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2021年世界形勢,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種是重拾冷戰思維,挑動分裂對立,制造集團對抗。另一種是致力團結合作,倡導開放共贏,踐行平等尊重。兩種取向、兩大趨勢的博弈和較量,必將深刻影響人類和地球的未來。
2021年12月2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2021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并發表演講。
縱觀2021年世界形勢,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國都在探索應對之道,人類需要作出正確抉擇。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我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種是重拾冷戰思維,挑動分裂對立,制造集團對抗。而另一種則是從人類共同福祉出發,致力團結合作,倡導開放共贏,踐行平等尊重。兩種取向、兩大趨勢的博弈和較量,必將深刻影響人類和地球的未來。
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站在國際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邊。我們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經驗,在大潮流、大格局、大歷史中把握前進方向。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反對零和博弈;堅持平等相待、反對強權霸凌,同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推動人類發展的車輪向著光明的前途邁進。
2021年中國外交
2021年,中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秉持天下胸懷,踐行為國為民,在全球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在斗爭與合作中勇毅前行。主要體現在九個方面:
第一,面對世紀疫情延宕反復,中國開展卓有成效的抗疫外交,彰顯說到做到的大國擔當。中國最早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識產權豁免,最早同發展中國家開展疫苗生產合作,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20億劑疫苗,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在有的國家超量囤積疫苗、大搞“疫苗民族主義”背景下,中國疫苗成為“人民的疫苗”“世界的疫苗”,給世界帶來了希望。
第二,面對全球發展多重風險,中國為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為共同發展提供新機遇。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從博鰲到達沃斯,從服貿會到進博會,習近平宣布一系列擴大開放新舉措,以更短的負面清單、更優的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的制度型開放,同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2021年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克難前行的一年,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貨物貿易額逆勢增長,中歐班列開行量、貨運量逆風跑出加速度……在10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共同支持下,“一帶一路”正在成為造福世界的“富裕帶”、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第三,面對真偽多邊主義的較量,中國高舉真正多邊主義的火炬,堅決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國際秩序穩定。2021年,我們隆重紀念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來,中國為實現聯合國理想不懈努力,已經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堅力量。習近平旗幟鮮明地指出,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我們在國際、地區、雙邊各層面密集發聲,剝去各種偽多邊主義的畫皮,反映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推動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朝著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方向不斷改革完善。
第四,面對世界格局深刻演變,中國推動大國關系總體穩定發展,努力構建新型國際關系。
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邁上新高度。中俄隆重紀念《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宣布條約延期,彰顯了雙方互為戰略依托、互為發展機遇、互為全球伙伴的堅定決心。中俄攜手抗疫為兩國人民傳統友誼打上時代“高光”,各領域互利合作為各自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雙方圍繞國際和地區熱點的戰略協調給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中俄力量”成為國際公平正義的中流砥柱。在兩國元首引領下,中俄關系經受各種考驗,煥發勃勃生機,樹立了大國戰略互信的典范、鄰國互利合作的典范、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
中美探索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范式。習近平全面闡述中方對中美關系的原則立場,明確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戰略框架,為兩國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把舵引航。雙方外交代表在安克雷奇、天津、蘇黎世、羅馬等多個場合深入溝通,中方點出影響中美關系的癥結和要害所在,亮明“三條底線”、列出“兩份清單”。強調中國不承認這個世界上還有高人一等的國家,美國應當改掉動輒干涉中國內政的老毛病。要求美方不得挑戰中國的道路和制度,不得阻撓中國的發展進程,不得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亦表示,愿與中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加強溝通、管控分歧,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
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挑戰中取得新進展。習近平出席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視頻峰會成功召開。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比雷埃夫斯港、匈塞鐵路等“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穩步推進,中歐經濟利益融合不斷加深。中歐在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全球治理等領域存在廣泛共識,在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抗擊疫情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盡管中歐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但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我們發展中歐關系的誠意始終不渝,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立場堅定不移。
