發區企業用工促進辦法》,設立企業用工服務專項資金,兌現大學生人才補貼、夫妻就業獎勵、“以工引工”補貼、車船費補貼,政府幫助員工子女就近入學,園區設立交通專線。
激勵示范帶動。開展優秀員工評選活動,每年“春風行動”表揚經開區優秀員工180 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30 名、優秀企業管理人才10 名,兌現獎金和補貼60 余萬元。
吸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薦用工。與四川潤祥、四川眾聯等5 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簽訂框架協議,向經開區企業推薦市內外人員。近年來,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每年推薦1500 余人到經開區企業穩定就業。
就業服務關口前移。在經開區設置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高標準配置軟硬件設施,落實2 名專職工作人員專門從事經開區企業人員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職業介紹、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審核兌現優惠政策等工作,樹立經開區就業服務標桿。
精準對接企業和求職者。在鄉鎮(街道)設立就業服務專員,對有求職意愿的求職者,組織專車接送參觀、試崗、面試,并根據求職者工作經驗、職業技能、求職意向等信息精準匹配合適崗位。每年推薦3500 余人到經開區就業,做到保障企業用工與促進城鎮新增就業有機統一。
定期定點開展招聘會。在經開區配套服務中心廣場定期舉行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專場招聘會,形成人力資源招募常態化機制。每年舉行招聘會11 場次,現場有6000 余名求職者參與面試,達成就業意向2000 余人。
創新線上宣傳方式。2020 年疫情期間創新舉辦抖音“直播看企業”活動,近兩年共舉行9 場次,每場線上觀看人數達6000 人,轉發展示錄播視頻1000 余次,20 余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3000 個,參加視頻面試1300 余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830 余人。
擴展線上宣傳覆蓋面。通過編發招工短信向全市勞動者推廣,利用“華鎣同城APP”“華鎣發布”微信公眾號開設用工專欄等方式,將華鎣就業信息推廣到各類新媒體平臺。每年推送短信3 萬余條,發布就業信息2000 余條。
將線下宣傳做實做深做細。以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骨干力量,組建宣傳小分隊進村入戶開展高密度、拉網式就業政策宣講、就業信息宣傳,利用鎮(村)農民夜校、村民院壩會、村社廣播、LED 宣傳車等方式全方位宣傳。同時還在全市張貼橫幅標語、聘請志愿者發放就業宣傳單頁等,營造全域就業宣傳的濃厚氛圍。
動態更新農村勞動力實名制數據。發動鎮村社干部進村入戶逐一進行走訪,登記農村勞動力個人基本信息、培訓及技能情況、轉移就業情況、返鄉情況等,并建立獎勵機制,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開展就業推薦提供數據支撐。
開發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將經開區企業在職人員和入離職人員納入系統管理,實時掌握企業人員動態和用工需求,精準描摹勞動者就業路徑和政策享受軌跡,實現經開區企業職工信息化管理。目前該系統已錄入企業80 余家、職工6000余人。
依托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鄉鎮(街道)將推薦就業人員錄入系統,與企業新增人員進行比對,作為發放職介補貼、完成目標任務的重要依據。同時借助系統審核用工政策申報和享受情況,實現職工求職、入職及政策享受閉環管理。 (供稿單位/華鎣市就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