第五,面對和平發展成為人心所向,中國推動周邊國家共建美好家園,共護地區安寧。習近平同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慶祝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宣布將中國東盟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實現新的跨越。我國率先批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引導“一帶一路”建設同東盟印太展望的重點合作領域對接,搭建瀾湄立體合作新的架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拓展數字經濟、藍色經濟、綠色經濟合作新的空間。上海合作組織在成立20周年之際接收伊朗為正式成員,“中國+中亞五國”首次舉行外長線下會晤,地區團結不斷邁出堅實步伐。習近平應約同日本新首相通話,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達成共識,為雙邊關系克服干擾健康發展指明方向。中國與印度保持外交、軍事途徑對話,有效管控邊境地區局部摩擦,共同致力于兩國關系的改善和發展。中國與朝鮮、韓國、蒙古等鄰國的友好合作也保持良好勢頭,成為地區穩定的積極因素。
第六,面對發展中國家實現振興的迫切愿望,中國大力開拓南南合作的廣闊空間。廣大發展中國家是中國的天然伙伴和可靠同盟軍。中非合作掀起新高潮,我們與非洲各國一道,克服疫情影響,成功舉辦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中拉關系繼續穩中有進,習近平同拉美多國元首或政府首腦電話溝通,向中拉論壇第三屆部長會議發表視頻致辭,為中拉關系發展明確方向;中阿戰略伙伴關系邁上更高水平,中國同阿拉伯國家保持領導人密切溝通,實現外長交往全覆蓋。事實證明,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陣營的堅定一員,永遠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心手相連、團結奮進。
第七,面對全人類共同挑戰,中國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迭沖擊,人們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呼聲越發強烈。面對時代之問,習近平給出了鮮明的中國方案。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第76屆聯合國大會、二十國集團羅馬峰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場合,習近平分別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全球發展共同體等重大倡議,不斷拓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注入動力。
第八,面對外部干涉挑釁,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民族尊嚴。2021年,外交戰線肩負人民囑托,履行使命擔當,堅決頂回各種侵權霸凌行徑,展現了中國人的自信、自立、自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志氣、底氣、骨氣。臺海局勢出現新一輪緊張,癥結在于臺灣當局企圖“倚美謀獨”,美國以及個別國家有意“以臺制華”,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面臨被虛化甚至掏空的危險。正是這些倒行逆施改變了臺海現狀,損害了臺海和平穩定,違背了國際社會共識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對此,我們發出嚴正警示,進行有力反制,震懾了“臺獨”分裂勢力的氣焰。我們恢復與尼加拉瓜的外交關系,一個中國的共識在國際上更加鞏固。臺灣是終將回家的游子,而不應是被人利用的棋子,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第九,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國全力服務國內發展,著力踐行外交為民。2021年,中國在全球推進“春苗行動”,協助海外同胞接種新冠疫苗,惠及數百萬人次。外交部12308熱線24小時為我國海外人員紓難解困,已接聽來電超過50萬通。駐外使領館處理各類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件約6萬件。我們全力守護海外中國公民生命安全,在全球范圍開展風險評估預警服務,協助赴海外企業人員提升安防能力,及時撤離高危地區僑民,妥善處理重大恐襲事件,全力營救被綁架人員。正如中國網民所說,偉大的祖國永遠是每一位中國公民的堅強后盾。
2022年中國外交六大任務
2022年,是中國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之年。我國將隆重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外交戰線將牢記“國之大者”,努力為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營造更加穩定有利的外部環境。
全力配合辦好北京冬奧會 冬奧會已經進入“北京時間”,中國有信心為世界奉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弘揚“團結友愛、公平競爭、相互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恪守聯大冬奧休戰決議,反對奧運政治化,把冬奧會辦成增進理解和友誼、“一起向未來”的交流盛會,為疫情下的世界帶來更多信心與歡樂,注入更多勇氣和力量。
主動應對后疫情時期多重挑戰 中國將堅持團結抗疫主旋律,打造防疫有力度、合作有溫度的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用好疫苗這個最有力武器,彌合“免疫鴻溝”這一當務之急。同時,積極開展藥物研發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線,形成嚴防今后大流行的國際合力。
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落地生根 全球發展倡議是面向世界開放的公共產品。中國愿同聯合國機構和各國密切合作,全面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圍繞八大重點領域推進合作落地,唱響發展優先理念,重振全球發展合作,不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掉隊。
拓展深化全球伙伴關系 深化中俄肩并肩、背靠背戰略合作,堅定成為全球穩定的支柱、維護和平的基石、公平正義的擔當。加強中歐高層戰略溝通,堅持對話合作主導面,把準互利共贏主基調,繼續做伙伴而不當對手。加強同周邊國家融合發展,全面深化利益交融和民心相通,攜手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共同家園。堅定做發展中國家真誠可靠的伙伴,支持各國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捍衛發展中國家的正當發展權利。
致力推動中美關系穩健前行 2022年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50周年,中美雙方應當重拾融冰初心,落實兩國元首共識,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推動美國對華政策回歸理性,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共同探尋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的兩個大國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之道,造福兩國和世界人民。
堅定捍衛國家核心利益 對于任何危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威脅挑戰,中國都將堅決斗爭;對于任何干涉我國內政、肆意造謠抹黑的惡劣行徑,我們都將堅定反擊。中國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平等相待,實現合作共贏。我們歷來不依附別人、也從不掠奪別人,同時我們也絕對不會接受對中國進行任何脅迫和訛詐。
人類文明進步潮流浩蕩向前,中華民族復興步伐不可阻擋。新的歷史征程上,中國外交將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繼續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奮力前行,為中國、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為歷史、為未來書寫更新篇章。
(人民網)